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雅稱 | 「竹」的雅致別名
?
明玕、郁離、綠筠、不秋草、碧虛郎、抱節(jié)君...... | 古人對「竹子」有哪些雅致別稱?
「明玕」
竹的別稱。
晉·陶潛《讀<山海經(jīng)>》之三:“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瑤流?!?/p>
宋·周紫芝《竹坡詩話》:“蓋明玕謂竹,清瑤謂水。”
?
「郁離」
竹的別稱。
元·龍輔《女紅馀志·竹》:“竹名郁離,不知所出。偶睹沉詩云:‘繁陰上郁郁,促節(jié)下離離。’如出于此。”
?
「冰碧」
謂竹。竹經(jīng)冬不凋,故稱。
唐·元稹《寺院新竹》:“冰碧林外寒,峯巒眼前聳。”
?
「不秋草」
指竹。
金·馬天來《賦丹霞下寺竹》:“人天解種不秋草,欲界獨(dú)為無色花。”
?
「綠玉君」
竹的別名。
據(jù)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金石二·青玉》記載:綠玉以深綠色者為佳,淡者次之。
唐·陳陶《竹》之一:“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shí)聞?!?/p>
?
「青士」
竹的代稱。竹色青,故稱。
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有柏,蒼官青士擁列,與槐朋友?!?/p>
?
「蒼筤」
青色。多指竹。
《易·說卦》:“為蒼筤竹。”孔穎達(dá)疏:“竹初生之時(shí),色蒼筤,取其春生之美也?!?/p>
明·何景明《畫竹》:“尺縑蒼筤只兩根,氣勢已覺千林少?!?/p>
?
「碧虛郎」
綠竹的別名。
宋·陶谷《清異錄·陳設(shè)》:“《夏清侯傳》云……曾大父仲森碧虛郎,大父挺凌云處士,父太清方隱于幽閑,輒以卓立卿自名,衣綠綬,佩玉玦。秦聞之,就拜銀綠大夫?!?/p>
清·厲荃《事物異名錄·樹木·竹》:“碧虛郎、凌云處士、卓立卿、銀綠大夫……按,謂竹也。
?
「瑯玕」
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
唐·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詩:“主家陰洞細(xì)煙霧,留客夏簟青瑯玕。”仇兆鰲注:“青瑯玕,比竹簟之蒼翠?!?/p>
?
「翠瑯玕」
指翠竹。
宋·楊萬里《省宿題天官廳后竹林》:“秋聲偷入翠瑯玕,葉葉竿竿玉韻寒?!?/p>
?
「此君」
《晉書·王徽之傳》:“﹝徽之﹞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稱。
唐·岑參《范公叢竹歌》:“此君托根幸得地,種來幾時(shí)聞已大。”
?
「抱節(jié)君」
指竹子。以其勁直有節(jié),故稱。
宋·蘇軾《此君庵》:“寄語庵前抱節(jié)君,與君到處會(huì)相親?!?/p>
?
「君子」
竹之雅號。
宋·蘇轍《林筍復(fù)生》:“偶然雷雨一尺深,知為南園眾君子?!?/p>
?
「君子竹」
竹耐寒挺立,心虛節(jié)貞,德比君子,故稱為“君子竹”。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出墻有千竿君子竹,遶寺長百株大夫松。”
?
「玉干」
竹的美稱。
唐·盧綸《顏侍御廳叢篁詠送薛存誠》:“玉干百余莖,生君此堂側(cè)?!?/p>
?
「玉管」
竹的美稱。
唐·韓琮《風(fēng)》:“涼飛玉管來秦甸,暗褭花枝入楚宮。”
?
「義竹」
叢竹的美稱。
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義竹》:“帝(唐玄宗)游后苑,有竹叢密,筍不出外。帝顧諸王曰:‘父子兄弟相親,當(dāng)如此竹。’因謂義竹?!?/p>
?
「竹郎」
竹的美稱。
清·吳偉業(yè)《通玄老人龍腹竹歌》:“可是天教產(chǎn)竹郎,八荒奇事誰能識,一從海上西南來,中原筱簜多良材?!?/p>
?
「龍種」
竹的別名。
唐·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
「龍孫」
泛指竹。亦指新竹或小竹。
宋·道潛《慧覺孜師綠筠軒》:“會(huì)待龍孫添夏蔭,借君此地眠清風(fēng)?!?/p>
?
「筜篁」
竹的泛稱。
唐·裴铏《傳奇·封陟》:“煙鎖筜篁之翠節(jié),露滋躑躅之紅葩?!?/p>
?
「斑篁」
斑竹。亦稱“斑筠”。
明·何景明《七述》:“橘林卭節(jié),雕梓斑篁?!?/p>
?
「初篁」
新竹。
南朝·宋·謝靈運(yùn)《于南山往北山經(jīng)湖中瞻眺》:“初篁苞緑籜,新蒲含紫茸?!?/p>
?
「階篁」
庭院前的竹子。
唐·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階篁淅瀝響,露葉參差光。”
?
「林篁」
叢生的竹木。
晉·郭璞《蜜蜂賦》:“回鶩林篁,經(jīng)營堂窟?!?/p>
唐·宋之問《使過襄陽登鳳林寺閣》:“林篁天際密,人世谷中違。”
?
「翠篁」
翠綠的竹林。
南朝·梁·江淹《靈丘竹賦》:“于是綠筠繞岫,翠篁綿嶺。”
?
「綠筠」
綠竹。
南朝·梁·江淹《靈丘竹賦》:“于是綠筠繞岫,翠篁綿嶺?!?/p>
?
「翠筠」
綠竹。
唐·白居易《寄蘄州簟與元九因題六韻》:“笛竹出蘄春,霜刀劈翠筠?!?/p>
?
「孤筠」
孤立生長的竹子。
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謝惠連<贈(zèng)別>》:“靈芝望三秀,孤筠情所托。”胡之驥注:“《禮記》曰: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貫四時(shí)而不改柯易葉?!?/p>
?
「紫玉」
紫竹的別名。古人多截紫竹為簫笛,因以紫玉為簫笛之代稱。
南唐·陳陶《題僧院紫竹》:“霞杯傳縹葉,羽管吹紫玉?!?/p>
元·陳旅《次韻友人京華即事》:“仙女乘鸞吹紫玉,才人騎馬勒黃金?!?/p>
?
「林箊」
亦作“林於”。竹名,亦泛指竹。
北周·庾信《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六:“含風(fēng)搖古度,防露動(dòng)林於?!蹦攮[注:“林於,竹名?!?/p>
唐·高適《苦雨寄房四昆季》:“彌望無端倪,北風(fēng)擊林箊。”
?
「箖箊」
竹名,葉薄而大。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處女將北見于王,道逢一翁,自稱曰袁公。問于處女:‘吾聞子善劍,愿一見之?!唬骸桓矣兴[,惟公試之?!谑窃凑裙児z竹,竹枝上頡橋未墮地,女即捷末。”
晉·戴凱之《竹譜》:“箖箊,葉薄而廣,越女試劍竹是也。”
清·王蘋《南園》:“何處箖箊有敝廬,空存老樹與清渠?!?/p>
?
「林箐」
成片生長的竹木。
宋·黃庭堅(jiān)《送高士敦赴成都鈐轄》之一:“巴滇有馬駒空老,林箐無人葉自秋?!?/p>
?
「篁筱」
篁竹和筱竹。泛指密密的竹林。
晉·戴凱之《竹譜》:“篁筱之屬,必生高燥?!?/p>
晉·左思《魏都賦》:“篁筱懷風(fēng),蒲陶結(jié)陰?!?/p>
?
「寒青」
借指竹林。
宋·楊萬里《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飲趙敦禮竹亭聞蛙醉吟》:“尚憶同登萬石亭,倚欄垂手望寒青。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飲竹不喜?!?/p>
?
「寒玉」
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如水、月、竹等。
唐·雍陶《韋處士郊居》:“門外晚晴秋色老,萬條寒玉一溪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