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系老車型錄簡史18|閃電出擊 歐寶Calibra
文/編譯:麥芽糖
型錄圖:外網(wǎng) 資料引用:喂雞

本專欄不會提及某些國家市場

在80年代中期,Manta B(英國為沃克斯豪爾Cavalier Sports Hatch(MkI 78-81))自75年推出以來一直是歐寶的中高端雙門跑車,雖然在生命周期內(nèi)與被稱為“歐洲野馬”的福特Capri一樣靠修修補補續(xù)命來過日子,甚至后來的Manta 400成為了瘋狂B組拉力賽的同道傳奇。
盡管后來Manta B做了大范圍的現(xiàn)代化改進升級,不過然而隨著價格低廉和搭載更強悍的1.6-2.0L發(fā)動機的日系跑車陸續(xù)在歐洲市場搶占攻勢,也讓這些老的歐洲對手們?nèi)狈Ω偁幜η覒徊贿^這些力大飛轉(zhuǎn)的日系對手,當然加上小鋼炮的出現(xiàn)同樣使得轎跑車在細分市場總體上黯然失色,也讓歐寶Manta,福特Capri,雷諾Fuego,阿羅Sprint和GTV等這些傳統(tǒng)歐系運動轎跑淡出舞臺,除了88年推出的大眾科拉多外,這一細分市場還有很大的差距。
83年隨著通用汽車歐寶和沃克斯豪爾設計部門的合并,以及韋恩·切里(Wayne Cherry)擔任歐寶設計總監(jiān)后,87年3月,通用汽車歐洲部門負責人杰克史密斯正準備訪問通用汽車時,當時決定為了獲得對歐寶設計部門的支持,切里起草了全新四座轎跑計劃,以取代老舊的Manta,并與日系跑車展開正面對抗,并選擇了埃爾哈德·施內(nèi)爾(Erhard Schnell)作為新車的設計師,施內(nèi)爾曾于60年代擔任原始歐寶GT的造型設計。
其項目于87年7月被批準,內(nèi)部開發(fā)代號為2670,全新四座跑車采用了威達A相同GM2900前驅(qū)平臺架構,最初基于該架構并戳短軸距來開發(fā),但為了降低開發(fā)成本,以及不犧牲車內(nèi)空間為由還是使用了標準平臺,其機械部件和動力總成也同樣來自威達A,其新車被定名為Calibra,和威達一樣此車名由德國廣告文案家曼弗雷德·戈塔(Manfred Gotta)發(fā)想而來,最終正式于89年夏發(fā)布,并亮相于IAA法蘭克福車展,于90年初上市。

就如前述所提及,Calibra由歐寶設計師埃爾哈德·施內(nèi)爾和Steve Lewis共同設計,外觀基本上大走空氣動力學風,前臉采用了長條狀矩格柵,以及纖細和創(chuàng)新的一體造型矩形頭燈,使得讓該車賦予了個性獨特,以及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外觀設計,另外頭燈使用了與海拉共同開發(fā)的新型橢球形透鏡,流線型的側面線條比前身Manta要細許多,無框車門設計既美觀的同時也為將來的敞篷版(被胎死腹中)做準備,尾部除了傾斜的車窗外還采用了大型梯形造型尾燈。
側面也同樣為空氣動力學做出貢獻,比如圓潤造型的C柱,錐形車頂線條和輪拱,以及傾斜的后擋都被融合到一起以避免降低空氣動力學的渦流,另外在最終設計階段中對設計進行了的調(diào)整,其中大半在尾部,如后部腰線和側窗縮小了50mm,并改變了車身線條等等這些。
得益于外觀設計以及設計調(diào)整,使得Cd值從原型車的0.33被降低至當時量產(chǎn)車史上最低的0.26,此紀錄已維持了十年,直到99年被本田初代Insight音賽特,以及奧迪A2所秒殺(0.25,當時),不過16V自吸,以及后來的4x4,渦增以及V6版受冷卻系統(tǒng)和底盤有改動,鋁合金輪圈尺寸不同和玻璃細節(jié)修改使得Cd值變的更拉胯,為0.29。


內(nèi)飾受使用同平臺加上成本的影響,儀表板造型和布局基本和威達相同,只不過就是換上了新的四輻方向盤,以及行車電腦(最低配可選)而已,其內(nèi)部空間也在同級別中相對寬敞,后座空間比其他競品更大,并且提供了后座比例放倒。
配置(標配or選裝)也基本上逐年豐富,最初8v版的配置基本上相對較好,如帶卡帶播放的20w雙揚聲器音響,帶主駕高度調(diào)節(jié)的前排運動座椅,ABS,助力轉(zhuǎn)向,電調(diào)外后視鏡,儀表板上的模擬時鐘,有色車窗,14寸鋁合金輪圈等,而空調(diào),電窗,前霧燈,行車電腦等為選裝(其他版為標配)
與8v版相比,其他配置(含改款)除了空調(diào),電窗和行車電腦外,還提供了牽引力控制,30W 6揚聲器或150W BOSE7揚聲器音響,CD換碟盒,集成中控鎖,數(shù)字時鐘和室外溫度顯示,電壓和油溫表,防盜系統(tǒng)(包括帶傳感器),天窗,帶加熱的真皮座椅,全尺寸雙安全氣囊+前排安全帶預張緊,15或16寸鋁合金輪圈等。







Calibra最初只提供了通用Family II系列C20?2.0L直四發(fā)動機,分單凸輪軸8氣門的C20NE,以及雙凸輪軸16氣門的C20XE紅頂兩種,C20XE依舊由考斯沃斯開發(fā)并在先前所推出的威達A上搭載,所有發(fā)動機均配備三元催化器,變速箱除了格特拉克5速手動外,愛信4速自動最初僅限8v發(fā)動機版可選。
C20XE除了采用雙凸輪軸布局和考斯沃斯開發(fā)的缸蓋外,與20XE發(fā)動機相比,受排放要求而強制配備了三元催化和氧傳感器,并搭載博世Motronic 2.5控制單元,使得最大馬力被降低至150ps,雖然英國直到91年才實施了新的排放法規(guī)且還有逆向操作,就是91年以前所生產(chǎn)的帶紅頭C20XE發(fā)動機的車型可以合法拆除三元催化器而不影響MOT車檢。
而4x4渦增版于92年新增,搭載C20LET 2.0L黑頂渦增,該發(fā)動機使用了德國KKK-16(KKK現(xiàn)為豪登渦輪)渦輪和馬勒鍛造活塞,控制單元被換裝為博世Motronic?M2.7,使得該發(fā)動機爆發(fā)出201ps的最大馬力,以及280N·m的最大扭矩,渦輪連續(xù)增壓壓力為0.6bar,并帶有0.8bar的過增壓壓力,并配備格特拉克F28/6 6速手動變速箱,最高時速達到245km/h,由于無法適用于當時即將降生的歐II排放,4x4渦增版隨2.0 8v版于96年夏一同被取消。
93年新增2.5V6版,最初搭載當時最新開發(fā)的通用54度V6系列的C25XE發(fā)動機,54度V6發(fā)動機別名為埃爾斯米爾V6,并取代老舊的CIH直六系列發(fā)動機,采用了4氣門和皮帶驅(qū)動的頂置雙凸輪軸結構,與許多現(xiàn)代V6發(fā)動機不同的是采用了54°夾角布局,使得發(fā)動機變得緊湊,并能在前驅(qū)或后驅(qū)車系上所使用。
V6版均提供手動或自動變速箱,雖然動力比4x4渦增拉胯,但可靠性比復雜且答辯的4x4版更好,直到車型末期被換裝了符合排放法規(guī)的X25XE發(fā)動機,只不過EGR排氣再循環(huán)被閹割。

底盤和懸架同樣和威達相同,驅(qū)動也自然變成了前驅(qū)方式,懸架為前麥弗遜/后拖曳臂式,為提升運動性而重新進行了細微調(diào)校,盡管底盤整體更硬,不過其操控和乘坐舒適性沒有比那些D級車明顯好到哪里去,另外根據(jù)配置減震器也有所不同,基本配置為液壓減震,而其他配置為氣壓減震。
而4x4四驅(qū)版于90年新增,最初只在2.0 8v/16v可選但只限手動擋,后在渦增版上所搭載,四驅(qū)版同樣配備了帶有粘性耦合限滑差速器的四驅(qū)系統(tǒng),并帶有電控多片離合器,其90N·m的扭矩通過差速器的粘性耦合方式傳遞到后軸,在時速25km/h制動時,其多片離合器切斷后輪傳動,以確保其制動穩(wěn)定性和發(fā)揮ABS的作用,當然四驅(qū)版的后懸依舊為拖曳臂式獨立懸架,只不過換上了歐美佳A上的后橋并進行細微改動,改用了更強的懸架襯套和略小尺寸的防傾桿。
然而4x4四驅(qū)版由于其依托答辯的可靠性所臭名昭著,由于其不靠譜+脆弱的傳動箱(與威達A 4x4共用)的關系,容易會由于輪胎磨損或前后胎壓的微小差距等情況而損壞四驅(qū)系統(tǒng),在正常行駛時前后輪胎會以不同的速度自然過早磨損,因此在行駛至24,000km后要求必須對前后輪胎進行交換,并且換新輪胎必須是同一品牌型號,若其中一條輪胎被刺破,剩下的三條好輪胎必須只好全換,此外還有其他嚴格且不同尋常的維護要求,這種情況被很大程度上不為人知很容易被用戶忽視,或者為了貪便宜省維護成本同樣也忽視這點,使得在傳動箱損壞后而所帶來高昂的維修費用。








Calibra基本上也作為對日系跑車的強力回應,推出后就立刻受到矚目和稱贊,其在歐洲市場更受歡迎,這要歸功于帶有空氣動力學的外觀設計,充實的配置和售價,銷量直接吊打了因過于美系,以及動力弱雞而所詬病的“日美混血兒”福特探針,另外其銷售和營銷方面依舊強吹空氣動力學設計,雖然車媒和車評人稱贊了其外觀設計,反而因其內(nèi)飾和動態(tài)性能與相對單調(diào)的威達A一樣而乏善可陳,盡管被黑的不行也幾乎不影響其銷量表現(xiàn)。
在最初的成本可行性研究表示,Calibra的銷量永遠不會與威達持平,考慮到車型本身的利基性質(zhì)和80年代后期中端跑車市場大跳水的趨勢,原本歐寶預估每年產(chǎn)量為20,000萬輛,但事實上推出后第一年的產(chǎn)量為29,431臺,第二年就達到了6萬臺,受此影響其發(fā)動機工廠被擴建,以及在91年其部分產(chǎn)量委托給芬蘭Valmet Automotive生產(chǎn),直至95年其所有產(chǎn)能移至Valmet組裝。
而英國市場依舊掛沃克斯豪爾標銷售,并目標每年年銷為15,000臺,然而這一目標從未實現(xiàn),另外土澳和新西蘭市場同樣掛霍頓標銷售,而隨著薩博在90年被通用買下后,單方面要提出將Calibra掛薩博標并引入北美銷售,以提升薩博在北美的知名度,不過還是因修改車型規(guī)格以符合嚴格的美國法規(guī)所帶來的成本問題,該計劃最終被擱淺。
就如前述所提,Calibra推出后原計劃打算推出敞篷版,原型車于92年面世,其設計和生產(chǎn)由芬蘭Valmet Automotive進行,敞篷版依舊采用了電動收折軟頂,隨著敞篷化的影響其行李廂空間也被縮水,但由于擔心推出后無利可圖為由,該計劃被胎死腹中,Valmet只生產(chǎn)了兩臺原型車以及用于柔韌壓力測試的車身。
另外瑞士EDAG也同樣整出了敞篷版的原型車,只不過后座被重新設計,同樣也是胎死腹中。



而中期改款于94年進行,改款車型整體變化不大,只是把前l(fā)ogo位置移動到前格柵,而沃克斯豪爾版則多了當時傳統(tǒng)藝能的V字鍍鉻裝飾,內(nèi)飾換上了新字體和底色的的儀表盤。
16v自吸版換裝符合排放法規(guī)的X20XEV發(fā)動機并新增自動變速箱可選,X20XEV取代了C20XE,其缸蓋由路特斯開發(fā),與原來的發(fā)動機相比其氣門角度更小,此外還配備了EGR廢氣再循環(huán)系統(tǒng),使得該發(fā)動機的最大馬力被壓低到136ps,并對車身安全性進行了強化,新增車門防撞鋼梁,并強化了車門門檻,ABC柱和車頂框架,并新增前排安全帶預張緊作為標配和副駕駛氣囊。

特別版(節(jié)選)
Keke Rosberg聯(lián)名特別版/DTM Edition
聯(lián)名特別版只在德國和瑞士銷售,以芬蘭賽車手科克·羅斯伯格(Keke Rosberg)的名字命名,羅斯伯格曾93-95年在DTM/ITC房車錦標賽駕駛Calibra V6賽車,該特別版提供了卡薩布蘭卡白和黑色(限瑞士市場)兩種,配備了歐寶御用改裝廠Irmscher的運動減震器,后尾翼(限瑞士市場),16寸BBS RX白色輪圈,內(nèi)飾則配備了灰色真皮方向盤,帶格子圖案絨布面料座椅,以及專屬銘牌等等這些,聯(lián)名特別版只限量1000臺。
而DTM Edition基本內(nèi)容和羅斯伯格聯(lián)名特別版相同,只不過少了內(nèi)部專屬銘牌,并多了太陽黃和新星黑兩種車色,而BBS RX輪圈顏色則變?yōu)殂y色。





Cliff Motorsport Edition/Last Edition
同樣也是以紀念96年ITC賽事奪冠所推出的特別版,外觀套上了Irmscher運動套件,并同樣配備了Irmscher運動減震器和BBS RX輪圈等,限量1,000臺。
而最終版Last Edition的基本內(nèi)容與CME版相同,并在煙灰缸面板上多了帶編號的標識,限量984臺。



另外Calibra在賽車運動方面只在DTM/ITC房車賽較為有名,其V6 4x4賽車在93年DTM賽事中首秀,最初賽車使用了C25XE發(fā)動機,并由考斯沃斯研發(fā),從93至95年最大馬力從420ps提高到480ps,95年賽車進行了重大升級,改用了威廉姆斯的液壓系統(tǒng)。
隨著96年FIA改變了A組1級賽車的規(guī)則,賽車換裝基于五十鈴6VD1魔改而來的發(fā)動機,夾角從原來的54度變成了75度,缸體和缸蓋改用了全鋁合金材質(zhì),最大馬力也提升至500hp,雖然參戰(zhàn)后起初困難重重,直到96年才奪得了ITC的制造商冠軍,隨著奪冠后歐寶就退出不玩ITC,直到2000年隨DTM也一同回歸(06年退出)。



Calibra于97年6月正式停產(chǎn),隨著最后一批車清庫完畢后于98年停售,而土澳和部分市場提早在96年停售,最終總產(chǎn)量為239,118臺,其中產(chǎn)量最多的是8v發(fā)動機版,沒有后繼者,Calibra的停產(chǎn)也讓歐寶一些跑車和轎跑的產(chǎn)品線僅剩下小跑Tigra一款,直到2000年緊湊轎跑雅特Coupé(G),以及與路特斯聯(lián)姻的Speedster/沃克斯豪爾VX220,使得歐寶時隔三年再次推出跑車車系。
不過歐寶準備原計劃推出第二代Calibra(B),并繼續(xù)以威達B的基礎上打造,量產(chǎn)版原本要在97年日內(nèi)瓦車展上首秀,在準備即將降生之際由于不符合通用的全球車策略,換代計劃被胎死腹中,也讓Calibra逼上絕路。
其紅色1:1設計模型自97年初以來一直被雪藏了20多年,直到2019年Calibra誕生30年之際才被揭開面紗,作為一項非功能研究,其1:1模型只有非常簡單的內(nèi)飾,以及兩種不同造型的頭燈來匹配參考前臉的各種設計方案,如今該模型仍在歐寶經(jīng)典部門地下車庫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