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場由藩將安祿山、史思明領導的唐朝叛亂,導致了唐朝由盛轉衰。 ????安祿山是胡人,但為何唐玄宗會讓胡人來管理邊境呢?不得不提到當時的一種制度,“以夷制夷”即是以胡人的力量去制約胡人。一般胡人去邊境都是當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既有兵權又可以自主募兵,這些兵力屬節(jié)度使所有。行政方面節(jié)度使擁有自主藩鎮(zhèn)官員體系,基本是中央政府的迷你版。財政方面可自主屯田,不必擔心被朝廷卡脖子,且節(jié)度使可以收取鹽稅。綜上所述,節(jié)度使是地方政權的最高權力者,基本上就是“土皇帝”,一切都可獨裁。因為節(jié)度使多是胡人的緣故,皇帝也不必擔心像士大夫那樣在中央有過多的利益糾葛。所以權力也不會威脅到中央政府力量。 ????可真如皇帝所想那樣美好?恐怕想的太單純了。 ????盛唐時,唐明皇治業(yè)有功,當時唐朝一度成為世界上最繁盛的國家,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年輕時的李隆基雄心壯志,國家內外安定,可一過中年,便沉浸入了盛世繁華無法自拔,加上楊家有女初長成,楊貴妃的陪伴更讓唐玄宗無心理政。此時盛唐表面雖依然繁榮昌盛,但背后的官僚腐敗,拉幫結黨注定盛唐不會再持續(xù)多長時間。 ????同時,一個改變唐朝國運的人橫空出世。他便是安祿山。他是一位胡將 ,心眼兒極多,常去京城溜須拍馬。于是他從一位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搖身變成了坐擁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權力越大野心越大。他便生出了改朝換代的想法。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祿山在東京洛陽黃袍加身,建立了大燕,屯兵積糧,勢必要讓唐朝覆滅。一直生活在盛世的明皇哪見過這場面?趕緊帶上楊貴妃與眾多親信大臣逃向了四川。其中經過馬嵬坡時,發(fā)生了馬嵬坡兵變,四大美女中的楊玉環(huán)就此香消玉殞。到達四川時,皇室集團分為了多個勢力。主要為皇黨,太子黨,永王李璘黨幾個勢力。各自為政。后來李亨稱帝,世稱唐肅宗,把唐玄宗駕為了太上皇。 ????其中還有許多文人也參與了安史之亂。 ????比如說李白,因為跟錯了隊,幫助李璘。后來肅宗以李璘造反為由殺了李璘。李白作為李璘幕府中的成員,也被抓入監(jiān)獄。后來幸虧宰相崔渙,御史中丞宋若思的幫助,才免逃一死,被判流放夜郎。 ????后來安祿山、史思明內部分化,加上唐朝平反,最終用了8年時間平定了安史之亂。李隆基謚號“玄”便是說他的政績前明后暗。雖說安史之亂沒有消滅唐朝,但也讓唐朝國運急轉直下。百姓在此動亂中流離失所,糧食也無法繼續(xù)種植,房舍也盡數(shù)被毀。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不管這場權力的斗爭誰興誰亡,苦的都是老百姓??!安史之亂是一個人的野心,安史之亂,亂了唐朝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