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十八掌秘籍

口訣: 降龍掌法功理高,至剛至堅是其妙。 功夫無息法自修,日久天長自然到。 如是徒得外形似,亦為枉費心神勞。 祖師留下此妙訣,口傳心授不枉教。 練膽法 多行正事膽氣壯,閉口寡言煞氣重。 基本功 煉氣法:每日晨一起選環(huán)境幽靜、空氣清新的地方,先活動全身數(shù)分鐘后,面向南方,盤膝坐于地上,會陰穴與百會穴成一直線,脊椎要直,頭正提肛,輕閉雙目,舌尖輕抵上腭,排除一切雜念。雙手輕按膝,逆呼吸三次,口呼鼻吸,先呼后吸,吸氣時小腹內收,呼氣時小腹外突。本式旨在吐濁納清。然后雙手成,掌心向前,鼻呼鼻吸。隨著呼吸,雙掌在胸前收進推出。吸氣時,雙掌收至雙肋旁;呼氣時,雙臂向前推直。心法:吸氣時,意念天地之精氣自頭頂百會穴、掌心勞宮穴、腳底涌泉穴吸入,并送至下丹田(臍下一寸五分)。呼氣時,意念丹田內氣自勞宮穴向外涌出。練功中,意念要做到勿忘勿助。此式主練內氣,功成后內勁大長,從而掌勁大增。練本式時,呼吸要做到“細、勻、長”,即盡量使呼吸綿綿不斷。練功時,意念要不即不離,以一念代萬念。若雜念紛紜,則一切順其自然為要。 摩天式,雙掌撐地與肩同寬,手臂伸直,雙腳并攏伸直,以腳尖著地,腰胯盡量向后弓挫,臀部突起,腹部內收,采用順呼吸法,鼻呼鼻吸,精神集中。然后均勻地深吸一口氣,于吸氣未盡時,以喉頭配合吸氣動作吞入一口氣,并以意念導引至下丹田。然后閉氣,雙肘彎曲,全身向前向下探,頭、胸、腹、胯幾個部位略近地面一滑而過。身體下探時,以鼻均勻噴氣,至身體前探至極限,手臂伸直時,氣剛好呼盡。呼氣的同時,意念導引丹田內氣上提至中丹田,分別由兩腋下貫入雙手掌心勞宮穴。然后吸氣,伸臂挺腰,身體盡量向后弓挫,臀部向后突,身體亦隨之后移,恢復原來姿勢。吸氣同時,意念內氣從手外側返回丹田。如此,前探后突,循環(huán)往復,力盡為止。此式初練數(shù)次便力疲氣盡,但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長進。直到能做百余次不費力時,則換單臂做。若單臂能做五十余次時,則功小成。此時臂力已非同一般,再在腳下用磚墊高。直至能使身體完全倒立仍可做三十次,則功成。 屠龍式,取一平臺,上面放長寬各一尺的正方形臥袋,袋內充以八成鐵砂、二成綠豆和少量胡椒。練功時,距臺一尺處,馬步站立,雙手抱拳于腰間,采用逆式呼吸,鼻吸口呼。先練右手,后練左手。以鼻吸氣滿時,上身右轉,右手臂向后向下掄起,上身繼續(xù)向左擰腰旋轉,右手繼續(xù)向上、向前、向下以掌面拍擊砂袋,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同時,口中呼“哈”發(fā)聲以助力。吸氣時意在丹田,呼氣時意念內氣自丹田貫至手掌,左右手如此反復百余次。以上為掌面練法。尚有掌根(手掌根部)、掌刀(小指一側)、掌背(手背)三處可練,練法同掌面,各百余次。此勢主練手掌爆發(fā)力與硬度,行功時切勿用拙力蠻打,以自然下墜之勁即可,如此方能練出爆發(fā)力與穿透勁來。推山取燈一盞,置于桌上。練功者馬步站立,與燈相距三尺遠,頭頸正直,雙手抱拳于兩腰際,雙目平視,以鼻呼吸,氣沉丹田。然后左手變掌,向前立掌平推而出,同時以鼻呼氣,以意導引丹田內氣上注掌心,向外穿透而出(將丹田氣向外引出時,不要意想從經絡穴位經過,快速自然即可)。然后吸氣,手掌回收,以意引氣自掌心回歸于丹田。此為左手練法。右手與之相同,各百余次。待一掌可將燈擊滅后,再拉遠距離。如距燈三米仍能將燈擊滅,則功初成,內氣神力已具。然后用牛皮罩燈,能一掌擊去牛皮無損而燈滅時,功大成,此時金剛掌已達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之境矣。此式主練陰勁,練時須澄心靜氣,斂氣專神,尚意不尚力。 注意事項1.此功適合未婚、健康的青年練習。每天必先打坐煉氣,然后再正式練功。本功每日必練,否則氣散,收效不大。行功期間要注意睡眠及補充營養(yǎng),有病時不練。2.本功法上功極快,練功十天時,雙手推出有熱氣感,丹田有溫熱感。練功一至二個月,熱感加大,并且伴有“咕咕”聲。每天做任督二脈小周天循行,時間長短自定,可使勁力倍增。行功百日,開磚如泥。3.練功地點須清靜。練功未滿百日者,不能縱欲。練功以單手雙手,視個人情況靈活而定。練功前,要把雙手反復搓熱,功后半小時內嚴禁接觸冷水。每日必練,每次不得少于一小時。練功初期,可用藥水洗手(藥方見后),以活血化淤、消腫止痛、強筋健骨。練功應循序漸進,不可因求成心切而蠻練。如手受傷,則等傷愈后再練。4.腹式呼吸包括順呼吸及逆呼吸兩種,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吸氣時小腹凸,后者吸氣時小腹不凸。5.因本功威力強,故練習者應有一定的武德修養(yǎng)。功成后,只可用于自衛(wèi)擒匪,切忌好勇斗狠。 潛龍勿用(龍蛇之蟄) 招式:身形速退,氣沉丹田,弓步龍行,雙掌下拍。 心法:初臨敵陣,探聽虛實,一陽在下,遯世無悶,隱而未見,潛龍勿用。 用法:兩人初搭手接招,未知敵方情況,此時宜以靜制動,以逸待勞。敵進我退,雙掌接招,抖腕拍出,似龍入水,化解敵方進攻并使其失去重心,然后可以翻手擊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說明:雙掌下滾球,外翻推出。 考源:《乾》卦:初九,潛龍勿用?!断蟆罚簼擙埼鹩?、陽在下也?!段难詡鳌罚撼蹙旁唬簼擙埼鹩茫沃^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二)見龍在田 招式:震腳下蹲,金剛搗椎,屈以求伸,先收后發(fā)。 心法:團而縮,小也,伸而發(fā),大也;施力發(fā)勁、由小而大,現(xiàn)也;出潛離隱,故曰見龍,處于地上,故曰在田。 用法:貼身肉搏時,身體收縮成團,震腳擊其下盤,然后四肢爆發(fā)而出,畢全身之力,故曰見龍。 說明:左震腳,搗椎,同時身形收縮而后舒張發(fā)力;右震腳,搗椎,同時身形收縮而后舒張發(fā)力。 考源:《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見龍在田、德施普也。《文言》: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兑住吩唬骸婟堅谔?、利見大人’,君德也?!?(三)尺蠖之屈(天蝮之屈) 招式:退步側身,雙掌下?lián)],由下收之,自上攻之。 心法:夕惕若厲,陰在下也,終日乾乾,陽在上也,尺蠖之屈,以求其伸,君子中正,陰陽應之。 用法:若敵人自下路來犯,攻我地位、尾位。則退步側身,避其鋒芒,雙手下?lián)],屈以求伸?;瘮持Γ罴褐畡?,進步推掌,勢不可擋。 說明:雙掌左下走斜弧形,雙掌右下走斜弧形。 考源:《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断蟆罚航K日乾乾、反復道也?!段难浴罚壕湃弧熬咏K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咎矣?!本湃貏偠恢?,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四)或躍在淵(魚躍于淵) 招式:虛步下蹲,柔以接物,雙掌上揮,上收下攻。 心法:或躍在天,或沉在淵。躍而在天,好風助也;沉而在淵,我心意也?;蜍S在淵,陰陽合也。 用法:若敵人犯我天位、首位。雙掌自中路揮出,接敵之勁而送之上天,然后沉身收式,自中路、人位而還攻之,可雙掌,可單掌,可肘擊。攻勢凌厲,如降龍入水,歸于潛淵。 說明:雙掌左上斜劃弧、雙掌右上斜劃弧、左上斜劃弧開合肘、右上斜劃弧開合肘、左勾手單鞭掌、右勾手單鞭掌。 考源:《乾》卦:九四,或躍在淵,無咎?!断蟆罚夯蜍S在淵、進無咎也?!段难浴罚壕潘脑弧盎蜍S在淵、無咎?!焙沃^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yè)、欲及時也,故無咎?!本潘闹貏偠恢校喜辉谔?,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盎颉敝摺⒁芍?,故無咎。 (五)飛龍在天 招式:退步分掌,一前一后,一上一下,躍身而起,飛龍在天,降而擊之。 心法:飛龍在天,伸也、升也,如英雄得志,而飛騰宇宙;降而擊之,屈也、下也,挾雷霆之威,有河決之勢。 用法:若敵方自中、下路來犯,擊我身、尾之人位、地位。側身壓掌而化之,此陰也;抬掌提膝而擊之,此陽也。 說明:左足獨立右掌擊,右足獨立左掌擊。 考源:《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断蟆罚猴w龍在天,大人造也?!段难浴罚壕盼逶弧帮w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六)亢龍有悔 招式:步有虛實,可退可先。抬掌若霸王舉鼎,進掌似巨人推山。 心法:物極必反,亢必有悔。以極陽之勢,待強弩之末,有悔得吉,彼吝得兇。 用法:敵自天、首之位襲來,則弓步以待、活如車輪,抬掌接之,舉而過頂,待敵勢盡,翻掌拍之,兩陽交戰(zhàn),知悔者吉。 說明:雙手上劃弧進推掌。 考源:《乾》卦:上九,亢龍有悔?!断蟆罚嚎糊堄谢?、盈不可久也?!段难浴罚荷暇旁唬骸翱糊堄谢凇保沃^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笨糊堄谢?、窮之災也。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七)時乘六龍 招式:一掌在上,一掌在下,上者下降,下者上升,近肘遠手,擊其心腹。 心法:此陰極而生六陽也,由收縮而轉為舒展,首身尾三路出擊,氣力自丹田行至手指。 用法:龍之為物,伸縮而已,收縮蓄力,避其鋒芒,近身爆發(fā),擊其要害。 說明:左旋雙掌交叉,合而開掌、開拳或開肘;右旋雙掌交叉,合而開掌、開拳或開肘。 考源:《乾》卦之《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干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八)六龍回旋 招式: 仆步,雙揮掌,雙掌同側上揮過頂。 心法: 乾卦六龍,剛健不止,下盤為基最為重,雙掌切力不可迎。 用法:此招應敵方之中位掃腿,以仆步降低中心,雙掌順勢擊打對方腿部,致使對方失去平衡。 說明:左槍挑滑車;右槍挑滑車;左右背劍。 考源:《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蜍S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糊堄谢?,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fā)揮,旁通情也。 (九)履霜冰至 招式:分掌,一掌在胯,一掌在咽喉,此虛招也;抬腳,側身,擊其下盤,此實招也。 心法:履霜,堅冰至。掌護門戶,意在腳下。霜與堅冰,無不摧之。 用法:虛招與實招同時打出,虛招保護咽喉、化敵力,實招攻擊敵方下盤,如鐵蹄奔馳原野,無堅不摧??善茠咄扰c踢腿,也可主動出擊。 說明:左抬腳,神龍亮掌;右抬腳,神龍亮掌。 考源:《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象》: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文言》: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十)龍戰(zhàn)于野(雙龍取水) 招式:起身,而后雙掌從體側至頂,弓步,雙掌向下向前拍出。 心法: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龍戰(zhàn)于野,陰接于地。 用法,無路可退,陰轉為陽。近身格斗之法,雙掌擊打敵中路來犯之手臂關節(jié),或擊打雙耳,向前發(fā)力拍出。 說明:雙掌貫耳左擺;雙掌貫耳右擺;雙掌中壓左推;雙掌雙壓右推。 考源:《坤》:上六,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象》:龍戰(zhàn)于野,其道窮也?!段难浴罚宏幰捎陉柋貞?zhàn),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十一)利涉大川 招式:虛步,側身,前掌擊發(fā),后掌引化,擊發(fā)在上,引化在下,圓如車輪,快似舟楫。 心法:涉大川必借助于舟楫,治洪水必因勢而利導。側身引化,避其鋒芒;側身擊發(fā),避實就虛、借力打力,力道倍增。 用法:引化中路之打擊力,擊打元首與咽喉——近身之戰(zhàn)。 說明:左倒卷肱掌;右倒卷肱掌;左化式掌;右化式掌。 考源: 按:《易經》“利涉大川”多見。需卦“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同人卦“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蠱卦“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大畜卦“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頤卦“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益卦“利有攸往,利涉大川”;渙卦“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中孚卦“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未濟卦“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要之,利涉大川,多不離乾、艮、坎、巽四卦,舟楫之象是也。 (十二)密云不雨 招式:一掌在上,一掌在下,雙掌劃圓,盤旋不止。 心法: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蓄而不發(fā),守中不擊。陰陽交錯,二龍戲珠。 用法:此摔法也,蓄積力道,順勢摔人,不主動出擊,密云不雨也。 說明:雙掌順時針盤旋;雙掌逆時針盤旋。 考源:《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缎∵^》: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缎∵^》之《象》:密云不雨,已上也。 (十三)神龍擺尾(履虎尾) 招式:避其鋒芒,轉身,抓,摔。 心法:《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敵剛猛而來,必隨其而動。“武人為于大君”,用武之時也。 用法:轉身至關重要,重心降低,轉身迅速,抓摔有力。 說明:雙掌左上大滾球過肩摔;雙掌右上大滾球過肩摔。 考源: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愬愬終吉,志行也。 (十四)突如其來 招式:弓步,側摟,推掌。 心法:陰陽不測,侵掠如火?!兑住吩弧巴蝗缙鋪恚偃?,死如,棄如”。戰(zhàn)必勝,攻必克。兵法有言:“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用法:應對方之腿法,突如其來,鎖其咽喉,以快為上。 說明:左摟膝拗步進掌;右摟膝拗步進掌。 考源:《離》: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断蟆罚和蝗?,其來如,無所容也。 (十五)羝羊觸藩 招式:進步,抬掌,轉身,自下而上撩掌。 心法:上六為防守,九三為進攻,“羝羊觸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守中正,防冒進。 用法:應對側上部之打擊,抬掌化解,另外一掌自下而上,尋隙進擊要害,其勢不可盡。 說明:左掌掏心;右掌掏心。 考源:《大壯》: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缎∠蟆罚盒∪擞脡?、君子用罔也?!洞髩选罚荷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缎∠蟆罚翰荒芡?、不能遂、不詳也,艱則吉、咎不長也。 (十六)損則有孚 招式:蹲、起、抬分掌、踹,一氣呵成。 心法:損,損下益上之象。其道上行,損而有孚?!皩⒂≈叵扰c之,將欲擒之,必先縱之”,自損者益;二簋可用享,分掌也;九三上于六,腳踹也。 用法:抬分掌,開啟敵方門戶,抬腳踹,至中心也。 說明:中分掌左踹;中分掌右踹。 考源:《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跺琛罚簱p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十七)震驚百里 招式:弓步,前虛后實轉前實后虛。雙掌交叉護襠,順勢抬掌,如拉弓蓄勢之形,發(fā)! 心法:《易》曰“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丹田陰陽之氣,運至雙掌,生雷霆,震百里。 用法:步與掌同時,向下引化敵力,其后,借勢擊其元首,五竅堪虞。 說明:左側掩手進掌;右側掩手進掌。 考源:《震》: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跺琛罚赫饋硖熖?,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后有則也,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十八)鴻漸于陸 招式:如鳥飛翔狀,與“利涉大川”方向相反。雙掌一明一暗、一上一下、一化一擊。雙掌交叉、動作一致亦可。 心法:鴻漸于陸,止于所止。漸于干、漸于磐、漸于陸、漸于木、漸于陵。 用法:雙掌鳥飛之狀,一掌化,一掌擊。或雙掌交叉,先化后擊。 說明:左云掌;右云掌;左云掌肘;右云掌肘,雙掌交叉左滾球;雙掌交叉右滾球。 考源:《漸》: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兇。利御寇?!缎∠蟆罚悍蛘鞑粡汀㈦x群丑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順相保也?!稘u》: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缎∠蟆罚浩溆鹂捎脼閮x吉、不可亂也。 誰能幫忙配圖呀或者用黃皮舊紙打印出來,封面用牛皮紙,在此提前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