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中美3-5mm萬瓦級激光用于碳化鎢耐磨涂層的制備
激光熔覆技術是一種綠色金屬表面處理技術,該項技術自1974年由美國的科學家D. S. Gnanamuth提出以來,已在多個行業(yè)進行廣泛推廣應用。激光熔覆技術原理是將高功率密度激光束輻照到基材表面,使基材與熔覆層材料迅速熔化凝固,獲得與基材冶金結合的涂層。新獲得的激光熔覆涂層一般要求具有耐磨、耐蝕、耐熱、抗氧化等優(yōu)異性能。
硬質相耐磨材料由粘接相與硬質相組成,分別起粘結作用和強化作用。粘接相與金屬基材冶金結合,硬質相以固體顆粒形式分布在熔覆層內(nèi)部,以提高耐磨性。常見的硬質相耐磨材料碳化鎢具有高硬度、高熔點等特性,被廣泛作為硬質相用于激光熔覆。WC為六方晶格結構,理論密度為15.77 g/cm3,熔點2 600~2 870 ℃,硬度可達2 000 HV以上,WC可與Co形成固溶體,與Co有好的濕潤性。WC材料激光熔覆層具有較高硬度和耐磨性,但是在激光熔覆過程中,激光與熔覆層材料相互作用熱歷程會影響微觀組織演化與熱應力;熔池流動為WC顆粒在熔覆層中的分布提供驅動力;WC顆粒分解,使C和W元素隨熔池流動與熔覆層中的其他元素發(fā)生相互作用,形成復雜化合物,尤其是C元素與空氣中的O發(fā)生反應,會引發(fā)熔覆層氣孔,作為裂紋源頭,造成涂層開裂、腐蝕等失效問題。
國內(nèi)外多家高??蒲性核鶉@WC熔覆圖層性能進行大量實驗研究,通過控制改變工藝中的多項參數(shù),實現(xiàn)涂層性能的提升和優(yōu)化。常見解決WC熔覆圖層的常見辦法包括:
1控制激光掃描速度提高耐磨性。隨著掃描速度的增大,底部柱狀晶外延生長層寬度減小,組織晶粒細化,顯微硬度增大,耐磨性提高。
2 改變激光能量密度。WC顆粒溶解過程是漸變的,對于一個WC顆粒,部分WC溶解進入熔池,殘余WC仍以顆粒形式存在,部分溶解可認為是一種熱損傷過程。增加單位長度激光能量和降低掃描速度都會增大WC顆粒的溶解。
3電磁攪拌技術。電磁攪拌加速了熔池的傳熱、傳質和對流過程,大大增加了熔池的過冷度并提高了形核率,使熔覆層組織細化和均勻化。
4預熱工藝。預熱是獲得無缺陷涂層的必要前提。采用預熱和制備緩沖涂層的方法,可實現(xiàn)了無缺陷NiCr/WC復合涂層。
以上方法雖然對于WC激光熔覆涂層的氣孔與裂紋問題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實際工業(yè)應用中WC材料大面積高效高質量激光熔覆加工仍然面臨較大的技術挑戰(zhàn),除了具體的熔覆工藝之外,選擇合適的熔覆系統(tǒng)至關重要。中科中美的3-5mm光斑10000瓦級高速熔覆設備,由于具體較高的能量密度,可實現(xiàn)較快的掃描速度,是實現(xiàn)組織晶粒細化,提供顯微硬度,提高耐磨性的理想工具。
聯(lián)系電話同微信1814903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