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媽媽”海馬:像馬卻是魚,咋成了噪音制造者?聲音超汽車鳴笛

前幾年特別流行一種親身體驗,電擊產(chǎn)婦丈夫的腹部,好讓他們也感受下妻子分娩時的痛苦。而自然界中有一種雄性動物就特別心疼妻子,甚至自己擔負起懷孕分娩的責任,它就是海中“男媽媽”:海馬。
海馬像馬卻不是馬,它是海洋中的一種小型魚類,大多數(shù)海馬體型較小,身長只有1.6cm至20cm,而體型最大的巨型海馬也不過34厘米左右,和海中的鯨豚類生物的體型相差甚遠。
雖然海馬是一種魚類,但它卻并不擅長游泳,它背鰭與胸鰭非常小,而尾鰭和腹鰭早已退化消失不見。海馬也習慣了用靈活的尾巴緊緊纏繞在海底動植物表面,防止被海浪沖走。

海馬算是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它們白天躲在海底休憩,到了晚上才出來覓食,海馬的游泳速度很慢,且泳姿奇怪,它們直立起身子游泳,而游動的時候幾乎不會攪動身邊的海水。
海馬的顏色各異,這代表著它們非常善于偽裝,遇到行動迅速的橈足類動物時,海馬也能一擊制敵。橈足類動物非常聰明,且動作迅速,當發(fā)現(xiàn)危險時,會以自身長度近600倍的速度逃離。


而海馬卻可以輕松捕食它們,它們的捕食成功率達到了92%,而捕食秘訣就是海馬可以利用小型的背鰭和胸鰭向前劃水,不會攪動周圍海水。再警覺的橈足類動物也沒辦法清晰發(fā)現(xiàn)海馬。
此外,海馬和變色龍一樣,除了經(jīng)常會改變周身顏色外,它的眼睛也可以向四周不停滾動查看360度無死角觀察獵物和天敵,這也是它們的制勝手段之一。
海馬對愛情忠貞不渝,一生信守一夫一妻制,它們有著獨特而復雜的交配行為習慣,在繁殖期間,雄海馬會在雌海馬面前翩翩起舞,有的時候會一連跳上十幾個小時。


而此時雄海馬也會因為興奮,使自己身上的顏色異常艷麗,它會慢慢地靠近雌海馬,向其展示自己空空如也的育兒袋,證明自己是“適齡未婚小伙子”。
假如此時雌海馬對雄海馬非常中意的話,它身上的顏色也會變得異常艷麗,與雄海馬一起跳舞,最后,它們會用尾巴纏繞在同一個附著物上,并且逐漸靠近。
雌海馬會將大約1600枚卵排進雄海馬的育兒袋中,而雄性海馬會在袋中完成受精,受精卵會被嵌入雄海馬的育兒袋中成長發(fā)育,雄海馬也會找到安靜的養(yǎng)胎地靜靜待產(chǎn)。


雄海馬會通過袋中的血管將氧氣和營養(yǎng)傳送給受精卵,還會為其提供免疫力防護,氣體交換等,小海馬慢慢長大,而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也在變大,顏色也會加深。
海馬爸爸也有一系列的妊娠反應,也是出現(xiàn)食欲下降,脾氣暴躁的情況。此時,海馬媽媽也會時不時地前來探望,安撫海馬爸爸。大約1至2個月左右的時間后,雄海馬便會生產(chǎn)小海馬。
它們會勾住結實的海草,然后反復繃直身體,通過肌肉的收縮放松,將小海馬擠出,海馬爸爸都能產(chǎn)下上千只小海馬,在生產(chǎn)完成后,大約幾個小時后,雄海馬和雌海馬便可再次交配。


雖然海馬爸爸每次可以產(chǎn)出1000多只小海馬,但小海馬的成活率其實非常低,小海馬剛出生時,體長只有4mm至10mm,它們會隨著洋流四處漂蕩。
在旅途中,它們會結伴前行,大多數(shù)小海馬會一起勾住水草,這樣做不但可以節(jié)省體力,也可以迷惑天敵。但大多數(shù)小海馬會在漂蕩的過程中餓死或成為其他捕食者的食物,所以海馬出生率雖高,但成活率卻不足2%。


許多人都以為海馬是一種安靜的小型海洋生物,其實海馬異常吵鬧,甚至稱之為海中最聒噪的魚類也不為過。
“噪聲制造者”海馬在面對危險或者求偶的時候,通過摩擦身上的肌肉就可以發(fā)出近120分貝的噪音。要知道,在車流量最多的街上,數(shù)十輛汽車一起鳴笛的時候,也不會超過90分貝。

而按照國際標準,在繁華街區(qū),白天室外的噪音不能超過55分貝,晚上則不能超過45分貝,由此可見海馬到底有多么吵了。
很多時候,海馬已經(jīng)被捕食者抓住,但因其超高分貝的叫聲,捕食者也會嚇得落荒而逃。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聯(lián)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