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世界Wiki搬譯 | 藍長腿菌 - Daddy Long Legs

搬運并翻譯自Rain World Miraheze Wiki官方:https://rainworld.miraheze.org/wiki/Rain_World_Wiki
原文鏈接:https://rainworld.miraheze.org/wiki/Daddy_Long_Legs
本文遵守CC協(xié)議4.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藍長腿菌(Daddy Long Legs)

(譯注:“Daddy Long Legs”的譯名一直具有較大爭議。中文社區(qū)內(nèi)部通常根據(jù)其圓形X狀外觀稱之為“香菇”,這是最廣泛的一種稱呼。詳細說明請見文末。)
習性:有攻擊性
生命值:200
飽食格:10(紅貓)
分布:五塊卵石、外部
-紅貓?zhí)赜?/span>:垃圾堆

藍長腿菌是游戲中期的一種高威脅性生物,是支架(The Leg)和下懸掛(Underhang)的主要阻礙。它們巨大、貪婪、危險、無堅不摧,但沒有視力——繞過它們時必須小心。黃長腿菌(Brother Long Legs)是它們的小型變種。
?
——外貌
藍長腿菌是一種黑色的、球根狀的龐然大物,其核心上有X形圖案,周圍伸展出帶有藍色尖端的觸手。它們的核心節(jié)段和觸手數(shù)量不盡相同。
劇透警告:紅貓模式
下文包含紅貓模式的主要流程細節(jié)。如果你還沒有通過紅貓模式或者取得顯著進展,請?zhí)^此部分。
-黃色的藍長腿菌
黃色的藍長腿菌僅會在紅貓模式下的垃圾堆出現(xiàn),它盤踞在含有黃長腿菌解鎖代幣的那個房間里。除了顏色和不會攻擊黃色長腿菌之外,它和藍長腿菌別無二致。

劇透至此結束。
劇透警告:五塊卵石
下文包含“五塊卵石”區(qū)域("5P" region)和其后流程的主要細節(jié)。如果你還沒有通過此區(qū)域,請?zhí)^此部分。
——原始藍長腿菌

原始藍長腿菌僅出現(xiàn)在厄運發(fā)展區(qū)(Unfortunate Development)中,它們是一種不可移動的危險物,覆蓋在該區(qū)域的墻面上。原始藍長腿菌更像是一種環(huán)境威脅而非生物(因為它們無法被殺死),但如果玩家靠得太近,它們會用短粗的觸手抓住玩家——一旦抓住就基本不會松開。連接原始藍長腿菌群落的長觸手條類似桿子,玩家可以安全地抓住它們,用以在失重環(huán)境下移動。
有趣的是,原始藍長腿菌也擁有聽覺,會向聽到的事物發(fā)出圈狀粒子效果。



劇透至此結束。
?
——應對技巧
-戰(zhàn)斗
藍長腿菌的生命值高得離譜,因此戰(zhàn)斗基本行不通??梢詳S矛(Spear)使其觸手失效,一旦所有觸手都失效,藍長腿菌會喪失移動能力,但這相當耗時,而且會使藍長腿菌獲悉擲矛者的位置,除此之外,即使喪失移動能力,它們的核心仍然能夠吞噬任何靠近的生物,所以戰(zhàn)斗是一種高風險低回報的策略。用一發(fā)炸矛(Explosive Spear)命中核心可以立刻殺死藍長腿菌,但它們出現(xiàn)的區(qū)域中幾乎不可能找到炸矛,而且其觸手經(jīng)常擋矛,導致炸矛被浪費。
-潛行
對付藍長腿菌的基礎方法是潛行繞過它們。支架、下懸掛和五塊卵石都有巨量的管道,可以用來躲避它們——不過,雖然藍長腿菌的核心太大擠不進管道,但它們能把觸手伸進去摸索。這些觸手對聲音異常敏感,幾乎總能立即移動到聲源處;朝墻上丟石頭或矛、丟鞭炮草(Cherrybomb)都會立即吸引它們,但蛞蝓貓的跑步、跳躍、落地或管蟲吐絲聲也具有同等效果。
-逃脫
當藍長腿菌開始追捕玩家時,最好不要直接埋頭狂奔;這會產(chǎn)生更多聲音,更加方便它追蹤玩家。另外,藍長腿菌運動速度快,移動范圍廣,能夠輕易地迅速縮短與玩家的距離。還有,逃進另一個房間并不能確保安全,因為如果藍長腿菌懷疑獵物穿過了通道,它們其實也能跟著過去。藍長腿菌不會輕易放棄目標,可能會在最后一次聽到響動的地方悠然自得地坐上幾分鐘(譯注:“happily sit around”,形象過頭)。被它們追捕時,最好躲進一個隱藏管道(有多個出口),然后從里往外丟石頭或矛引開它們。

——能力與習性
-感知
藍長腿菌沒有視力,但作為補償有著很敏銳的聽力。聽到響動時,它們的核心會向聲源方向發(fā)出粒子效果。

-關系
默認關系 | 捕食
捕食 | 蛞蝓貓、蜥蜴、白蟬烏賊、黑蟬烏賊、黃長腿菌、面條蠅(成體)、面條蠅(幼體)、落網(wǎng)蟲
忽視 | 藍長腿菌、利維坦、管蟲、蝠蠅、垃圾蟲、水蛭(藍、紅)、紅樹、擬態(tài)草、神經(jīng)元
?
——變種與形態(tài)
和雨世界的其它許多生物一樣,藍長腿菌在外觀上不盡相同,有著隨機的核心節(jié)段大小與數(shù)量,甚至深藍色調也有差別,有時會接近紫色。
?
——你知道嗎
藍黃長腿菌共同算作十種贊助者生物之一。
爆炸或閃電產(chǎn)生的巨大聲響似乎會使藍長腿菌暫時失聰。
有一種不太可靠但有點意思的逃脫方法是,用管蟲拴住藍長腿菌。

藍長腿菌能吞噬游戲中的幾乎所有生物,除了最大的那些(例如利維坦),而黃長腿菌小一些,無法吞噬大型獵物(例如禿鷲(Vulture)和綠蜥蜴(Green lizard))。
—一般情況下,藍長腿菌會對黃長腿菌產(chǎn)生敵意,并試圖吞噬它們。
蜥蜴、拾荒者(Scavenger)和其它生物似乎把藍長腿菌視作巨大威脅,會迅速逃離它們。
藍長腿菌是由五塊卵石(Five Pebbles)一次實驗的意外產(chǎn)物,在實驗后不受控地迅速生長。
開發(fā)者關于藍長腿菌的設計及其AI的演講見此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ntwsrjNe4)。(譯注:Cara卡姐烤制的站內(nèi)熟肉見此處)
?
附錄:譯者關于“Daddy Long Legs”稱謂及其譯名的部分考據(jù)
-關于“Daddy Long Legs”這一英文名來源:
“Daddy Long Legs”原為對長腿蜘蛛的俗稱。

游戲的代碼中明確稱其為“DaddyLongLegs”,且常以“Daddy”簡稱。

兩位開發(fā)者Joar和James在2016年的游戲開發(fā)者大會(GDC)的演講中,將其稱為“Daddy Long Legs”,但只在首次提及時使用了該詞。

官方近日上線的steam集換式卡牌以“Daddy Long Legs”稱呼。

這也是英文社區(qū)中的廣泛俗稱。
?
-關于其中文譯名:
“長腿爸爸”:直譯。
“香菇”:中文社區(qū)內(nèi)使用最廣的俗稱,著名梗之一。源自其核心外觀上的帶X圓圈。具體出處難以考證。
“(藍色)囊腫”:可能出自游戲內(nèi)珍珠文本。地底的深紅色珍珠文本中,迭代器CW(Chasing Wind)描述FP的狀況時使用了“cyst”一詞,意為“囊腫、腫瘤”。
“菌”相關:一種形象化稱呼,可能源自其在FP內(nèi)部感染蔓延的特性、常以簇狀出現(xiàn)的外觀。具體出處難以考證。
?
-譯者個人觀點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雨世界的游戲文本中并沒有出現(xiàn)香菇的名稱。實際上,游戲中很少出現(xiàn)生物名稱,在需要名稱的地方基本使用圖標代指(例如擊殺統(tǒng)計、沙盒圖標)。即將發(fā)售的DLC“Downpour”也似乎沒有“生物圖鑒”之類需要用到名稱的地方。所以沒有必要為香菇的“標準譯名”而頭痛。不同譯名有不同適用范圍,不必相互對比一爭高下。
我在這篇翻譯中采用了“藍長腿菌”的譯名,一來比“香菇”稍顯正式,二來比“囊腫”更為形象。平時大家都喊“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