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完《三伏》,我用“履賤踴貴”評價,意難平也

相信大家已經(jīng)陸續(xù)通關了月光蟑螂的新作《三伏》了,畢竟STEAM的好評率已經(jīng)在緩慢下跌了,一看就是被結局傷的不清,如果讓我用1個詞評價的話,腦中脫穎而出的是“履賤踴貴”這個詞,至于為啥我要用這個抽象的詞與大家為啥會“失落”,在下淺聊一下(劇透警告)。
?

說起來就2個原因,一個非常簡單,一個有點復雜,簡單的問題誕生了復雜,復雜的結果導致了潦草的收尾。簡單的原因是“降神”有些快了,直接打亂了從DEMO時就完美奠定的前三章節(jié)奏,直接體現(xiàn)就是楊伯鴻超神。
?

“本是無應物,何處惹塵?!笔欠鸺伊婊勰艿墓适拢涫强戳水敃r的大弟子神秀“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焙笏?,這事的后續(xù)是五祖對其說:“自古傳法,氣若懸絲,若住此間,有人害汝?!币馑季褪勤s緊走,其中的智慧是“見三歲孩童抱金磚于鬧市,世人皆魔鬼;遇笑臉彌勒旁立護法韋陀,群魔皆圣賢”。因此說《三伏》本該是一個圍繞“人性洞察,進而大徹大悟”展開的故事,可隨著楊博鴻的超神太多東西陷入沉寂,比方說錄影帶致幻的真相是什么,三人組既然是純粹的惡,那他們又是如何搭上“政府”的線的,這些種種全部缺失,形成了一個個邏輯空洞,從而主題跑偏,復雜的原因就在此時孕育而生,即女主邱蕪的死。
?

說到這里《三伏》在發(fā)售期間在下的推送里還附帶了另外幾件事,其中2件我認為是可以用于《三伏》來聊聊的,①是《僵尸百分百》的原作和原作者的迷惑操作被炎上的事情;②是“白舟版”的《殼之少女》HD版發(fā)售;前者是個月更漫畫,“欲揚先抑”的手法但凡出一點問題,觀眾的情緒在這一個月里都會快速的富集,然后無處釋放的情緒就演變成“炎上”事件。對于《三伏》來說楊伯鴻的“超神”吸引了太多的眼球,觀眾的情緒開始富集,在唐雨便當?shù)臅r候恰到好處的釋放了,可節(jié)奏沒有停下,而是瞄準了女主邱蕪,一首歌不管高度如何,一定是能經(jīng)人傳唱的,停不下來的旋律再怎么優(yōu)美,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假設女主邱蕪是雙胞胎啥的,下一個應該就是她的姐妹了!《三伏》后下一作又是猴年馬月?
?

至于②,我想月光蟑螂先生是沒有接觸過《殼之少女》系列,因為他故事末尾的遺憾在《殼之少女》里都給出了完美答案。多結局劇情游戲《殼之少女》簡單來說是玩家扮演的男主去完成3個極其詭異的委托,而它們之中卻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其中女主的唯一存活結局就是男主承認“案件已經(jīng)解決,放棄追查那支看不見的黑手”,就此在女主與偵探的使命中二選一,放棄女主,履行使命從根本上結束殺戮的連鎖才是真結局,順便一提女主的死亡是其續(xù)作《虛之少女》才確認的。對于《三伏》來說就是男主徐道長的故事還沒有完全展開,故事就迎來了結局,等于是男主的人設還沒有完成(甚至名字我都記不清),故事就“已經(jīng)結束了”!這就讓女主的死亡沒有換來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男主也沒有獻出什么來逆天改命的機會,由此顯得刻意,令人憤怒。如果叫我來寫,我至少會仿照前者再為徐道長開上一章,或者讓邱蕪失蹤,在續(xù)作中再確認死亡;這點不難,至少同為國產(chǎn)的《紙嫁衣》系列就這么玩的,當然既然《三伏》是“如鬼”風格,做成《哀歌》那種也不是不能接受??傊畬τ谟^眾來說,情緒在不適應的快速累積之后卻沒有一個合適渠道去進行釋放,為此顯得女主的死過于“輕于鴻毛”了。
?

兵法有云:愛民可煩,而古代常有愛民如子的名臣良將,我覺得其中不外乎“取舍”二字,《三伏》的問題,可能就是作者在結局糾結其中,而陷入了蓮華迷陣。要知道自從玩了煙火,我現(xiàn)在再聽“長亭外,古道邊.....”都會想起那個沒能救下的陳老師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