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莊詩話》宋 何汶 (三)
1 《蔡百衲詩評》說:柳子厚的詩雄渾深遠(yuǎn)平澹,迥拔不流俗,自然并有極高品味,可以直逼陶淵明、 謝靈運,然而讀起來讓人猶如進入武器庫,只覺得嚴(yán)森森。 王摩詰的詩渾厚這一方面,可以覆蓋古今,但是就如隱居山林很久的人,讓人覺得詞句非??諘?。 杜少陵的詩與自然造化一體,這點誰也無法否認(rèn),讀起來猶如高處廊廟的君子,一開口就講大道理,可恨終是欠了那么一點風(fēng)韻。 黃太史的詩妙在脫出蹊徑,詩句如鬼神語,因為胸中沒有一點人間風(fēng)塵,所以能吐出純粹的世間語;但恨他只向往高貴,猶似參曹洞宗的下禪,墮在玄妙窟中出不來。 蘇東坡的詩是天才宏放,適宜與日月爭光,凡是古人所達(dá)不到的地方,他都發(fā)現(xiàn)并看得一清二楚,說萬斛泉源,根本不過分;然而讓人可恨的是,他的詩如東方朔的極端諫言,經(jīng)?;祀s滑稽,所以極為困難見到蘊藉。 韋蘇州的詩如含金的璞玉,不必細(xì)致雕琢也能成為極品,唐朝詩人不能達(dá)到的部分,他都給補上了,大概象村中寺院高僧,無奈不時會顯露出野性。 劉夢得的詩也典雅也高潔,滋味還算好,但因為太正經(jīng)如巧匠極在乎自己的能力,不可以見到瑕疵。 白樂天的詩自己認(rèn)為出于天然,可貴在于有世俗態(tài),可恨如蘇小小長得雖然漂亮,但總脫不出那股風(fēng)塵味。 李太白的詩飄逸姿態(tài)如凌云,能照映千年,然而所寫的是齊、梁那時詩人的格式,稍微有點不夠渾厚。 韓退之的詩是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而猶如樊侯戴帽佩玉的品味,有點暴露出粗人的特點。 柳柳州的詩如捕龍蛇、虎豹高手,與他比拼必須不能分神用盡全力,不可大意。 薛許昌的詩可以看出天分有限,不能和諸位寫詩大師相比,但非常合人口味,正如芻豢悅口,咀嚼起來感覺非常好味道。 王介甫的詩雖欠缺風(fēng)骨,但有股清新氣,如剛學(xué)說話的小孩,特別討人愛。 歐陽公的詩溫潤華麗深穩(wěn),是每個學(xué)者所追求的,可惜好像是三館的畫手,都在走古人的老路。 杜牧之的詩風(fēng)格情調(diào)高貴華麗,每句都不顯俗,有些類似及第的青少年,根本不懂得收斂驕氣,所以很難讓他寫出一唱而三嘆的詩來。 2 唐朝元稹所撰的《子美墓志銘》說“漢朝蘇子卿 李少卿二位,五言詩非常工整,二人雖然句讀(斷句) 文律不同,雅鄭之音(正雅音與淫雅音)經(jīng)常相雜,但詞句簡略深遠(yuǎn),以事言情,不是有意而寫卻自然而然表達(dá)出來,文章不顯矯情?!? 鐘嶸《詩品》說“漢朝李少卿的詩,是源于《楚辭》,寫的大多是凄斷,抱怨的句子。李陵名門之子,非常有才華,身體和命運不濟,以至于為人頹廢。假使李陵沒遇到那么多的不幸,他的詩不至于寫成這樣?!? 秦少游說“蘇 李的詩在于高妙?!?李少卿(李陵)詩三首: 一,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cè),執(zhí)手野踟躕;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風(fēng)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長當(dāng)從此別,且復(fù)立斯須;欲因晨風(fēng)發(fā),送子以賤軀。 二,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遠(yuǎn)望悲風(fēng)至,對酒不能酬;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獨有盈觴酒,與子結(jié)綢繆。 三,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cè),悢悢不得辭;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蘇子卿(蘇武)詩四首 一,骨肉緣枝葉,結(jié)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dāng)離別,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yuǎn)人;愿此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二,黃鴰一遠(yuǎn)別,千里顧徘徊;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dāng)乖;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請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絲竹厲清音,慷慨有余哀;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歸;俯仰內(nèi)傷心,淚下不可揮;愿為雙黃鵠,送子俱遠(yuǎn)飛。 三,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四,燭燭晨明月,馥馥我蘭芳;芬馨良夜發(fā),隨風(fēng)聞我堂;征夫懷遠(yuǎn)路,游子戀故鄉(xiāng);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yán)霜;俯觀江雙流,仰視浮云翔;良友遠(yuǎn)離別,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3 古詩十九首 鐘嶸在《詩品》說“古時候的詩由于年代久遠(yuǎn),根本無法詳細(xì)了解誰寫的。從它們的寫作方式推斷,應(yīng)該是漢朝人所寫,不是周朝末期的作品?!? 《呂氏童蒙訓(xùn)》說“讀《古詩十九首》以及曹子建的詩,猶如‘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之類,都是想起來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話就一句可表達(dá)的意義無窮。學(xué)詩的人應(yīng)當(dāng)以這類的詩作為學(xué)習(xí)對像,自然能下筆高妙?!? 書中的《古詩十九首》篇幅太多,只摘錄其中十一首。 一,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三,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四,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 五,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六,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七,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南箕兆有斗,牽牛不負(fù)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八,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太山阿;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千里遠(yuǎn)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思念令人老,軒車何來遲;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九,庭前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yuǎn)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十一,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dāng)及時,何允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4 《詩品》說“漢班婕妤的詩,是學(xué)自李陵。她寫的《團扇》短章,用詞清捷,懷有深深的情怨而且文句綺麗,將匹婦形容盡?!? 《團扇》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智锕?jié)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5 《隱居詩話》說“古時候樂府中有《木蘭詩》《焦仲卿詩》,寫得非常好,世人有傳說《木蘭詩》是曹子建的作品。但《木蘭詩》中有句‘可汗問所欲’,漢魏時夷狄沒有可汗這個名稱,因此不知是誰寫的詞?!? 《樂府題解》說“木蘭,是個孝女,非常勇敢。這世上有些女子受到刺激或非常憤怒時,也敢于舍身,有這股精神什么事不敢干,這類事古代真有。但是這一去就沒了,能像木蘭這樣得善終很少。看寫詩的詞意高古,真如本人?!? 《木蘭詩》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睎|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且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水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睜斈锫勁畞?,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dāng)窗理云鬢,掛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薄靶弁媚_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 飛來雙白鵠 《樂府解題》說“飛來雙白鵠是諷刺世人刻薄虛偽,有失為人夫 為人婦該有的道義。流離困苦,更應(yīng)該有始有終;如果中途遺棄,享受新歡之樂,怎么能是道義呢?然而作此詩的作者,懷有很深的怨念,但詞卻寫得不那么迫切,因為她在盡自己為人婦的理而說的?!? 《飛來雙白鵠》 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將五五,羅列行不齊;忽然卒疲病,不能飛相隨;五里一反顧,六里一徘徊;吾欲銜汝去,口噤不能開;吾欲負(fù)汝去,羽毛日摧頹;樂哉心相知,憂來生別離;踟躕顧群侶,淚落縱橫垂;今日樂相樂,延年萬歲期。 7 君子行 《歐公余話》說“《文選》中有收錄四首樂府古詞,內(nèi)中有一首《君子行》此篇是其中最佳?!? 《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發(fā),后世稱圣賢。 8 建安 《詩品》說“漢朝從王 楊 枚 馬開始,詞賦寫得非常好,而詩寫得靡靡。從李都尉到班婕妤這百年間,有婦人寫詩的,也就班婕妤一人而已,寫詩之風(fēng)已缺喪。東京二百年中,只有班固的詠史,可是寫得質(zhì)樸不加修飾。到了建安,曹公父子非常喜歡寫文章,平原兄弟蔚為文棟,劉楨、王粲這些人可稱是羽翼,又百余位攀龍托鳳的詩人。彬彬之盛,在那個時候并不缺?!? 《詩眼》說“建安時期的詩辯而不華,質(zhì)有不俚,風(fēng)調(diào)高雅,格力遒壯。詞句直致很少對偶,所寫的事不但有情而且綺麗。很有風(fēng)雅騷人的趣味,非常接近古詩?!? 9 魏文帝雜詩二首 《詩品》說“魏文帝的詩,學(xué)自李陵,深得仲宣的體式。他所寫的百余篇詩中,都非常鄙直有如偶然隨口說出的話,只有‘西北有浮云’這十余首,非常美贍讓人玩味,此中認(rèn)識到魏文帝詩的工整之處。不然,怎么能銓衡群彥,對揚厥弟呢?” 雜詩一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fēng)涼;展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漢回西流,三五正從橫;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fēng)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雜詩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車蓋;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fēng)會;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吳會非我鄉(xiāng),安能久留滯;棄置勿復(fù)陳,客子常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