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東大胃腸醫(yī)院:胃不好就怕上消化道出血,這幾點務必注意
根據(jù)診斷標準,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腸、膽管、胰管等)出血,如果出血量>1000ml,或者人體血容量的20%以上,就叫大出血了,死亡率可達10%,如果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是要大于年輕人的,約30%-50%左右。而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三大原因分別就是: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粘膜病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消化道出血通常出血量比較大,嘔出鮮血,大量出血是指失血量超出1000ml,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嘔血和黑便,常伴有血容量減少,極易引起休克,屬于是常見的急癥。
其常見的原因有:
1、胃腸道疾病,如食管炎,消化性潰瘍,腸胃的占位性病變,克隆恩病。
2、門靜脈高壓也可造成消化道出血,如門靜脈炎,肝靜脈阻塞綜合征
3、胃腸道鄰近器官或組織的疾病,如膽囊結石,肝癌,胰腺癌,縱膈腫瘤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尿毒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5、呼吸衰竭經(jīng)搶救過后的應激性潰瘍,重大手術,創(chuàng)傷,燒傷后的上消化道出血。
所以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重要的是要認清出血的部位和性質(zhì),再進行下一步的治療,當患者發(fā)生休克時,首先要先止血,抗休克,然后找出出血的部位,進行有針對性的診治。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表現(xiàn)
嘔血和黑便:這是最最最常見了,嘔血一般是棕褐色,咖啡渣樣的,如果是大出血,那么就是鮮紅色還會伴有血塊,解出的大便一般是黑色的,我們一般稱之為柏油樣便。
上消化道出血比較常見的化驗、檢查
【胃鏡檢查】這個可以講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用、最準確的方法了,尤其是出血48個小時以內(nèi)的緊急胃鏡檢查更有價值。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首先第一步就是題主問題中提到的,禁食、水。該用止血藥用止血藥,該護胃就護胃,嚴重的到達輸血標準了就要輸血,藥物止不住該用內(nèi)鏡操作就用內(nèi)鏡,一切目的就是穩(wěn)定病情,防止再出血,具體用什么藥、做哪些操作就會有醫(yī)生進行專業(yè)的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