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長的動態(tài) EP009:兩個詞的字面意思
我之前經常從各種角度評論某個詞的濫用現象,而現在另一個詞的濫用現象好像也在逐漸出現。至于這兩個詞分別是啥,需要看這條動態(tài)(因為太長轉為專欄了)的人差不多都能猜到(
我曾經從文化圈的角度進行評論,但這種角度的評論是不徹底的。真正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這兩個詞在很多時候的用法名不副實、表意不準。我最近撤掉了比較情緒化的舊置頂動態(tài),換了新置頂動態(tài),也有一方面是在表達這個想法——“表意準確”也是“邏輯嚴密”的一部分。
下面公布你猜到的兩個詞?!吧鎸嵱秒娐贰焙汀凹夹g生存”都是偏正結構短語,中心語分別是“電路”和“生存”。
之前很多人用“生存實用電路”或其簡稱來稱呼玩家的生存游戲過程,或者其他的甚至廣義上也不是電路的概念,這顯然完全脫離了最初的嚴格表意。
“技術生存”本來只是用來稱呼生存的,只有真正意義上的生存存檔、生存服務器才能用這樣的稱呼;當你說自己是“技術生存玩家”的時候,你最好真的玩生存,至少我是有這個保證的。對于在創(chuàng)造模式搓電路、搓機器的行為,用“生存”來稱呼肯定是違背字面含義的。如果拋開圈子歷史現象與個人情感,這個語境下“生存實用電路”的簡稱還是比“技術生存”更準確,我寧可使用我并不喜歡的前者。
眾所周知我不喜歡“生存實用電路”的簡稱,但我顯然也不能在玩創(chuàng)造的時候自稱“在玩技術生存”。除了歷史和情感的原因以外,我不喜歡這個簡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不認同“生存實用”或者“生存友好”這樣的概念,實用性的評價是極其主觀、片面、短視的。
在技術體系不發(fā)達的遠古時期,一些簡單農場或許適合“生存實用”的稱呼。然而,現在的原版生存科技樹已經與各種高精尖的理論知識深度綁定,工程規(guī)模和形式也越來越不受限制,原版生存的可能性已經高到恐怖的程度,實用與非實用的界限早已不存在。以現在的技術發(fā)展程度,幾乎一切電路或機械裝置都有生存制造的可能性,幾乎全部電路都可以是生存實用電路。
“生存實用”的意義也早已超過了“農場”或者各種“資源量產”的范圍。對于已經實現幾乎全物品量產的生存存檔,各種看似不實用的“沙雕紅石”、“創(chuàng)造模式的電路”就變成了很正常的生存后期實用電路,設計者根本無權判斷其生存實用性。更何況,生存中的資源量產裝置或者其他常規(guī)實用裝置也會用到各種比較復雜的數模電、械電裝置,難道僅僅因為在生存里用到了,就能將它們與純創(chuàng)造的裝置區(qū)分開來嗎?
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存電路(生存紅石)”和“電路(紅石)”的指代范圍已經沒有技術層面的區(qū)別,至于卡頓優(yōu)化、防刷怪之類的生存特色也不能算本質區(qū)別,更何況很多裝置設計者都未必考慮這些東西。生存已經可以像創(chuàng)造那樣玩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電路裝置設計者在“電路”概念之前強調自己的“生存”屬性已經沒有關鍵意義。如果再未經字面推敲地盲目改用“技術生存”來自稱,就更偏離真正的意圖了。
“技術生存”這個詞,是生存玩家用來強調自己的“技術”屬性,與其他類型的生存玩家區(qū)分;而不是技術玩家強調自己的“生存”屬性,與其他技術玩家區(qū)分。這就是字面意思應有的用法。在之前的圖文直播環(huán)境中,“技術生存”這個詞正是起到標識和區(qū)分不同生存玩法的作用,前提依然是生存。
至于后來還有人用“生存實用電路生存”這樣的標題,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評價,這就和“涉及到”、“屬于是”、“來自于”、“否則的話”、“臨時暫?!?、“提前預約”之類的短語一樣,反正肯定能看懂。當然,原標題用的是簡稱,但稍微想一下就能想到這種事情。
另一個原因,是“電路”的概念太狹隘了。以我的個人知識儲備和游戲經驗來看,原版技術生存所涉及的科技樹(注意這個表述,“生存”依然真的指代生存,而不是用“生存”指代科技)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紅石電路布線技巧、MC游戲基礎知識(包括常規(guī)內容、深度剖析內容和“特性”,因具有主觀性不再區(qū)分)、裝置設計與工程規(guī)劃方法。
在MC的語境下,紅石與電路也可視為近義詞。隨著科技樹和工程經驗的發(fā)展,“電路”本身的地位越來越遠離核心,也越來越不具備代表性。因此,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用含義更廣的詞來取代“紅石”與“電路”,這個詞可以是“技術”、“科技”,甚至可以是“原版”(仔細想想上面幾個方面和這個玩法的根基,“原版”的表述可能并無不妥)。
對于生存,在多年前的各種圖文直播標題中,就已經有不少玩家摒棄了“紅石生存”的用詞,改用“技術生存”、“原版科技生存”,或者用返璞歸真的“原版生存”,因為我們顯然都意識到我們的玩法所包含的概念遠遠不能用“紅石電路”來概括,甚至根本不是以紅石電路為核心。我剛開帖的時候技術水平很差,就只用了“工程型生存”這樣的詞,有一種抄作業(yè)的感覺,但我也很確切地知道不能用“紅石生存”這種詞。
這種玩法涉及包括但不限于紅石的各種技術,所以稱為“技術生存”;這種玩法的內容與科技mod有區(qū)別的原版科技體系,所以稱為“原版科技生存”或“原版技術生存”;這種玩法最核心的特點就是深挖原版特性、依賴原版特性、無限探索原版玩法,所以稱為“原版生存”。當然,這些都是生存。
對于創(chuàng)造模式,很多有“生存實用”意向的各種裝置設計者,顯然也已經意識到“紅石電路”用詞的局限性,把“電路”換成了其他詞,或者加上了“生存”的前綴——只要不濫用,這個詞也不算很有問題。雖然“生存”這一前綴也越來越有局限性,但“生存科技”或者“原版科技”應該可以更準確地概括現狀。無論如何,在創(chuàng)造模式進行的東西不能稱為“生存”。
如果要把生存和創(chuàng)造統(tǒng)一概括一下,我比較傾向于使用“原(香)版(草)科技”這個詞。無論是親自玩生存,還是在創(chuàng)造中為生存玩家服務,甚至是完全不考慮生存的經典純紅石,我們都在玩這個科技體系。
某些輔助工具可能在事實上已經成為了這一類玩家的文化符號,甚至可以作為玩家類別的判據,但這些工具只是結果,不是原因。這是另一個關于not vanilla的話題的引子,此處不展開。
本文的意圖非常樸素:尊重每一個專有名詞應有的意思。


這是創(chuàng)造模式的技術作品,但不是生存,絕對不是“技術生存”作品

這是“技術生存”,至少是真的在玩“生存”,而不是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