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如何能更好吃?今天教你一招

食材
五花肉約1.4~1.5kg
姜1塊
蔥2~3根
桂皮2片
紅曲米1.5大匙
八角10顆
桂圓1兩
調(diào)味料
白綿糖1碗
醬油1碗半
紹興酒400g
美食故事
據(jù)傳蘇東坡到杭州擔(dān)任地方官時,因修筑長堤、重現(xiàn)西湖秀麗,老百姓聽聞蘇東坡愛吃紅燒肉,到了春節(jié)便紛紛送豬肉給他。
蘇東坡認為這些豬肉應(yīng)與幫忙暢通西湖的民工共享,于是請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與酒一同分送,但家人將連酒一起送誤會成連酒一起燒,意外使紅燒肉味道更香醇。
東坡肉的特色是做到滑順不油膩、入味不過咸,因此長時間燉煮與調(diào)味掌握都是重點,冷藏一夜再加熱,還能讓豬肉風(fēng)味更佳。
制作步驟:

1切除五花肉邊緣較不平整的地方,再分切成每塊長寬5公分左右的方塊。將藺草泡冷水至少15分鐘,泡軟后在每塊五花肉上以十字型綁法打死結(jié)。
溫馨小貼士:若急著要用可將藺草泡熱水約2分鐘,但不要泡過軟,以免不好綁繩。

2將五花肉入滾水汆燙2~3分鐘,并撈掉水上浮沫雜質(zhì),再將五花肉放入冷水中沖洗,把表面浮渣洗掉。

3把姜整塊拍扁,另取蔥段拍扁蔥白處,使其較好彎折,再把姜、桂皮、紅曲米、八角、桂圓放入藥袋或紗布中。

4將五花肉、蔥、裝好香料的藥袋或紗布放入砂鍋,并倒入醬油、紹興酒、白綿糖,加冷開水至淹過肉的高度,以大火煮滾后轉(zhuǎn)小火加蓋煮2.5~3小時。
溫馨小貼士:因肉煮后會浮起,浮起部分可能沒有燒透,而砂鍋有加蓋不易辨別,可于燉煮前在肉上加盤子壓住,防止肉浮起。燉煮時最好每一小時試一次味道,例如太咸可加白綿糖中和或再放入些冷開水。
5煮好后起鍋,撈除藥袋與蔥,在砂鍋外加保鮮膜、隔絕冰箱氣味,放涼后冷藏一天。
溫馨小貼士:冷藏一夜可讓肉被鹵汁浸泡得更入味。
6從冰箱取出后可將東坡肉裝入小鍋,在鍋上包覆保鮮膜,并在邊緣戳小洞,在電鍋外鍋放入一杯米水量,將肉放入加熱15分鐘(使用蒸籠多加5分鐘),上桌前可換至欲盛盤的大鍋或個人小甕,再將湯汁過濾、減少浮渣。
溫馨小貼士:用電鍋與蒸籠加熱可保持原始風(fēng)味,也較不易出油,若直接在爐上煮滾,會使收汁更咸、也易出油。用保鮮膜封鍋可防止蒸氣滲入,在邊緣戳洞可減少鍋內(nèi)壓力,避免湯汁從旁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