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魑摹?021年T8高三聯(lián)考作文“幸福大家談”逐句分析(釘子)
【2021年T8作文】
寫作(6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②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
③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墨子)
④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古代先賢有很多關(guān)于幸福的言論,至今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輝,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有些語句在新的時代下又可以辯證思考,從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闡釋。讀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任意一兩句為基礎(chǔ),結(jié)合社會現(xiàn)實,寫一篇文章向校文學(xué)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談"欄目投稿。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釘子老師逐句分析】
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釘子老師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
幸福與災(zāi)禍相互依存,卡夫卡也曾說“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著快樂,一間住著痛苦。人不能笑得太響,否則會吵醒隔壁的痛苦?!鄙硖幮腋5娜巳绻偸侨缏谋”?、膽戰(zhàn)心驚,擔(dān)憂痛苦這不速之客悄然而至,那還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嗎?
以我芻蕘之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純粹的幸福,也沒有純粹的痛苦,熬過徹骨寒氣的梅香會更沁人,歷經(jīng)千磨萬擊的寶劍會更鋒利,度過坎壈蹭蹬的幸福則更具魅力。
同樣,也正因有“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的信念,我們才有了直面悲傷的勇氣,有了對抗煎熬的毅力,這讓絕境的人們也不至于崩潰到谷底,相對那心如死灰的絕望,福之所倚的禍又給多少人降下幸福與希望的雨露甘霖。
?
②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釘子老師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
孔子認(rèn)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質(zhì)條件有多么豐厚,吃著粗飯,喝著白水,曲著臂膊當(dāng)枕頭用,樂趣亦可在這里了。人生在世如果一味數(shù)數(shù)然地通過追求名利來獲得幸福,往往竹籃打水一場空,契訶夫在《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這樣說:生活是極不愉快的玩笑,不過要使它美好卻也不很難。為了做到這點,光是中頭彩贏二十萬盧布,得個“白鷹”勛章,娶個漂亮女人,以好人出名,還是不夠的——這些福分都是無常的,而且也很容易習(xí)慣。
所以要想過得真正的幸福,還是應(yīng)該反求諸己,知足常樂。降低自己的期待,也不急于和世人比較,不將世俗定義的所謂富貴即成功的觀點奉為圭臬,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恬淡心境去內(nèi)求幸福。對于外界那些紛紛擾擾的通過不義途徑謀取富貴之事,我們應(yīng)將其視作天際浮云,一方面持守著那顆不獲世之滋垢的玉壺冰心,一方面也應(yīng)有滌凈泥淖污濁的勇氣,唯其如此,才能福福與共,天下大同。
?
③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墨子)【釘子老師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
墨子兼愛,不拘于自我一簞食、一瓢飲人的小確幸,他更希冀看到的是愛灑滿人間的大團圓景象。那如何讓天下人都能幸福呢?
放眼時代,社會原子化和親密關(guān)系的消解是當(dāng)下的大命題。這也是影響人們獲得幸福的阻因,更精細的分工使個體在文化、情感上的距離越來越遠,與社會的聯(lián)系越來越薄弱。人們既不相愛,也不相惡,孤獨地生活在這“無緣社會”當(dāng)中,幸福指數(shù)急劇下降。
可能有人認(rèn)為墨子還是偏理想主義,而當(dāng)我們在這樣的語境中重新拾掇起他那金玉良言,又怎能不恒久感觸,我們都渴望重建親密關(guān)系,都渴望被親切以待。那何不先讓自己知足起來,樂起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相信倘使每個人都有墨子這份愿景,社會的幸福氛圍一定會被營造起來。那時,哪怕是最喜交惡之徒,也會變得彬彬有禮,要與這份愛、這份福氣建立聯(lián)系。
④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釘子老師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
孟子周全,對人事看得透徹,人的快樂也應(yīng)該是由內(nèi)向外推出去的,從己身推及天下。
第一層幸福,闔家團圓,天倫之樂。幸福也好、生活也好都不在別處,珍惜自己已有的幸運,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應(yīng)該是大部分人都能有幸擁有的??赡芤灿腥瞬辉痪祛?,生來就沒有這樣的福分,珍惜擁有的,并持之以恒地追求第二層幸福。
第二層幸福,俯仰無愧,修身自牧。這種幸福不源于外在的物質(zhì)、名利加持,而是源于自律與尊嚴(yán)的快樂。有人通過不義手段謀取富貴進而獲得短暫幸福,有人通過陶冶君子品行進而淬煉晶瑩美好的靈魂,二者都是幸福,獲得的人均有等量的興奮與悸動,若只看目的而忽略途徑,是不是意味著它們并無區(qū)別?大謬不然,幸福是有質(zhì)的區(qū)分,有尊嚴(yán)的樂對于人來說才是真正的幸福。
第三層幸福是福福相授,善善相傳,如果人們只是默然蟄伏于“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傲慢之繭中,那快樂也不過是個體的狂歡,天下仍是死水一片。只有找到更多志同道合之人,將自己頓悟的幸福真諦傳承下去,才能活水再汩汩涌來。這幸福是知識、真理、哲思、美學(xué)等所有一切讓浮士德放棄停留堅持去追尋的至美至善的事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釘子老師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
范仲淹代苦,他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dān)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可以說是披肝瀝膽,宵衣旰食,鞠躬盡瘁。不禁發(fā)問,這樣的人會有機會幸福嗎?因為憂慮是無窮盡的,哪怕是在海晏河清、天下大同之時,像范公這樣的高義之士眼里也是會進沙子的。那么,他什么時候能真的快樂起來呢?再進一步說,如果這樣的人都不能獲得幸福與快樂,那你我又如何去從容享受這康衢煙月呢?
這么想,人是會陷入憂愁的困境的。像范仲淹這樣的人,他的樂并不是在天下之樂之后,他的樂涓滴流淌在憂中亦在樂中。在他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時,幸福就融化在他的睿智與大義中;在他憂心忡忡、慘淡經(jīng)營時,幸福就澆灌在他的責(zé)任與氣魄上,在他游刃有余,攻克難關(guān)時,幸福就滲透在他的從容與通達中。對于范文正公這樣高風(fēng)亮節(jié)之人,幸福并不是他的人生旨歸,每一步都踩著幸福的光焰向天下至樂奔去才是他人生終極奧義。
?
【釘子老師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