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先生的專屬釣魚指南

本文作者?無奶樹?| 公眾號?biokiwi
關(guān)鍵詞?姜子牙 釣魚 飛魚 彈涂魚
作為一個死宅動漫愛好者,我很早就在期待《姜子牙》電影的上映。
很高興在時隔九個多月的疫情后,電影也終于要上映了,官方也早就陸陸續(xù)續(xù)放出了國慶回歸的預告片。
不過我盲生倒是發(fā)現(xiàn)了一個華點:為什么預告里姜子牙都能釣到魚?

不是有那句歇后語叫,“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嗎?而且相關(guān)的典故大家也很熟悉:
姜尚因命守時,立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
——《武王伐紂平話》
畫畫重點:
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地點在渭水。
既要不用魚餌,又要離水面三尺高的地方掛鉤,然后在渭河邊上釣魚?也難怪書上說,姜子牙釣了“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苻子·方外》)。
所以姜子牙可能釣到魚嗎?
我試從生物學的角度,認(gao)真(xiao)地論證這個問題(思考.jpg),并為姜先生提供一定的解決方案。

沒有魚餌能釣到魚嗎?
首先第一條,“不用香餌之食”。沒有魚餌怎么釣魚?這似乎違反常識。
但其實這反而是最容易解決的,甚至在國內(nèi)外已經(jīng)是一種非常熱門的釣魚方法——路亞釣法。
路亞(Lure)本意是誘惑,顧名思義,就是用“假魚餌”來誘惑魚,讓魚攻擊魚餌咬鉤,進而釣到魚。
據(jù)說這個釣魚方法相比于用魚餌更環(huán)保(粉末狀魚餌化在水中容易產(chǎn)生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污染水源),同時也更需要技巧,是一種被稱為是“水上高爾夫”的優(yōu)雅運動。

當然不同的魚習性不完全一樣,最常見的當然是肉食性的魚類,會攻擊這些長得像小魚、小蟲子一樣的魚餌;
此外,處于產(chǎn)卵期的魚也會有進攻的表現(xiàn),這可能類似于人一樣,體內(nèi)激素分泌促進性腺成熟的過程中,激素不穩(wěn)定,導致的“情緒暴躁”。這時的魚也會有很強的攻擊性。
據(jù)說美國哥倫比亞河在鰣魚產(chǎn)卵洄游的時節(jié),用沒有魚餌的普通魚鉤三小時可以釣到二十幾條大魚,使得釣魚成了一個體力活(不停的甩桿收桿,魚還很重)。當然,這類魚不是我國長江鰣魚那樣的瀕危動物,有釣魚許可就可以隨便釣了。

而斯里蘭卡人民還有相關(guān)的專門旅游項目,踩在海邊的高蹺上,用沒有魚餌的魚鉤釣海邊的沙丁魚,稱為高蹺釣魚。不過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作為旅游項目比釣魚本身更賺錢,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么說來姜先生不用魚餌釣魚應該是可行的了。(說不定還可以成為旅游體驗項目,為自己提供副業(yè)收入?)
有沒有魚能跳出三尺高?
但除了不用魚餌,姜先生還有個要求(明明是他自己愿意這樣):魚鉤離水面三尺高,按現(xiàn)在的換算,估計大概快一米的樣子吧。
那可能要考慮有沒有什么魚會跳出水面了。
我第一反應是想到飛魚(我猜你也一樣),飛魚顧名思義會飛,但卻不是真正的飛。它們通過巨大的胸鰭,配合尾部的擺動,再結(jié)合空氣動力學,在空中呈S型滑行。

但是飛魚雖然能在水面上出現(xiàn),而且還能向前幾十米,但是這是一種海洋魚類,姜子牙可能要開個船或者駕個云才能釣到了。
再者,飛魚之所以會“飛”,目的在于躲避金槍魚、海豚等捕食者的追擊。同樣還有鰩魚、鯔魚都會躍出水面躲避捕食者。但是你想,都在逃命了還有空閑張嘴來咬個什么魚鉤,似乎不太現(xiàn)實。
但除了飛魚其實還有很多魚會躍出水面,比如我們會說“鯉魚躍龍門”,亞洲鯉魚在美國除了成為嚴重入侵生物外,還喜歡跳起來打人臉。

這一般是由于鯉魚受到了驚嚇,而一條魚被嚇得跳起來,就會嚇到隔壁的魚也跳起來 ,形成連鎖反應,就會形成一群魚跳來跳去的場景了。
甚至有天才的釣魚者想了個辦法:先把魚嚇得跳起來,然后用弓箭射魚。感覺這個操作姜先生可以學習一下(某種意義上還滿足了直鉤的需求?)。

還有一些魚類會跳出水面來捕食。比如澳大利亞的一種龍魚(Saratoga fish)就會有從水面躍起去吃一些昆蟲,甚至會吃青蛙或者小鳥。
這類魚非常有侵略性,而且有強有力的嘴巴,再通過修長的身軀可以猛地一躍而起,去捕食水面的小動物們。
難怪澳大利亞的養(yǎng)魚指南還特意強調(diào),養(yǎng)的時候務必要把水箱蓋緊,免得魚跳出來。
不過這種魚如果設計好上面提到的仿生餌,應該有可能在一米高的地方釣到的樣子(思考.jpg)。

還有很多種類的魚會從水面跳起來,有的因為躲避天敵,有的因為捕食,有的因為要求偶跳個水上舞蹈,還有的單純就是開心(比如喜歡在船邊跳的海豚,不過那不是魚就是了)。
感覺姜先生可以從這個角度多查查相關(guān)文獻,說不定還能發(fā)明新的釣魚方法申請專利。
或者有其他的解決方法?
姜先生除了可以考慮會跳出水面三尺高的魚類之外,其實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
之前舌尖上的中國里面提到的一種魚類,應該能滿足姜先生的需要——彈涂魚。還記得那把五米長的不帶魚餌的釣竿和令人驚嘆的甩桿技術(shù)嘛?


這種長相驚奇還有點蜜汁可愛的小魚,具有超強的陸地適應能力。除了是一種美食之外(廣東人咽了口唾沫),它還是一種在進化上非常重要的生物——從海洋到陸地的演化過程的例子。
他們通過皮膚呼吸以及鰓里儲存的水分輔助呼吸;更多樣的免疫系統(tǒng)抵御陸地更復雜的病害;視覺系統(tǒng)也產(chǎn)生了對應紫外線傷害的機制;嗅覺系統(tǒng)和普通的魚類也完全不同……

而且它們也很會跳。雄性彈涂魚會通過胸鰭和身體的力量,配合尾鰭的動作,高高躍起(半米左右),來向雌性展現(xiàn)自己的身姿和強壯的體魄。(聽起來感覺會很好吃的亞子)
不過這個釣法看起來比較有難度, 不太符合姜先生“愿者上鉤”的理念。
“渭水之魚”滿足條件嗎?
不過姜先生隱居在渭水之濱,估計也不愿意滿世界跑,去美國、澳洲,或者廣東福建沿海去釣這些魚吧。
那渭河流域的魚類有可能能滿足姜先生的需求嗎?

渭河流域的魚類種類還算蠻豐富的,常見的有鯉科、鰍科的魚類,也有銀魚、鰕虎魚、黃顙魚等等。
其中比如鰱魚、鯉魚等我們剛剛提到可能會因驚嚇跳起來的魚可能是姜先生可以考慮的。比如可以策劃讓周公和商紂王在渭河附近打打仗,說不定能嚇到魚,再安排弓箭手射魚就可以了!(連魚桿都省了呢?。?/p>
再者,這是2013年考察到的有36種魚類,上個世紀80年代考察到有58種魚類,想必在三千年前姜先生的那個時代,魚類應該會更加豐富吧。
最后聲明,這份“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的釣魚指南,是為三千年前的姜子牙先生準備的。
當代人們請選擇正規(guī)釣魚場所,使用正確釣魚方法,并做好環(huán)境保護措施,珍惜瀕危魚類。
謝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不過其實目的不是釣魚的姜先生應該不屑于看我們的建議吧(笑)。
參考資料:
不用魚餌釣大魚,完全打破傳統(tǒng)釣魚的常識,三小時釣了20多條!-搜狐,饕餮小娘子
斯里蘭卡漁民的精彩生活——高蹺釣魚 -觀察者
flying fish, Mudskipper -WikipediaWhy
fish jump and how they do it - abc.net.au, Anna Salleh
You X, Bian C, Zan Q, et al. Mudskipper genom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terrestrial adaptation of amphibious fishe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 5594.
武瑋, 徐宗學, 殷旭旺, 等. 渭河流域魚類群落結(jié)構(gòu)特征及其完整性評價[J].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4, 27(9): 98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