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件事甚至是一件物都能在瞬間將你拉入回憶的漩渦
今天上一場大課前發(fā)生了一件事,而正是事件的主人公之一讓我感覺我仿佛一瞬間回到了高三那年。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是大課,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是不怎么重要的課程,他們更多的是寧愿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因為在第一次上課時這位老師強調不能玩手機,于是,為了能悄悄地玩手機,他們選擇坐后面的位置。于是乎,所謂“物以稀為貴”便得到了體現(xiàn),也就有了后面占位的矛盾事件的發(fā)生。
起初并不會發(fā)現(xiàn)有兩位女生在爭執(zhí),但因為她們的聲音逐漸變大,于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大概了解了爭執(zhí)的點,一個女生用并非當堂課的書本占了位置,而另外的女生也是朋友幫忙占了同一個位置,而這正成為了另一個女生爭辯的點。她大聲地,犀利地,毫不示弱地說“你用以前的課本占了這堂課的位置,誰知道你是要上這堂課???!”
對于她們的是非對錯我暫且不做評論,但是那位相對來說更加大聲說話的女生讓我感受到了一絲不適。當時的第一感覺是:怎么會為了一件小事就將自己如此潑辣不入目的一面在公共場合,在這么多人面前毫無顧忌地展現(xiàn)出來。用當時身邊人的話是這樣形容的:“讓我想起了市井潑婦?!睂Υ?,我有一點點茍同,因為畢竟是在公眾場所。
但是,我想到的確實另一件事,高三那年,我曾受到傷害仿佛就在眼前,令我的心感覺到了一絲悲傷。
太像了,側顏像,發(fā)型像,背影像,就連氣質都那樣的相似,是的,那個女生,她太像那個人了,那個在高三沖刺階段影響了我的一個女生。她曾是我的室友,后來因為一些微不可知的事情,是了,在高三這個轉折階段,在這個青春期的敏感時期,在這個滿是壓力的時期,除了發(fā)生青春期的美好的悸動之外,還有那些不可防的,令人心碎的矛盾在發(fā)生著。而她,就是那個對于當時的我來說異常悲傷的故事。
現(xiàn)在想來有些不能理解當時的我為什么會被影響至此,影響到甚至曾以為自己高考落榜有這件事的因素。也許是敏感使然,也許是當時的自己精神內(nèi)核太弱太弱,也許,也像朋友說的那樣,因為我把感情看得太重,以至于發(fā)生破碎時難以很好地面對和處理,甚至會發(fā)生很大的精神內(nèi)耗。
是的,那個時候的我算是第一次面對身邊人的惡意,理論上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事實是我真的感受到了巨大的傷害與悲痛。當時“被情緒發(fā)泄”的人可能不止我,但仿佛也只有我感到了慌亂、焦慮、悲傷,仿佛一朝之間便被從光亮中拉入了無邊的黑暗。那一次,我沒有抵擋住黑暗的威壓,因為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個人的消極情緒可以對另一個人產(chǎn)生如此大的影響。
最后,回憶之所以被稱之為回憶就是因為它已經(jīng)過去了,但它可能還是隨時會出來嚇唬你一下,但是,要記住,它真的已經(jīng)過去了呀。它可能會困住你,那不妨給它穿上一件“素衣”,至少不要再被它一直刺傷了。
以上只是我一時有感而發(fā)的淺談,也僅是我目前階段的淺薄見解,同時我也樂意接受各位不同的解讀,不妨留下你的理解和方法,看看又有多少人與你靈魂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