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yǎng)天津自閉癥孩子理解“你”“我”“他”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一個提問頻率非常高的問題,那就是天津自閉癥孩子無法理解“你”,“我”,“他”,經(jīng)常在這幾個詞語的使用中出現(xiàn)錯誤,被問到“你叫什么”回答的依舊是“你叫xx”這類?!邦嵢顾摹钡恼f話方式經(jīng)常惹人嘲笑,也讓家長們十分苦惱。今天我們邀請宜童老師為家長們講解,如何幫助幼兒學習你我他等人稱代詞。
自閉癥幼兒沒有自我的概念,這與自閉癥幼兒自身障礙特征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自我意識的建立是在孩子逐步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而社交障礙卻是自閉癥的核心障礙,這也就造成了一部分自閉癥幼兒自我意識建立較晚或者出現(xiàn)建立障礙。

其實家長們也不需要太過擔心或者操之過急,不論是自閉癥孩子還是普通孩子,都會經(jīng)歷語言代詞混亂的階段,家長們掌握了教授方法后,慢慢幫助孩子反復練習就可以了。
想要幫助天津自閉癥孩子學會”你我他“的表達,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然情景來幫助孩子提升這方面的能力。
為什么代詞這么難教?
很多家長都反饋過,代詞教起來比較難,一方面難在操作上,尤其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大人又要提問題(指令),又要提供輔助,而輔助的方向和指令的方向正好相反,一來二去大人和孩子都糊涂了。
另一個難點在于,代詞難以理解是因為很多時候一個事物不止有一個名字,比如“媽媽”同時也可以用“你”,“她”或者“媽媽的名字”來進行表達,而這種變化對于一些自閉癥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

幾個誤區(qū)要避免
01、代詞順序很重要,“我”的概念要建牢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盡快地掌握語言技能,在孩子并沒有完全掌握舊知識的情況下,又將新知識塞給了孩子,這樣操之過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教代詞的順序應該按照下面的順序:我-我的-你-你的-他-他的-他們-他們的。
學習“我”的概念應優(yōu)先于其他的代詞,而生活化的對話和情景是自閉癥幼兒學習“我”的最好方式,比如孩子要抱抱,我們可以問“抱誰”?在秋千上孩子會要求“推”,我們可以問“推誰?”,之后輔助孩子說“抱我或推我”,家長再進行強化。
在做這種練習的時候,最好讓孩子的周圍有其他的小朋友或者玩偶玩具,這樣孩子不會把“抱我、推我”理解成一個詞。大人還可以讓其他小朋友說“推我”,來表現(xiàn)“我”代表的是一個個體。在孩子可以順暢利用“我”來提要求之后,我們可以把要求轉移到雙方之間的互動語言上面,再用蕩秋千做例子,大人可以問“我在推誰?”,孩子回答“我”。
可以將關于孩子的物品羅列出來或者制作成圖畫冊讓孩子理解關于“我”的東西。可以:“誰的?”教孩子拍著自己的胸脯說“我的”(拍胸脯是為了強化孩子理解“我”的概念)。也可以轉換其他人的東西問“誰的”,比如拿出媽媽的物品,然后媽媽拍著自己的胸脯說“我的”幫助孩子理解。

02、“因噎廢食”不可取,靈活轉換要牢記
有些家長和老師怕孩子理解不了,就會避免使用人稱代詞,而是用名字代替“我”的表達,比如用“王老師想吃冰淇淋”或者“媽媽想吃冰激凌”替代“我想吃冰淇淋”。這樣會對孩子學習“我”這個代詞造成干擾,也容易導致今后在社交中的怪異,正確的做法是要兩位老師或者父母兩個人來教(一位給與指令,一位提供輔助)來確保代詞的方向性。
在孩子學會使用代詞以后,可能家長們又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家長問:“今天在學校做什么了?”孩子可能會回答“我和他蕩秋千了?!钡覀儾⒉恢篮⒆诱f的他是誰。這說明孩子沒有掌握代詞和名字之間的轉換,我們要幫助孩子進一步練習。
那么我們來介紹一下訓練天津自閉癥孩子正確使用人稱代詞的具體步驟:
天津自閉癥孩子訓練過程
1、大人在和自閉癥兒童說話的時候,不要說“爸爸如何”“媽媽如何”,不要用名詞稱呼自己,要主動給幼兒做出使用“我”這個代詞的示范。
2、爸爸媽媽和幼兒一起做練習代詞的情景訓練:媽媽指著自己的眼睛說“這是我的眼睛”,爸爸指著自己的眼睛說“這是我的眼睛”然后啟發(fā)幼兒一邊指自己的眼睛,一邊說“我”這個代詞。

3、幼兒表達自己的需求的時候,成人要用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幼兒使用“我”,例如“我要喝水”“我要氣球”等。
4、爸爸媽媽和幼兒在一起進行練習代詞的情景訓練:媽媽從盤子里拿出一個蘋果,示范說:“我要一個蘋果”,爸爸從盤子里拿出一個蘋果,同時示范“我要一個蘋果”,讓幼兒也從盤子里拿出一個蘋果,輔助幼兒模仿父母說“我要xxx”的句子。讓幼兒理解“我”這個代詞既不是固定的爸爸,也不是媽媽,也不是幼兒自己,而是發(fā)出動作和語言的自稱,理解“我”這個代詞的概括性。
5、教說“這是我的xx”。三人以上自取物品,分別是“這是我的xx”,同步有相應的動作。
6、例如,媽媽拿出一個梨,把梨遞給幼兒,同時對幼兒說“給你一個梨”。再拿一個香蕉給爸爸,同時對爸爸說“給你一個香蕉”,然后爸爸和媽媽換過來,爸爸作為“我”,重復媽媽剛才的動作和語言。

7、爸爸輔助幼兒將蘋果遞給媽媽,同時說“給你一個蘋果”然后,媽媽輔助幼兒將梨遞給爸爸,同時說“給你一個梨”。
8、媽媽問幼兒“你有什么事?”讓幼兒回答“我有xx”。然后爸爸問媽媽“你有什么事?”媽媽回答“我有xxx”。
9、媽媽有一個蘋果,幼兒有一個香蕉,媽媽問幼兒“誰有一個香蕉?”,讓幼兒回答“我有一個香蕉”,媽媽問幼兒“誰有一個蘋果?”,爸爸輔助幼兒回答“你有一個蘋果”,引導幼兒使用“你”這個代詞。
10、父母和幼兒三人,一人發(fā)問“誰吃蘋果?”,爸爸示范“我吃蘋果”,媽媽問幼兒“你吃什么”啟發(fā)幼兒說出“我吃蘋果”。
11、父母三人一起練習“他”這個代詞的使用,媽媽和幼兒互動“給你一個蘋果”,讓幼兒看著自己指向爸爸的手勢說“給他一個梨”,讓幼兒把梨遞給爸爸。
12、角色互換。

13、媽媽領著幼兒在街上散步,隨機讓幼兒順著自己手勢看某一個人,同時告訴幼兒“他在騎車”“他是警察”“他的衣服是藍色的”等,用不同的指代對象,反復讓幼兒理解“他”這個代詞的指代性。
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1.人稱代詞具有概括性。人稱代詞并不是專門指某個固定的人,它的指代具有不確定性,所以教授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家長們可以有意識地變換交往對象和使用場所,比如多變換幾個家人,除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也可以輪流上陣,不斷幫助幼兒理解代詞的抽象性特點,固定的交往對象和交流場所,不利于幼兒學習代詞。
2. 代詞要在人物關系的情景中教,并且需要動作和語言的配合。最好先教會一個代詞,鞏固了以后再教下一個代詞。

3. 教代詞的時候,句子要簡練,代詞要在句子中強調出來,放慢速度,提高聲音。
總之,在教授幼兒學習語言代詞時,一定要有一定的順序和耐心,不可著急,在建立好“我”的概念的前提下,逐步讓幼兒學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