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W 最速 BMW M4 是如何煉成的? | 玩家
編者按: 如果你了解過一些歐洲的民間場地賽車,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系列的車型是非常常見的。那就是寶馬的 M3 / M4 。這種普及程度充分展現(xiàn)了 M 車型在強調(diào)性能的賽道玩家們心中的地位。在國內(nèi)的 Fast4Ward 上,M3 / M4 也是領(lǐng)獎臺??汀D敲?,問題來了,為什么跑得快的總是別人家的 M3 ?下面這位 F4W 冠軍告訴你其中的奧秘!
車主原文:

我是吳山居的沈一鼎。說起兒時最早的記憶,就是幼兒時期看的 F1,記憶里也就舒馬赫這一個車手。小時候家里沒有汽車,讀幼兒園那會兒在家里會拿著臉盆當方向盤玩,配合自編自演的嘴上特技,哈哈,玩的非常開心。從小就想象自己能成為一名賽車手,真的是從小的夢想,My Dream。但是一直在和讀書做斗爭,從幼兒園到高中一直都是,高中就出國了,一度都不在關(guān)注汽車了,我覺得自己的賽車夢完全破滅了。

何時接觸的改裝嘛,怎么說呢,大概 2011 年吧,那時候高中剛剛畢業(yè),回國以后就不想走了。后來就買了第一臺車 E92 335i,其實我說句實話,我一開始真的真的只是想改一套原廠的 M-TECH 的包圍,就打算結(jié)束的,結(jié)果掉進坑里了,越改越多,改裝你們也都知道的,彎路人人都會走,自己琢磨 別人教你,包括認識吳磊 。后來玩了幾年也有點名氣了,有一天聊天吳磊告訴我問我要不要開家店,因為國內(nèi)的寶馬改裝真的不行,所以后來就有了吳山居。

對第一臺車子的改裝可以說還是比較滿意的,我自認為非常非常的不錯和滿意。E92 335i ,也陪我走過了 6 個多年頭,從底盤加強件到底盤拉桿,從變速箱襯套到副車架襯套,從 RAYS 到 BBS ,從 PURE 2+ 渦輪到賽車座椅到剎車,從大中冷到雙油冷再到酒精噴射,找改裝件真的非常的耗費時間和精力,我又不喜歡大路貨,幸好在5年前要找一些做的非常好的又非常冷門的東西還不算特別難。


我覺得對于一臺大馬力后驅(qū)而言,對于一般人真的是比較難操控的,著名的寶馬機器就這么幾臺 - N54 - N55 - S55。在這里我真的是需要說一下,不要太盲目的做大馬力,這些機器都是可以輕易的做到 100-200 、6.x 秒的加速。甚至 N54 可以做到 5.x 秒、S55 可以做到 4.x 秒。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圈子里撞毀了好幾臺 N54 和 S55 了。我個人覺得一臺后驅(qū)的汽車,如果不是后置后驅(qū)的大馬力的話, 100 - 200 的極限加速控制在 7 秒左右是最合適的,再大的話非常的危險,小了也會感覺到不刺激。因為 DSC OFF 以后的前置后驅(qū)車因為配重的問題會非常的滑,很容易出車禍。所以望大家適量參考。

工作路上,幫助我最大的當然公司創(chuàng)始人之一,吳山居工程師-吳磊。因為相互信任在一起開了店,兩個人分工合作。
說到為什么鐘情于寶馬,我也不知道怎么說,大概是因為從小夢想是想有一臺 M3 吧,所以就選擇了寶馬,大概是因為愛吧。

到目前為止改的比較滿意的車就是這次上海站比賽的那臺 F82 M4 ,在天氣那么熱,而且還要下雨,氣壓和濕度都不是很合適的情況下跑出了 11.222S 的成績,我還是比較滿意的。進氣溫度超過 55 攝氏度,我們設(shè)定了在超過 50 攝氏度的情況下會封鎖 17% 的馬力,按道理來說這臺車在冬天可以在無需更換大渦輪,而是用原廠渦輪的情況下沖擊一下 10.X 。這次因為天氣的原因,只能把成績往后推一推,到年底總決賽的時候再爭取了。


2017 年 Fast4Ward 上海站后驅(qū)C1組冠軍




我們公司是 2017 年第一次跑 FAST4WARD ,在上海站后驅(qū) C1 組取得了冠軍和亞軍,這個組別應(yīng)該是后驅(qū)關(guān)注最多的組別,決賽前 32 強只有我們一臺后驅(qū),因為下雨,所以沒有跑決賽。2018 年是我們第二次參加 FAST4WARD ,取得了后驅(qū) B2 組最快的成績,也是所有后驅(qū)組別最快的成績 11.222S 。所以拿到了 B2 組別冠軍和季軍,亞軍也是我們 2017 年寫的程序,季軍是我自己的一臺純原廠 M3 單刷了我們吳山居 BM3 特調(diào)程序。在第二天決賽,我們拿到了后驅(qū)大師一組冠軍。也不能說成功啦,我們只是在不斷努力的突破自己原來做的成績,包括 2018 年北京站后驅(qū)組冠軍馬利銘也是我們公司做的特調(diào)程序,這里當然離不開我們吳山居工程師-吳磊師傅的不斷研發(fā)和公司團隊的不斷嘗試。

干貨來了

程序
自家特調(diào)(吳山居 BM3 特調(diào)),純原廠硬件刷新 Dragy 世界榜單:0 - 100 3,26s, 100 - 200 6.02s, 0 - 400m 11.222S。純原廠輪胎測: 0 - 100 3.79s , 100 - 200 6.50s , 0-400M 11.44s。其中程序還包括原廠 ZCP CS GTS BM3 特調(diào) 12345+ 。市面上所見的,你們所謂的 595 美金的只是 BM3 底層程序,說白了就是國外的和別的品牌一樣的罐頭程序。他也有GTS 、CS、ZCP 程序,所以請大家認清楚是罐頭還是特調(diào)。不是所有的車修改一個兩個數(shù)據(jù)就是所謂的特調(diào),請大家好好對待自己的車。

剎車
其實我比較推薦的是 AP5000R 和 BREMBO GTS ,性價比都是比較普通的產(chǎn)品.日常和賽道日都足夠你們使用.當然 ENDLESS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所以 E92 上就是使用的 ENDLESS。更高端的就是 ENDLESS MONO 、BREMBO GTR。
進氣
換進氣都是大多數(shù)車主喜歡的因為好看,所以我比較推薦 GM、EVERTURI、BMS、PSI,但是對于性能,我們測試和原廠進氣相差 18HP-22HP.

避震
我覺的大多數(shù)店里都是調(diào)試不太理想的,而且換避震有電調(diào)故障代碼,這個可以寫程序直接屏蔽.避震推薦 JRZ RSPRO 3WAY 、JRZ MOTORSOPRT 、KW CS 3WAY 、 NITRON 3WAY。
外觀件
這東西就太多了, PSM、3D、VRS、MP、大V,不外乎就這些牌子比較吃香,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反正要么就是正品無腦的貴!

輪轂
我不太推薦小廠做的東西,不管進口還是國產(chǎn)。看預算來,預算多的追求性能的其實 BBS 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FIR 和包括圈王 RID 。要求好看就是 HRE 訂制。經(jīng)濟實用肯定就是非 RAYS 莫屬。當然品牌還有很多, TWS 、 FACEWHEEL 、 FORGELINE 等等。
冷卻
我覺得原廠 M3 / M4 已經(jīng)做的足夠好了,對于一般賽道日冷卻游刃有余,如果非要推薦的話我覺得 DINAN , CSF 的三件套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覺得大多數(shù)車友買車肯定會折騰不少東西。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第一步先折騰四樣東西,前唇、后唇、尾壓、側(cè)裙。第二步就是頭段和排氣。第三步進氣和渦輪管。第四部輪轂、剎車、避震。第五步冷卻三件套。不過在說要折騰也不用推薦了,大渦輪、曲軸齒、強化離合片、強化后半軸。前面的順序也是我比較推薦的,具體順序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來安排。

夢想之車嘛、 991.2 GT2RS 、991.2 GT3 咯。也就是這兩臺車一直心心念念,不過也一直沒有下手 GT3 是因為配額實在太久。改的話也沒也啥能改了,買回來放在家里看就已經(jīng)足夠是一件藝術(shù)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