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幾個寫文需要注意的要點
說是要點好像也不大合適,沒那么嚴肅,就是平時看文的時候,看到了會感覺微妙,覺得不太好的一些問題。
看部分文下評論有感,故而總結一下,可能有哪里或者舉例不太恰當、貼切的,歡迎評論補充豐富,大家多多交流。
全篇都是個人感受和想法,并不專業(yè),只作為拋磚引玉用,萌新作者酌情參考哦。
(*?▽?*)

??描寫男性角色外貌漂亮,內(nèi)在性格卻不軟、不弱的反差時,盡量不要用到“女氣、娘氣”之類有爭議的詞匯,可以用“不顯文弱、羸弱、柔弱”來表達,溫和內(nèi)斂,看起來也多了幾分“質(zhì)感”。
比如:
①他容貌雖生得精致,通身氣度卻著實不凡,更有幾分風骨在,反倒不顯得女氣。
②他容貌雖生得精致,通身氣度卻著實不凡,更有幾分風骨在,反倒不顯得柔弱。
如此一改,句子②給人的觀感會文雅柔和許多,能博人好感,含蓄內(nèi)斂,更多了一些想象空間,也能兼容諸多小說風格。

??請不要用“唯二、唯三”來形容稀少的程度。
比如:他們是班里唯二的走讀生。
可以普通地用“他們是班里僅有的兩個走讀生”來表達。
這里我就純吐槽了,也不知道這些“唯二、唯三”哪里來的,雖然能get到其中意思,但是真的真的非常矛盾別扭啊,每每看見這種用法,我都覺得忿忿不平,“唯一”就是只有一個,是絕無僅有,是獨一無二!
“唯二”在我看來就跟第三者似的。(? ? ?)

??如無必要,別濫用百分比,看著容易讓人尷尬羞恥。
比如:千萬分之一;億萬分之一。
普通地使用“十分之幾”就可以啦。
說真的,哪怕夸張到兆億,實際給人的感覺還不如“十之二三”來得真實靠譜。

??盡量不要出現(xiàn)日式輕小說或者動畫里的常用詞,如口癖。
比如:呀咧呀咧;啊啦;嘛;吶。
這個應該挺好理解的吧,就不舉例了。
以我個人看文的感受來說,如果不是動畫衍生文同人文,這樣寫就特別容易讓人出戲,腳趾摳地,當然動畫衍生文同人文里也別用得太頻繁了,不然也很尬。

??描寫正面角色時,盡量避免使用有比較性質(zhì)的語句。
比如:
①xx比xx還要oo;②xx沒有xx那么oo。
①主角長得比張三要英俊很多,光看著都讓人心情愉快。
②張三沒有主角那般精明強干。
你要描寫的人物如果其形象是正面的,或者是主角,那除非是要埋伏筆或者設定需要,否則盡量避免“比較”,這類含有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意味的語句,很容易引發(fā)一些讀者的反感心理,而且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比較手法襯托出來的角色,其實也不能說明就有多厲害了——直白點說,就是沒什么B格。
當然,如果是借用路人、工具人的對話或心理來寫這種,那就沒什么問題了,反正沒素質(zhì)的是路人和工具人。(?ω?)hiahiahia
個人建議:可以用各種含金量高的比賽的名次,什么某某大賽有多少人參加啦,項目有多么多么難;或者某某行業(yè)內(nèi)的級別、等級,評定有多么多么嚴格;諸如此類,盡量用客觀事實來描寫正面角色或主角的特別與厲害之處,會顯得更有說服力。

??穿越穿書等魂穿類文,若非設定需要,盡量不要使用貶低原主的方式來抬高主角。
這個感覺不難理解,也不舉例了,有例子的書友歡迎評論區(qū)補充,這里就單純說說我個人的想法。
我們從事情的本質(zhì)來看,主角穿越白占了原主的軀體沒錯吧?死了還能多活一輩子沒錯吧?那你還要高高在上地去貶低軀體的原主人,這多少有點不要臉了吧?再怎么用漂亮、正義的言論包裝,也還是厚臉皮啊。
古早魂穿類小說里都還會寫主角知道自己是“借尸還魂”了,強調(diào)一個“借”與“占”呢。
當然,也不排除有設定需要,有些就是設定了原主特別特別壞,主角頂了原主的軀殼反而顯得倒霉。不過這種情況其實也沒有必要去貶低的,理由很簡單:主角貶低原主并不會讓主角顯得多高尚。
而且這種寫法還會讓后續(xù)角色塑造的難度加大。
個人建議:就這種有設定的情況,文里可以用原書劇情或者穿越后得到的信息來描述,期間也不要出現(xiàn)主角的心理或者想法了,等這段劇情描寫過后,可以寫主角看完原書劇情或者知道信息后,覺得很無語,很無奈,想著既來之則安之什么的,用這種比較“不激烈”的心理描寫來凸顯主角的性格。
而有了前一段原書劇情,穿越信息的鋪墊,兩者自然就產(chǎn)生了對比,又能形成一種反差,加深讀者對于主角和原主之間不一樣的印象。
即便是出于主角的人設需要——比如亦正亦邪,脾氣暴躁,狠人之類的,要寫主角“罵”原主,也盡量使用比較溫和的詞匯,普通地吐槽一波就夠了,因為切身體會到原主的壞的,并非主角本人,主角其實沒必要苦大仇深地痛罵原主,不是嗎?,F(xiàn)實中我們都知道,沒有實際經(jīng)歷過,其實是很難感同身受的。
總結就是一句話:別讓主角態(tài)度鮮明地去“嫌惡”原主,這是魂穿類文塑造主角的一個雷。
——好吧,這是我的雷,不過有相似想法的讀者還是有一些的。
也不是想指導寫作,就是希望寫文看文的人,大家都平和一點嘛。(? ′?` ?)

??如果不是出于文章風格需要——比如古代文正劇風,或者是角色設定,那人物之間的對話就盡量偏向大白話,對話之外的描寫就要正式一些。
比如:
“瀕臨”一詞,在人物對話中可以用“就要、快要”之類的詞匯。
①“他的情況很不好,已經(jīng)瀕臨死亡?!?/span>
②“他的情況不太好,好像快要死了?!?/span>
這兩個句子的意思差不多,但是①號句子如果是在普通背景的現(xiàn)代文,人物對話中出現(xiàn),難免會有點微妙的“拗口”,感覺人物端著不接地氣,就沒什么煙火氣的樣子,不夠“活”。
人物對話使用大白話,就我們平常是如何與人說話交流的,就是那種言語習慣(請意會一下)。
我的想法是:你筆下的角色雖然是角色,卻也是一個個“人”,你就需要賦予他們“人”的那種生活感。
“說話”這件事其實也是讓讀者感覺到角色有沒有“人”味的一個直接且常見的方式。
另外還有遣詞造句,也別太文縐縐的,這樣可以避免讀者有閱讀障礙,也能增加人物的真實感。
而人物對話外的描寫,也就是作者對于劇情發(fā)展的敘述,現(xiàn)在大多作者采用“全知視角”來寫文,那這部分的詞句描寫自然是正式點為好,讀者在觀看的時候也比較容易投入情緒,不好在寫的時候突然冒出一些網(wǎng)絡梗啊——這個畢竟是有時效性的,也不大可能全民皆知,就很容易打斷讀者的情緒,常見如“這寫的啥意思”“我先去搜一下這個梗”,更不好的是會讓讀者產(chǎn)生撕裂感,覺得突兀,心生不適,常見如“突然這樣好尷尬”“感覺有點刻意”。

??盡量避免相同相似的句式或者詞語頻繁出現(xiàn),多嘗試用不同的寫法。
比如:
①雖然…但是…畢竟…;②xx完最后的oo。
①雖然這樣做不好,但是也沒別的辦法了,還是做吧,畢竟誰都不想倒霉。
可以用“就算知道這種做法不好,也沒法不去做,誰想倒這血霉呢”這種類似的句式替換。
②吃完最后一口飯菜;喝完最后一口飲料。
可以用“剛好吃完了飯菜”;“正好已經(jīng)把飲料喝完”這種類似的句式替換。
一章,或者相近的幾個段落內(nèi),如果總是重復使用同一個句式,不僅容易勾走讀者的注意力,讓人出戲,還會讓人“審美疲勞”,產(chǎn)生厭煩感。
一個詞語高頻出現(xiàn)也是同樣的道理——比如:雖然;畢竟。
詞語找同義詞替換其實是很簡單的事。句式這個可能需要一些累積。
——不過現(xiàn)在網(wǎng)絡不是很發(fā)達嘛,就多搜索搜索唄。(???)

??一個劇情點重復三次就過火了。
比如常見的誤會梗:主角A喜歡的人其實就是主角B,但主角B總會因為各種巧合誤會是別的人。
這種誤會一次是好笑,誤會第二次是心生期待的有意思,誤會第三次就是解開誤會的期待落空后讀者的草尼瑪了。
這里我打個補丁,就不管是搞笑沙雕文還是普通風格的文啊,一個梗最好都不要在一段劇情里接連出現(xiàn),很容易造成“審美疲勞”。
或者在中間穿插一些別的梗,或者是點到為止用兩次就讓這梗過去,總之就是,別讓讀者感覺到不斷重復帶來的“煩躁”,尤其是在“速食主義”大行其道的當下,這種“煩躁”的潛藏意思差不多是嫌你太拖沓了。
——可別小看了這種“煩躁”感,很容易丟失讀者的。

??使用熟語成語歇后語之類詞匯的時候,多注意它們本來的意思,不確定的就先查一查。
比如:
①首當其沖;②差強人意;③不以為然;④不以為意;⑤空穴來風。
實際上不止這五個例子,但是這五個的錯用真的是極其常見,所以拿來舉例說明。
雖然看文的時候,通過聯(lián)系段落前后文意思可以意會,不過還是希望作者們在使用這些成語熟語的時候,能多注意一下啦。(?????)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白話講它就是最先倒霉,但是我比較??吹降乃挠梅ǎ己退脑~義不太搭噶。
有用它來表達帶頭、領先意思的,如“村里想建設發(fā)展,他手里正好有門路,首當其沖開辦了全村第一個加工廠”;也有用它來褒揚、贊美人的,比如“他是很優(yōu)秀的人,愛好廣泛,首當其沖就是看書,所以他學識淵博”。
差強人意:原意指吳漢很能振奮其部下的意志,現(xiàn)指大體上使人滿意,勉強還行。
只是“勉強還行”,卻總看到有拿來表達“特別讓人滿意”的。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含貶義,有輕視的意思。
總看到和“不以為意”弄混的。它的近義詞是:滿不在乎,置若罔聞。
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tài)度。PS,這個屬于中性詞。
它的近義詞是:漠不關心,漫不經(jīng)心。記不住本義,記個近義詞也好嘛。
空穴來風: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
這個有些爭議,現(xiàn)代人拿來形容“沒有根據(jù)的流言”,古文里是指“事出必有因”。古今釋義完全相反,也沒人給個定論,所以嚴格來說這個成語在使用上,并沒有絕對的對錯。
不過,寫文用到的時候,多少還是注意一下,正因為古今釋義相反,如果你寫的是古代背景的,那用到空穴來風的時候,盡量寫“事出有因”的意思。

暫且寫到這里,感謝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