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Fiction Tang(星塵infinity)

填詞好神!整理了一下詞中典故,可能有理解有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會當(dāng)凌絕頂 少年風(fēng)發(fā) 一望臨渺眾山”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
“白首成濩落 許身何愚 澒洞憂齊終南”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獨登嘯悲秋 嘆恨霜鬢繁?憑軒涕泗 憶長安”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
“造化神秀 今又落木 蕭蕭然”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望岳》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縱意氣 裘馬輕狂 擿絳鏇 勁鷹飛揚”
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壯游》
絳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畫鷹》
“浮云去 秦碑孤嶂 躊躇又 魯?shù)畛腔摹?/p>
浮云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shù)钣唷?/p>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登兗州城樓》
“痛飲狂歌歲且長 醉攜仙人乘風(fēng)去 千古付流觴”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贈李白》
“把金樽 且盡手中杯 秋蓬漫飛 各一方”
飛蓬各自遠(yuǎn),且盡手中杯。
——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西云薄日暮 志豁廊廟 終愧碌碌
天衢陰 攀驪山 ??嵲處 方見 瑤池郁 冷袖舞
王孫歡合鼓笙 五味饈肴腐 朱門外 孰憐千里殍骨
崆峒欲來 恐覆天柱”
當(dāng)今廊廟具,構(gòu)廈豈云缺。
……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fā)。
……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
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
……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胡蹄躪山河 烽火搗關(guān) 鐵馬毀破西京
天地竟崩傾 鬼嘯錐心 何處轅門塵腥”
(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唐由盛轉(zhuǎn)衰)
“殘陽薄宮墟 千門縛故景 細(xì)柳新蒲為誰青”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xì)柳新蒲為誰綠?
——《哀江頭》
“白頭搔短 空忘天下恨難罄”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
“斑鬢枯淚 天地終無情
戍子赴伶俜 朔風(fēng)襲鐵衣 何尋歸期”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新安吏》
“暮投石壕 軍吏怒 婦翁驚?“好兒郎,應(yīng)執(zhí)長纓””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石壕吏》
“夜久語聲漸絕 幽咽逾天明”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石壕吏》
“戾風(fēng)驟 王旌傾糜 雄師潰 骨暴千里
故廬園 今蒿藜 茫渺何處 歸來尋舊蹊
獨踽行 萬象悲戚 家鄉(xiāng)蕩盡 死生何異
泣問天地 何以宿鳥 無枝可棲”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
……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
……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無家別》
“孤云繚蜀都 社稷蕩覆 安尋樂土”
何鄉(xiāng)為樂土? 安敢尚盤桓?
——《垂老別》
“浣花溪 翠蓧凈 燕鶯舞 奈何稚子哭 討裹腹”
風(fēng)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狂夫》
“秋昏雨驟風(fēng)怒 長夜倚殘廬
安可得 一朝圣恩垂沐
大庇天下 寒門白戶”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窮年嘆衰殘 乾坤淆亂 砥柱中流何堪
世事多遷易 劍器渾脫 篳篥羯鼓長黯”
開元三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出冠時。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李龜年擅長篳篥羯鼓。)
“寂寞天寶后 血流川原丹 千室懸罄孤鴻斷”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
——《無家別》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垂老別》
“詩海茫渺 何盡蒼生之艱難”
(杜甫被稱為“詩圣”,他的詩多描述民間疾苦,抒發(fā)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
“濁酒酹少陵 乾坤淆亂 砥柱中流誰堪
世事多遷易 金輿玉殿 霓裳羽衣終黯
獨望暗潸然 血流川原丹 千室懸罄孤鴻斷
史海茫渺 書盡蒼生之艱難”
(杜甫自號少陵野老,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今又是 蕭瑟秋風(fēng) 卻待何時人間換”
蕭瑟秋風(fēng)今又是,換了人間。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
(杜甫年少登高,書一覽眾山小,今又登高,大唐盛世不再,只余萬里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