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屏幕容易導致近視,小鹿電話無屏設計守護孩子視力健康
前段時間,有位讀者留言給小編訴說了自己的苦惱,這位讀者說自己和老公工作比較忙,而孩子又年齡比較小,所以便讓家里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但最近發(fā)現(xiàn)老人哄小孩的辦法有點問題,只要孩子一哭鬧她就把手機給孩子看,把手機當成了“哄娃神器”。再加上老人又比較喜歡看電視,沒事干就抱著孩子坐在電視跟前,一看就是幾小時,這種情況讓她十分擔憂,因為她之前看過專家的講座,小朋友不能長期看電子屏幕,否則很容易造成近視。

其實這位讀者的擔心不無道理,正常來說小朋友的視力系統(tǒng)到12歲才能發(fā)育完善,在此之前如果頻繁觀看電子屏幕,引發(fā)近視的幾率高達80%以上。但包括這位讀者在內的許多家長不知道,電視、平板、手機等帶有電子屏幕的產品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遠不止影響視力這一點,有些負面影響甚至比視力更嚴重。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不要給兩歲以下的孩子觀看電子屏幕,美國著名腦神經科學家JOHN MEDINA也說過,“兩歲以下的兒童根本就不應該看電視”。那么,為什么孩子不能經常對著電視、手機、電腦這些電子屏幕,長期盯著電子屏幕對孩子到底有哪些危害?科學家和育兒專家也給出了答案。
1、破壞專注力,影響孩子學習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決定孩子成績以及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是聰明,而是專注,因此做任何事想成功都需要專注。電子屏幕閃爍的畫面和嘈雜的聲音,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使孩子的大腦很難在聽課、學習等方面保持足夠的注意力。注意力下降就會導致學習效率降低,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據研究數據表明,3歲以下的兒童,每天多看1個小時電視,7歲前出現(xiàn)注意力問題的可能性就上升10%。

2、缺乏互動性,影響孩子的語言系統(tǒng)發(fā)育
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17-24個月的孩子,每天多看一個小時電視、手機等帶電子屏幕的產品,其能夠理解的詞匯就會比其他不看的孩子少6-8個。雖然孩子在看電視、手機等產品中的視頻時,視頻里的人物也在說話,但看電視或者手機是一種被動的輸入。視頻里的語速通常較快,而且孩子觀看過程中沒有主動的輸出,也就等于沒有互動,所以看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并不利于孩子的語言系統(tǒng)發(fā)育,即使觀看的是一些益智類的節(jié)目,對孩子也并沒有好處。

3、存在延遲模仿現(xiàn)象,可能導致孩子出現(xiàn)暴力行為
小朋友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學習階段,他們很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在電視或者手機里看到一些人物的行為時,也會產生模仿的想法。而這類視頻節(jié)目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出現(xiàn)的爭斗、暴力等行為,孩子看到之后,當時不一定會模仿,但潛移默化下卻會形成深層記憶,在以后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相似場景,極有可能模仿看到的動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編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比較流行武打片,而隔壁住的一位小男孩特別喜歡看,結果那段時間他和我一起玩的時候,就經常模仿電視劇里的主角對我做出一些出拳踢腿的動作,將我當做攻擊目標,直到后來被家里大人制止才有所收斂。

?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電子屏幕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所以家長在生活中必須要對這個問題予以關注,盡量約束孩子接觸電子屏幕的行為,包括看電視、看平板和手機、玩電話手表等。特別是那種帶屏幕的電話手表更需要家長重點管理,因為電話手表欺騙性高,屏幕又小,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能比手機電視更為嚴重,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家長盡量給孩子更換一個不帶電子屏幕的兒童定位電話。
我家孩子在用的小鹿電話就是一款無屏幕設計的兒童定位電話,它的功能全部都通過語音交互搭配按鍵來實現(xiàn),既不影響使用效果,也對孩子的眼睛比較友好,因為沒有屏幕,孩子就不會一直想著去玩它,所以對視力的影響幾乎等于沒有。再加上小鹿電話的功能配置上也做了簡約化設計,以定位和打電話為核心,沒有游戲、視頻、網絡社交這些功能,也能防止孩子沉迷,不會影響學習。

當然,除了要管理孩子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更換防沉迷、不傷眼睛的兒童電子產品外,我們家長平時也應該帶孩子到戶外多走走,多陪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多方面努力之下,孩子自然能夠遠離電子屏幕,身心更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