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有文化?

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個詞,叫“化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分開來理解,先看什么叫化? 改變了原來的思維、形態(tài)、狀態(tài),由一種樣子變成另一種樣子,稱之為化。
孵化,原本是一顆雞蛋,后來變成了雞,形態(tài)變了,是謂化。
融化,冰融化成水,水化成蒸氣,改變形態(tài),是謂化。
文化,教化,感化,即通過學(xué)習、教育,讓一個人從一種樣子變成另一種樣子。譬如,讓強勢的人變?nèi)岷?,讓固?zhí)的人變靈活,讓抱怨的人懂得自省,讓貪婪的人懂得知足,讓索取的人懂得感恩,讓消極的人變積極,讓狹隘的人變大度;讓浮躁的人變平和,讓粗野鄙夫變成謙謙君子。
所以,什么叫真正的有文化?不是讀了多少年,有多高的學(xué)歷,而是通過學(xué)習,有更深刻的認知,更寬廣的胸懷,更博大的慈愛,有更豁達的境界。是凡事總能看到積極的一面,永遠樂觀向上;是能獨立思考,有判斷力,不人云亦云;是面對困難敢于挑戰(zhàn),面對責任敢于擔當,是對家,對國,對理想,對生活的深情與熱愛;是尊道貴德,是對天地宇宙萬物的敬畏,對信仰的篤定;是忠于自己,忠于內(nèi)心的坦然與真誠;是不爭對錯,不論是非,不在乎輸贏的通達與淡然,是物來則應(yīng),物去不留的從容與自在。
什么叫緣呢?和它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
譬如,我們看到了一個杯子,覺得很好看,很喜歡,所以花錢買下,從此,我們和杯子的緣分就產(chǎn)生了。
初遇一個人,相談甚歡,于是感嘆相見恨晚,相處和交往的過程中,緣分產(chǎn)生了。
明白了化和緣各自的含義,化緣就不難理解了。我們和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物品之間,本來存在著某種關(guān)系,維系著某種狀態(tài),而后我們通過改變自身,讓它變成另一種關(guān)系和狀態(tài),是謂化緣,也就是改變它原來的樣子和以后的狀態(tài)。
而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化緣”就是要飯,太淺顯了。它是通過布施食物這件事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建立關(guān)系,以便讓對方接觸到他們的文化,而后一心向善。
同樣,我們通過抖音直播,微信文字的形式分享傳統(tǒng)文化,講修身之道,而您正好看到了,也是在通過這些載體和大家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建立緣分。
所以,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被轉(zhuǎn)化的,而我們學(xué)習傳統(tǒng)文化,就是在重塑自己的認知、思維,改變我們的心念和行為,然后轉(zhuǎn)化事情的走向和狀態(tài)。
然而,通常“化”字前會加一個字“自”,自化,告訴我們最重要的,還得是靠自己。
就像天地化育萬物,但萬物生長與否,是不是還得靠自己?圣賢文化可以影響、教化后世的我們,但能不能接受教化,愿不愿意改變,是不是取決于我們自己?
自己不努力,圣人拿我們也沒有辦法,但同時,即便愿意努力,沒有別人的教化和點化,自己也很難。所以,既要自己努力精進,還要不停地尋求方法,內(nèi)因和外緣,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