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對戰(zhàn)艾福杰尼!《英雄》獻給荊軻的不朽詩章!

笑死,我之前還讓AQY別惦記他們的合作賽了,整點兒個人賽,個人賽一路聽下來也沒啥好聽的。艾福杰尼和小李這首我聽起來覺得都挺好,不太有加入歌單的機會,但至少沒有讓我聽到一半就打算切歌。
小李的歌詞能看出他很努力的在寫,懂哥們沒必要嘲他,聽音樂,欣賞藝術不是讓你用自己的價值觀去霸凌別人,而是去理解他人的一個過程。
懂哥們diss小李的原因我總結一下:第一,荊軻刺秦王主題不行,歌詞上價值多此一舉;第二,小李舞臺表現(xiàn)力不行;第三,小李腔調不行。
從第三點開始說吧,國風rap我聽的不多,感覺大部分都聽的GAI,其他零零散散聽了一些,最近幾年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張愚歌的《風》,張愚歌的嗓音真的很頂,從這點來說小李在唱這種歷史敘事的東西的時候,確實吃虧。
第二點,舞臺表現(xiàn)力不行,放不開,我覺得這就有點兒硬是找茬的味道了,這歌也不蹦,沒必要和唱小情歌的艾福杰尼對標。目前來看小李在臺上還是比較放的開的,當然不能和老前輩們比,那他就有點兒不夠格了哈。說到底大家這里說的“舞臺表現(xiàn)力”不行,還是聽不進去這歌罷了。
最后就是第一點,覺得小李“荊軻刺秦王”的內容和歌名并不適合,不應該上價值。我是這么理解的,小李寫的是荊軻刺秦王,但他不應該特地cue,讓聽眾局限在這段故事里面。
小李的歌詞里面其實有幾句我是喜歡的,“知音難遇,知恩更難拒”。這里的知音自然是高漸離和狗屠夫,他和高漸離自然不必多說,而在史書的最后,高漸離用樂器筑擲向了秦王,這個結局可以說是讓人唏噓不已了。而知恩自然就是太子丹。
說白了,荊軻這個人咋樣?根據(jù)歷史記載,荊軻是齊國人,一開始想到衛(wèi)國顯擺自己求個官職,衛(wèi)元君不理他;后面和蓋聶談劍,結果被人家一個眼神嚇跑了;和魯句踐玩六博又被罵了個狗血噴頭。有關荊軻早期比較有名的事情大概有這幾件。
不難看出,這個人自恃清高卻又膽小,自詡懷才不遇但實際上實力很可能就是不咋地??梢哉f荊軻本身無論從性格還是實力上來說,在當時都是無法成為英雄的。但他有一顆想要成為英雄的心,和一個相信他能成為英雄的太子丹。
荊軻究竟為什么去刺秦?很多人認為,荊軻刺秦并不是為了天下蒼生,但我個人認為他為太子丹,為自己,也為天下。
荊軻的個人事跡確實看起來確實挺low,和其他的英雄故事比起來很沒格調,但并不代表他并不心系天下。高漸離以筑擊秦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即是知音,怎會只有一人貪生怕死?或許這么說是有些浪漫主義的味道在的,但我還是愿意把人想的純粹一些。
因此,其實小李上在這里上價值其實沒有很大的問題。另外,大家質疑荊軻究竟能不能作為英雄的代表之一,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的,英雄不一定要力拔山兮氣蓋世,不一定要成功,弱小的、失敗的,也可以成為英雄,劍字的寫法是很多的。
說白了,文學藝術從不忌諱上價值,個人認為排斥上價值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聽不得他人說教的,只是說他上的價值有沒有打動你而已,也沒必要對方上的價值不合你心意就judge別人。
最后再來cue一下小李的歌詞,很多人認為小李的東西太宏觀了,我不好評價。個人認為他的歌詞不算空,從第一段開始,小李用開頭幾句詞整體勾勒的荊軻的形象,“特殊的固執(zhí)”可以說是后世對荊軻刺秦最常見的評價,包括后面的四處流浪,也對應了荊軻四處碰壁,周轉于各個國家的大半人生。
第二段很明顯講述了他和高漸離之間的故事,“擊筑高歌”這句總不免讓人想起高漸離最后的結局,后面的變幻莫測、飛蛾撲火、撲了個空,說的可以是荊軻,也可以是高漸離。兩人相知于美酒佳樂,最終卻都主動走入了天下的紛爭。
“天下天下,都是蒼天之下”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蒼天之下,有這一顆赤子之心的人,又有誰躲得過這亂世?
hook有一句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家鄉(xiāng)的紅花”,荊軻本身是齊國人,但歷史上盛產紅花的地方是燕國,也是他遇到高漸離和太子丹的地方。個人在這里是十分驚喜的,不知道是小李寫錯了,還是特意設計,知音所在、知恩所在既是家鄉(xiāng)所在,這個設計是戳到我的。
個人是希望大家沉下心好好聽歌,這首歌稱不上完美,但總體還是不錯的。最后打個補丁,我不是hsr粉絲,B站可查我辱罵hsr歷史評論,別給我打標簽,大家理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