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3000黃銅化學成分
優(yōu)質(zhì)C23000黃銅棒,C23000黃銅板,C23000黃銅帶現(xiàn)貨,可定制
C23000黃銅具有較高的強度,塑性好,力學性能高,能很好的承受冷。熱壓力加工,焊接和耐蝕性能也都良好,易成形。
為 750 ℃、 800 ℃、 850 ℃下在 C17200 合金表面制備的 Ta 涂層的 XRD 衍射 圖譜。未處理的 C17200 基材為 Cu(Be)固溶體, 不同溫度下滲 Ta試樣表面均由α-Ta、Ta 2 Be及 Cu(Be)固溶體組成。 衍射圖譜中, Ta 在 2θ為 38.472°、 55.549°、 69.581°和 82.461°的衍射峰分別與(110)、 (200)、 (211)和(220)晶面相對應。 由 750 ℃升溫至 850 ℃, Ta 衍射峰的角度略向右偏移, 可能由于基體 Be、 Cu 原子尺寸略小于 Ta, 當這兩種元素(主要是 Be) 擴散進 Ta 涂層中后, 使 Ta 的晶格常數(shù)變小, 導致 Ta 峰的位置與 PDF 卡片標準峰之間出現(xiàn)偏移。 隨著溫度的升高, 原子的擴散速度增大, 由于更多的 Be(少量 Cu)原子從基體進入 Ta 涂層, 使 Ta 的晶格畸變增大, Ta 的衍射峰進一步向右偏移。

C23000黃銅化學成分
Cu:84.0-86.0
Ni:0.5
Fe:0.10
Pb:0.03
Zn:余量
雜質(zhì):0.3

38.472°時, Ta(110) 晶面的衍射峰峰強最高, 說明 Ta 隨著滲金屬溫度的升高, 主要沿(110) 晶面形成。 在滲金屬過程中, Ta 原子在電場的作用下向基體表面移動的同時,已經(jīng)吸附在基體表面的部分 Ta 原子發(fā)生反濺射, 重新回到等離子體中。 在不斷地濺射與反濺射過程中, 沉積的 Ta 原子向著最穩(wěn)定的方向生長。 研究表明, 采用交替電子束沉積法, Ta、 Cu 粒子在氬離子的轟擊下會形成非晶薄膜 Cu0.3Ta0.7 [85-87] , 形成一層特殊的 Ta/Cu 界面。 C17200 滲 Ta 后, 2θ為 55.549°、 82.461°的衍射峰呈饅頭狀峰型, 說明Ta 涂層中有非晶相存在, 而非晶態(tài)結(jié)構(gòu)由于沒有晶界、 位錯等而具有優(yōu)異的性能
C23000黃銅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σb/MPa)≥315
伸長率:(δ10/%)≥25
伸長率:(δ5/%)≥30

不同滲金屬溫度滲 Ta 表面、 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圖。 如圖 3-2a 所示,750 ℃/2 h 形成的涂層表面出現(xiàn) 3-33.33 μm 大小不一的島狀凸起, 涂層表面基本上為 Ta和少量的 Be 元素。 觀察其截面, 涂層厚度約為 2.88 μm, 與基體結(jié)合處無明 顯孔隙, 在組織均勻的涂層底部斷續(xù)出現(xiàn)暗色峰狀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