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II開發(fā)訪談(前篇)


在膠片機時代以來一直延續(xù)并具有眾多粉絲的GR系列的最新型號“RICOH GR III”于3月份發(fā)布。
隱藏在不變的GR中的技術挑戰(zhàn),本文帶你走進GRIII演化的臺前幕后。

理光株式會社 創(chuàng)新總部 光學系統(tǒng)研究中心光學技術開發(fā)組高級專家 大橋和泰先生
理光株式會社 Smart Vision事業(yè)部 相機事業(yè)部 商品企畫部 荒井孝先生
理光株式會社 Smart Vision事業(yè)部 相機事業(yè)部 產品開發(fā)部第51組副組長 細川哲生先生 ?
后排左起:
理光株式會社 Smart Vision事業(yè)部 相機事業(yè)部 產品開發(fā)部第61組專家 鈴木洋輔先生
理光株式會社 Smart Vision事業(yè)部 相機事業(yè)部 產品開發(fā)部第51組專家 吉田教洋先生
理光株式會社 知識產權部 綜合設計中心UX設計事務所 產品設計4組產品設計師 稲葉利彌先生
理光株式會社 大森事業(yè)所 宮田雅嗣先生
GR III改變了一切
——作為GR系列第三代APS-C畫幅機,請告訴我們開發(fā)此型號的背景和產品概況。
荒井孝:從膠片相機時代的第一個GR1(1996年發(fā)布)算起,GR系列到今年已經(jīng)有著23年悠久的歷史,但距離GR上款機器GRII發(fā)布也已過去快4年。此外,從第一臺配備APS-C傳感器的GR開始計算(該傳感器也應用于GR II),這將是六年來首次全面升級的一款機型。

在此期間,如您所知,小型相機整體的行情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再加上公司內部體制的變化,GR相關的技術的開發(fā)雖然進行著,但一直未進去實質研發(fā)階段。
此后經(jīng)過各種各樣的討論,終于確定了重新開始新gr的開發(fā),但此時已經(jīng)無法遵守每隔兩年的新產品更新周期。既然如此,那么徹底全面的升級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所以我特意說,我們已經(jīng)改變了一切。因此,我們完全更新了決定數(shù)碼相機性能的硬件核心:圖像傳感器,鏡頭和圖像處理器。最重要的是,我們正在使它成為一個非常具有誘惑力的機型,例如縮小尺寸,SR(圖像穩(wěn)定)機制和微距功能的增強。
——GR以其“即使在新品頻發(fā)的年代依然堅持2年一更新”的政策而聞名。這背景是什么?
荒井孝:每兩年進行一次產品更新的故事可能在訪談中提到過,但事實上這與我們主張的GR“五項政策中的一項”是相關的。
GR的五項政策,一是不搞參數(shù)競爭,二是它不追逐流行趨勢,三是其脫穎而出的設計,四是“不要輕易改變設計”,五是“總是不斷提出挑戰(zhàn)的態(tài)度”。
所以“2年更新產品”是符合這一政策的,但并不意味著特別限制了產品更新的周期。其實,在GR DIGITAL的早期,那個別家相機半年一更新的時代,GR系列2年一更新也可以說是罕見和長時間的跨度了。
現(xiàn)在,緊湊型相機的更新周期更長,兩年左右更新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但GR DIGITAL是第一個。較長的產品更新周期使您手里的機器不會很快過時,同時供應方也可以在開發(fā)方面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兩者都趨向于良好的趨勢。
此外,我們也在不斷通過固件升級添加新功能,以此來延長GR產品周期。目前,其他制造商也在通過升級固件來擴展其功能,但這是GR系列在早期就引入的一種機制。
——為什么緊湊型數(shù)碼相機的產品周期在六個月左右?
荒井孝:在數(shù)碼相機的早期,例如傳感器的更新發(fā)展很快,因此,照相機也需要隨著設備的進化而不斷更新。
另外,當時因為是照相機賣得很好的時期,所以各公司都在制造新產品。
GR新機型的開發(fā)
——GR開發(fā)的基本立場是側重于整合用戶需求和偏好,還是營銷人員和工程師考慮市場和新技術勒。哪一個更接近?
荒井孝:我們當然也看到了用戶的要求。但是,即使制造一臺按照用戶要求的1到10順序的相機,我們認為它不一定就是一款有趣的產品。此外,我認為這一點也不符合GR政策第五點“不斷提出挑戰(zhàn)的態(tài)度”。
具體來說,這次的新機配備了各種新功能,但同時,還有一個討論,如“什么不配備” ,例如,內置閃光燈和自動拍攝模式已經(jīng)司空見慣,但這次我們取消了。
因為客戶一直沒有“這個可以沒有”的潛在的聲音,關于這個我們的“GR應該是這樣的”想法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GR有三個基本原則:“高畫質”,“快速拍攝”和“便攜性”,我們基于這幾點而不斷深化產品,同時其他部分也存在各種挑戰(zhàn)。關于被認為可接受的新功能和特性,我們也不斷在內部進行討論,并向用戶征求意見。

——GR系列它是一個等效28毫米的固定焦距鏡頭,那么請問為什么28毫米已成為傳統(tǒng)。
荒井孝:實際上APS-C的焦距為18.3 mm,相當于35mm相機28mm的視角,但我認為28mm的視角是一個非常中性的視角。 雖然是廣角,不過并沒有廣角所強調的遠近感和變形的效果。
另外,我認為鏡頭的描繪僅僅是為了淡淡的味道,而照片的調味則取決于攝影師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構圖。以拍出用戶喜歡的照片的角度來,我認為它已經(jīng)成為GR系列超過20年的傳統(tǒng)。
——就個人而言,28mm看起來比人眼視角更寬,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廣的廣角。
荒井孝:沒錯,比你正在觀察的區(qū)域更寬廣。實際上沒有進入視野內的范圍你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們不想將看不見的地方也拍進去。正因為如此,如果沒有仔細觀察四角多余的部分也會被拍下來,所以是一個比較不好掌握好的視角。
另一種觀點,在GR的宣傳片中的說法是“導演的眼睛”。我認為這是一個28mm的視角,客觀而冷靜地看待事物,就像電影導演一樣縱覽整個場景,不僅包括主要演員,還包括道具和燈光。
——就GR系列的演變而言,您是否認為“下一款機型依然是28毫米?”
荒井孝:每次我們都會對是否堅持28mm進行討論,但至少到目前為止GR系列已被客戶接受,我們已經(jīng)確定需要28mm。
——膠片相機時代有各種變化,例如GR21和21mm鏡頭,但數(shù)碼版只有一個28mm的型號。是否沒有變更請求?如果你有35mm或40mm焦距模型,我認為會有更多的用戶會感興趣。
荒井孝:我們確實收到了一些視角較窄的機型的請求。如果它是商業(yè)化的,我個人也會喜歡它,這也是將來要考慮的項目之一。如果它可以保持當前GRIII相同的尺寸,那將比攜帶兩個可互換鏡頭更緊湊。當然GRIII具有裁剪模式,可以記錄相當于35mm和50mm視角的圖像,所以我們希望您也可以使用它。
——35mm全畫幅機器是否會受到歡迎,或者智能手機相機的普及是否會對GR產生影響?
荒井孝:我認為整個小型相機市場受智能手機的影響很大,但GR系列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在功能上,例如,可以通過無線LAN和專用應用程序與智能手機合作發(fā)布到SNS等,或者在諸如在LCD上啟用觸摸操作的UI,智能手機的優(yōu)點在GRIII上我們也有吸取。
——您剛剛提到了與智能手機的合作,雖然現(xiàn)在大部分相機上都有Wi-Fi功能,但都不能將圖像直接從相機上傳和轉移到Instagram或云服務等,我認為它已成為現(xiàn)在對相機的不滿點之一,包含這樣的功能很難嗎?
荒井孝:為了能夠直接發(fā)布到SNS,必須能夠在相機上移植這樣的應用程序,為了這樣做,有必要引入類似于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在這種情況下,每次升級應用程序或OS時都需要驗證相機功能的操作,或者根據(jù)語言或區(qū)域不能使用它,因此我想現(xiàn)在通過智能手機進行圖像共享的方法更現(xiàn)實。
——在膠片相機時代已有三代,在APS-C之前也已有四代GR DIGITAL,而作為APS-C感應器來說,本次的新機型已經(jīng)是第3代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形態(tài)。當談到下一階段時,您們會考慮與原膠片相機的格式相同的35毫米全畫幅格式么?
荒井孝:剛才也說了GR的三個特點,即高畫質,快速性,便攜性,為了突出這三點我們必須最佳的CMOS,因此,目前我們認為2424萬像素的APS-C傳感器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確實有采用畫幅傳感器的要求,但是現(xiàn)在采用的話首先鏡頭的尺寸變大了,無法維持便攜性,在確保速寫性上也變得非常困難。
設備選定只是手段,并不是要將全畫幅化作為目的。當然如果哪一天能通過全畫幅傳感器達到這3個要素的話當然會進行研究,但是現(xiàn)在還沒有考慮。
——這次的機型給人以SR功能為首,PENTAX的技術的加入給人很大的印象。GR的開發(fā)組最初多來自理光嗎,還是有很多PENTAX出身的人呢?
細川:因為不能具體說哪個比較多,所以只能回答都有。不管是GRIII的企劃和是否會繼續(xù)的討論,還是PENTAX單反相機和可更換鏡頭的開發(fā),雙方的人員都是一起參與的,所以我們只對產品負責,而與出身無關。
即使細節(jié)的設計發(fā)生變化,也要保持一致的GR
—— GR系列的魅力之一在于,采用不變的設計,使各代的性能不斷提高。請問您對此設計(樣式)或不更改設計的的困難和興趣點在哪里。
稲葉:我從沒想過不改變設計。GR的設計開始時,我們總是從零開始?,F(xiàn)在GR的基本設計為第一代GR DIGITAL,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好的設計。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照相機,由于GR始終牢記設計作為工具,所以我們不考慮“裝飾”的造型和處理。例如,僅處理一個邊緣部分,也可以使用斜邊的表面形狀使其看起來較薄,但問題在于其形狀是否有工具的意義勒。如果是為了使機身看起來較薄而設計的形狀,由于它僅是一種視覺上的處理,而且有裝飾的意義,所以這不是GR的造型。

此次,有了設計探討階段的模擬模型,不過,微妙地不同的造型都是有其各自不同的意義,而不只是為了GR的造型。例如,關于角部的面的連接,是從上表面到側表面的面部的角部優(yōu)選是圓形,還是從前面到側面的角部優(yōu)選是圓形時,都是基于相機的阻擋感和取出時的易用性考慮。
這樣做的話,還是按照之前GR的設計,從上表面到側面的角度,要優(yōu)先圓滑才容易使用,這是實際使用后就會明白的。對于歷代的GR,如果有能夠超過這些GR的、作為有功能的工具的含義的造型,就算完全改變設計,也不會有問題。當你正在設計GR時,考慮到特定的造型,作為工具,你可能需要超過GR,這是最困難的部分,也是最有趣的部分。

GR是以打造“終極快拍機”,在街拍中追求“隨身攜帶,取出并立即拍攝”,徹底追求在易用性的優(yōu)點的設計。如果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改變它。所以俯瞰歷代GR,雖然都是GR,但是關于細節(jié)的部分,每一代都有所不同。
關于這次的GR,細節(jié)的地方也有很大的變化。這個GRIII基礎設計模型。如果你仔細看的話,從這個模擬到量產版之間有些許的不同,很大地改變來自把手的形狀等細小的部分。雖然握把的形狀最初是利用指尖的鉤住來保持的,但是由于握把和鏡頭的間隔很窄,所以前后都被手夾住更易把握。


拇指操控部分的形狀,當初也有不平的設計方案,因為需要取出并立即使用,所以這種不平是不行的,所以我改變了設計方向,以減少碰撞。如果開始講這些詳細的事情,大概需要5個小時左右,所以就這些……。(笑聲)




——你不是在改變設計嗎?
稻葉:是的。沒有限制你不應該改變它。產品規(guī)劃部門總是說“改變是可以的”,但是,附加了“被理解為GR”的條件。
雖然在GR系列中首次采用了觸摸屏的操作系統(tǒng),但實際上在本次GR的設計開始前,就已有設計人員在對操作系統(tǒng)進行研究。例如,我們正在考慮是否可以直接從相機上傳到Instagram的功能,或者是沒有操作系統(tǒng)的機型。作為一個終極的快拍機,我們甚至有過取消后置顯示屏,就連電源開關也不設定,只是集中于拍好照片一件事這樣的想法。
從這種克制的想法模型到標準的操作系統(tǒng)模型,展開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因此,我沒有按照之前的模型,而是繼續(xù)思考什么樣的形式才是滿足快拍的最佳工具。
——乍一看后面按鈕的布局看起來一樣,但實際上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變。我認為這是你不想對傳統(tǒng)用戶做出重大改變的一部分,但改變它的決定因素是什么?


稲葉:背面,可分配給操作按鈕的面積此次變得非常狹小。為了保持相機,拇指必須放在背面,所以在確保這個空間的狀態(tài)下我們就各個操作部件進行了研究。因此這次知道了曝光修正按鈕的配置很困難,決定將功能轉移到ADJ控制桿。
荒井孝:在傳統(tǒng)機器中,客戶認為曝光校正是通過加/減按鈕應用的,我認為它是不可分割的。
稲葉: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曝光補償按鈕在進出袋子或口袋時會卡住。

——膠片相機時代有一個內置的取景器。例如,在數(shù)碼GR中,是否有內置EVF的請求?最近,還有使用翻轉屏和外部EVF的機型么?
荒井孝:有個別的要求,但正如我們之前在設計部分所做的那樣,優(yōu)先采用的是構成簡單、迷你的相機。
——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沒有后置顯示屏只用之前的光學取景器就可以了。
荒井孝:實際上,我們還有過取消LCD顯示屏的計劃。也有用戶說在拍攝時不需要使用外部取景器,我自己也偶爾關閉顯示器拍攝的也有。但是,拍攝的照片不能馬上確認還是難以使用。
稲葉:例如,除非我們可以立即將拍攝的圖像上傳到云端并在智能手機上進行檢查,或者通過高速無線將其直接傳輸?shù)街悄苁謾C,否則很難取消LCD顯示屏。
——本次縮小了機身尺寸,并且在APS-C傳感器上增加了SR機構,同時電池壽命降低和內置閃光燈的取消。您做了怎樣的取舍?
稲葉:并不是為了實現(xiàn)小型化而取消了閃光燈。雖然結果是對小型化作了貢獻。但在哪個功能降低等研究中,這次是將閃光燈作了非必備品的取舍。
荒井孝:也沒有空間來安放閃光燈,所以如果你不需要閃光燈,你可以利用這個空間來縮小尺寸和實現(xiàn)其他功能。
——使用全自動模式拍攝時沒有問題,但在更改光圈值或每次拍攝的曝光補償值時進行拍攝時,轉盤會感覺很小。您們在小尺寸,重量輕和可操作性方面如何兼顧的勒?
稲葉:關于ADJ桿及前電子轉盤的操作部件,采用了與以往相同的部件。關于前電子轉盤,當初也有變更設計的方案,不過最終還是采用了按原來轉盤周邊的形狀提高操作性的方法。
——您考慮過轉盤形狀等嗎?
稲葉:作為這款機型的新成員,背面有一個控制轉盤。關于這一點,我們經(jīng)過重復試制,不知道制作了多少模式,在接觸不充分的情況下很難操作,有意識的轉動的話容易操作,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季?。

——右肩上的模式轉盤,但就個人而言,我沒有太多機會改變拍攝模式,我認為可以省略這個狹窄的空間。但是,我認為如果分配給例如曝光補償?shù)绕渌霓D盤會更容易使用,為什么這個位置分配給模式轉盤?
稲葉:開發(fā)的初期階段,也有將這個轉盤分配功能的電子轉盤變更的方案,我們也對各種各樣的用戶的要求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GR的用戶有在模式轉盤中自定義了用戶模式(U1,U2,U3)的習慣,并且即使電源關閉時該模式也可設置為當前。
荒井孝:沒有模式轉盤的情況下,我想要一邊按模式鍵一邊通過電子轉盤等方式變更模式,這樣的話需要另外一個顯示面板那樣的東西。另外,為了能確認電源關閉時的模式,我們還討論了采用特殊裝置的方式,但最終的決定還是沿襲以往的模式。

——就我個人而言,具有獨立的曝光補償轉盤和光圈撥盤的初代GR1的操作系統(tǒng)是最方便使用的。
荒井孝:如果提供了曝光補償?shù)陌粹o,例如,當曝光補償在用戶設定位置時,轉盤上顯示的曝光補償與用戶設置之間,在有些情況下無法保持一致性。另外,我認為實體的轉盤更適合GR1這種沒有太多可自定義按鈕的相機。
——機身是由鎂制成的嗎?這個等級的機器用戶想要防塵和防水。
稲葉:由鎂合金制成的機身。當涉及到防塵和防濺時,機身變得非常大,并且由于考慮到對便攜性有很大影響,經(jīng)過討論沒有采用。

(GRIII開發(fā)者訪談下篇待續(xù)…)
日語原文作者杉本俊彥,首發(fā)于dc.watch,本文翻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