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貴子,不可缺三物”:這些東西,給后代希望

從古至今,寒門出貴子,都是無數(shù)家庭和父母的心愿。
在談及“寒門出貴子”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概念,寒門,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專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并非指貧民階級。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那些曾經(jīng)富有過,而如今落魄的家族,就是寒門。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家族發(fā)展的興衰自有規(guī)律。
以往,還是大家族,如今,就已經(jīng)是寒門了。未來,他們還有希望嗎?絕對有希望。因為寒門崛起,這操作在歷史上很常見。
寒門要想發(fā)展起來,回歸到以前的巔峰,要滿足一個條件,家庭出貴子。誕生出一個不錯的孩子,那家庭自然就有希望了。
寒門出貴子,不可缺三物。這三樣東西,給子孫后代希望。

一、要么立志做官,要么立志從商。
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說過: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xiāng)。
父母沒啥背景,比較弱勢,孩子最好去從商做生意。父母輩都有背景和勢力,那就考科舉,最好登科及第,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如果你是當?shù)氐暮篱T大族,那你最好留在當?shù)亍?扇绻悴⒎钱數(shù)氐暮篱T大族,也比較貧窮,最好就背井離鄉(xiāng),外出謀求機會,總會有出頭的那一天。
這番話,在今時今日也是適用的。家境富裕的孩子,回家繼承家業(yè)。家境一般的孩子,跑到北上廣深打拼謀生。路子都是相似的,要么做官,要么做生意。
就拿姜子牙來說,他的祖上都是商朝的官吏。到了姜子牙這一代,家族衰落了,但姜子牙很有從政的天賦,所以他成了周朝的丞相,后建立齊國,復興了家族。
某電商帝國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寒門子弟,畢業(yè)于人大,后來從商,成就非凡,照樣改變了自己、家庭和家鄉(xiāng)的命運。說到底,就這么兩點,要么擁有權(quán)勢,要么擁有錢財。

二、不斷學習的能力,白手起家的本事。
人,為什么要讀書呢?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直白一點來說就是,你做什么事兒都能快速上手,頭腦特別靈活。
明朝中期的王陽明,被稱之為最后一位圣人。他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做啥都能成功。做學問,能夠開宗立派;做文臣,可以筆下乾坤;帶兵打仗,能夠平定禍亂。
在龍場悟道之后,王陽明整個人就像浴火重生了一樣,什么都精通。恰逢寧王叛亂,各方守軍都被寧王擊敗。唯有王陽明,文臣領(lǐng)兵,一舉拿下了寧王。
有學生就問他,老師,為什么你可以做到文武雙全呢?王陽明回應了四個字,那就是“知行合一”。大致意思是,既要讀書學習,也要頭腦靈活去做事。
都是一間大學出來的學生,學歷一樣,為什么有的人在市場中七進七出,當了老板,而有的人只能當員工,領(lǐng)著死工資呢?
前者,有不斷學習的能力,也有白手起家的本事。后者,思維固化,也缺乏獨當一面的魄力和性格。如此,人與人之間,就會被拉大差距。

三、日復一日的耐心,永不服輸?shù)男臍狻?/p>
有研究者提出過一個觀點,在一個行業(yè)當中,只要你鉆研的時間超過了一萬個小時,那你就能成為這個行業(yè)的老江湖、佼佼者。
那些出名的科學家,為什么他們能夠做出成績呢?因為他們一輩子鉆研某個領(lǐng)域,在這個領(lǐng)域當中擁有了相當豐富的經(jīng)驗,那他們就是這個領(lǐng)域的領(lǐng)頭羊。
為人處世,最忌諱的,就是三分鐘熱度,以及那一顆容易被失敗動搖的內(nèi)心。就拿做生意來說,沒有虧過錢,被人坑過,哪能夠成長呢?
上文談到的那一位電商帝國的大佬,他一畢業(yè)就在中關(guān)村賣光盤,也做過餐飲,中途還被手下背叛過,可謂是步步艱難。但他頂住了壓力,所以就有了飛黃騰達的人生。
無論做什么,都必須要有耐心。做生意,要有做生意的耐心。做學問,要有做學問的耐心。哪怕遭遇的困難再多,只要不服輸,多半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很喜歡這么一句話,你所需要戰(zhàn)勝的,并不是外面的敵人,而是那個怯弱的自己。

?
寫到最后
寒門出貴子,確實不容易,既需要懂得讀書學習,也需要有白手起家的魄力,更需要有耐得住性子,永不服輸?shù)男臍狻?/p>
孩子,如果性格不太行,能力很一般,那只能把學習搞好,多讀點書,避免糊里糊涂,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冤大頭。
為什么普通人需要讀書?培養(yǎng)能力是一回事,能不能活得清醒,做出正確的選擇,又是另外一回事。人,盡力就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