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亞洲藝術家登上著名雜志《看得更遠》 黃建南膺封面人物
在中國大年初一、美國除夕的喜慶祥和時刻,著名的美國主流英文雜志《看得更遠》(See Beyond)和比佛利藝術共同主辦的“黃建南封面人物”新聞發(fā)布會在帕莎迪納的Langham酒店舉行。

發(fā)布會上,主持人——LABA國際藝術節(jié)創(chuàng)會主席、比佛利藝術創(chuàng)辦人周正首先介紹了《看得更遠》雜志社社長奧拉·英巴魯斯博士和主編斯蒂芬妮·艾爾伍德。隨后,斯蒂芬妮·艾爾伍德主編詳細介紹了她在采訪黃建南時的感人場面。
艾爾伍德主編說,出生于1952年的黃建南,由于家庭貧窮等原因,無法上大學。不過,他廣泛閱讀教科書,研究科學、藝術、數(shù)學和任何他感興趣的東西。

其后,黃建南徒步旅行了38,000 多公里(23,612.11英里)。九年時間,他南北闖蕩中國。他沒有經(jīng)濟來源,也沒有贊助商。他還不是很有名,但這不是宣傳噱頭。他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不會做浮夸的偽裝。這一趟,建南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體驗了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風光。 來自全國各地的市民和農(nóng)民分享他們的食物、住宿和生活。 他以畫報恩。在沒有畫布的情況下(偶爾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他可以在任何物體表面上作畫。
1970年,在北方農(nóng)村,建南為了感謝一位樂于助人的村民,在木板上創(chuàng)作了一幅美麗的畫。四十年后,一位朋友在自己的旅行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幅作品,并與建南分享了這一信息,建南從原來這個人的手中買回了這幅畫。大約四十九年后,這件早期作品被添加到展覽中。 從一段充滿挑戰(zhàn)但又充實的時光中得到一個非常具體的回憶是多么有趣?。∪绱霜毺氐娘L格,在幾十年后才得到認可,這是何等的深刻!

藝術領域的許多人將建南的作品比作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年)的作品,后者是法國藝術運動中野獸派(“野獸”)的領袖,擁抱“強烈的色彩”和“個性化的表達”。馬蒂斯解釋說,他的作品旨在提供“一種舒緩、平靜的思想影響”(www.artist.org)。推測還表明,建南的作品呼應了畢加索(1891-1973)的元素,被認為是“現(xiàn)代主義的虛擬進步”。畢加索曾說過,“我按照我所想的來畫物體,而不是我所看到的”(theartstory.org)。
我經(jīng)常想知道藝術家對“專家”意見的看法,所以我問建南是否認為他的作品是野獸派“野獸”的代表。
整個下午,我本可以自己回答這個問題。當然,建南說沒有。

艾爾伍德主編說,建南畫的是真實的,但又是感覺的,這聽起來有點像畢加索,但這個概念遠不止于此。建南在中國的行走讓他的意識充滿了強烈的情緒反應。他對色彩的詮釋性運用有力地表達了這種程度,有點像馬蒂斯,但又有所不同。建南獨特地將油畫顏料的鮮艷色彩與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相結合。他的構圖在人們的想象中浮現(xiàn),然后慢慢融入其中。
當被直接問及他認為哪些藝術家可能會激發(fā)靈感時,建南解釋說,他的藝術范圍很廣,比如畢加索、達芬奇、整個后現(xiàn)代主義,還有一點莫奈。我讀到的評論家都沒有提到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年),這位法國畫家以寧靜的睡蓮系列而聞名。您可能會感興趣地了解到,在 1872 年,一位評論家提到了莫奈的《日出印象》,并嘲諷地使用印象派一詞。這個運動的藝術家無論如何都采用了這個詞,這個令人興奮的運動誕生了(claude-monet.com)。但莫奈所說的更重要的寧靜當然與建南的哲學產(chǎn)生共鳴。

說著,說著,艾爾伍德主編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在回答《中國日報》記者的提問時,周正說,自己也是《看得更遠》去年的封面人物。他表示,推薦黃建南先生,不僅僅因為黃建南先生在中國大陸是一個影響力頗深的藝術家,在歐洲和北美地區(qū)影響力也是在亞洲籍藝術家里屈指可數(shù)的。最近兩年,黃建南在北美地區(qū)的網(wǎng)絡關注率超過千萬人次。被《看得更遠》選為開年封面人物就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東盟國際公關關系主席黃海剛熱烈祝賀黃建南獲得來之不易的成就。盡管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是北京時間的凌晨三點,但居住在北京的黃建南還是通過視頻連線現(xiàn)場并接受采訪(下圖)。他激動地說:“首先,感謝《看得更遠》雜志的斯蒂芬妮·艾爾伍德主編,把我的畫作、還有我對藝術的思考寫出來,讓更多人了解我。藝術沒有國界,需要我們彼此交流,取長補短。我想《看得更遠》雜志選我為封面人物,也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藝術。今天是中國的大年初一,我在這里也祝大家兔年大順,皆得所愿!”

“另外,說到中國的傳統(tǒng),中國人講究‘和而不同’。在藝術交流上,我也是主張‘和而不同’的。就是說,交流過程中我們都應該是和諧的、友善的,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不必與對方相同。什么叫溝通,在我看來溝通就是互通有無,然后共同進步。最后,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中國藝術家,能登上《看得更遠》雜志的開年封面人物,我特別開心,再次感謝周正主席的推薦,感謝《看得更遠》雜志社社長奧拉·英巴魯斯博士和斯蒂芬妮·艾爾伍德主編。也借此機會向海外的藝術家問一聲新年好。新的一年,祝大家吉祥如意,更上層樓!”黃建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