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游
江南,對我總有一種如磁石般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粉墻黛瓦、亭臺樓榭、小橋流水便是我對江南的初印象。百聞不如一見,于是趁著大好時光,和好友相約同行,經(jīng)過一番舟車勞頓,來到了渴慕已久的南京。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一個文化底蘊(yùn)十分深厚的地方。這里到處都留下了詩人的足跡,似乎經(jīng)過文人墨客的吟詠歌頌,這里的山水就一下子有了魂,顯得靈秀和富有魅力。我們便追隨著詩人的履痕,開啟了一場尋詩之旅。 我們第一站就來到了久負(fù)盛名的秦淮河,它是杜牧詩中的秦淮河,亦是朱自清筆下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如今聽不到歌女的歌聲了,畫舫游船倒是頗多的。 當(dāng)夜晚降臨,兩岸的紅燈籠亮起,朦朧的燈光與皎潔的月光相輝映,再映射到粼粼波光上,與碧波一同蕩漾著。畫舫穿過石橋,繞過屋舍,坐于其中的游客巡看著兩岸景色,散步的行人則可以看到船掀起的層層波浪,聽到船駛過時的汩汩流水聲。于是,一幅繁華的金陵夜色圖便在眼前徐徐展開了。 秦淮河畔景點密集,我們依次走訪了劉禹錫《烏衣巷》詩中的烏衣巷和朱雀橋,以此發(fā)思古之幽情。又來到了香火鼎盛的夫子廟,王獻(xiàn)之送別自己愛妾的桃葉渡,以及兩所古典園林——瞻園和愚園…… 最妙的就是在夜色茫茫、煙雨霏霏之際觀賞園林,一步一景,曲徑通幽,中國式美學(xué)在此得到極大彰顯。徜徉其中,耳邊隱約傳來婉轉(zhuǎn)悠揚(yáng)的昆曲,與這景色極為相襯,聽著熟悉的旋律,仿佛我不是一個過客,而是這里的歸人。 我們接著跟隨李白繼續(xù)漫游南京,李白仗劍遠(yuǎn)游時,曾多次來到南京,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我們便以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這首詩為索引,登臨了鳳凰臺,踏上了二水橋,游覽了白鷺洲公園,想借此沾染幾分詩仙飄逸的仙氣。 我們還途經(jīng)了長干橋,李白的《長干行》正是得名于此,這首詩中也誕生出了人們所熟知的成語——青梅竹馬。南京的山水催生了詩人的靈感,詩人的作品又成就了這里的山水。 一座城市最不容易錯過的地方是博物館,博物館是文化之地,風(fēng)雅之藪。當(dāng)我們欣賞文物時,仿佛可以通過這些吉光片羽,去拼接歷史的碎片,回溯曾經(jīng)的盛況。在南京博物院,我們可以梳理南京一路走來的歷史脈絡(luò);在江寧織造博物館,我們可以了解到曹雪芹家族的興衰史;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我們可以遙想當(dāng)年琉璃塔的輝煌與壯觀。 除了這些熱門景點,我尤為喜歡南京的植物和市井氣息。南京最著名的就是法國梧桐,拔地參天,粗壯遒勁,并且規(guī)模浩大。作為一個北方人,這里的許多草木對我而言都是新奇的,像桔子樹、柚子樹、楊梅樹……算是第一次目睹它們的真容。 南京的市民生活是愜意悠閑的,樹蔭下常常有老年人在打牌,是快節(jié)奏城市生活中的別樣風(fēng)景。沿街總有小商販肩挑著竹籃,兜售荷花、蓮蓬、茉莉手串……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浪漫氣息。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承載了我多少繾綣情思的地方,現(xiàn)在的我終于踏上了這片土地,多么期待能再次重游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