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魚的一些小技巧
春天來了,對于全國的釣友們來說,春季是全年釣魚的第一個黃金季節(jié)。從時間來算,具體就是指立春(陽歷2月3日至5日)到立夏(陽歷5月5日至7日)這段時間,可細(xì)分成早春(立春到驚蟄)、仲春(驚蟄到清明)、暮春(清明到立夏)三個階段,除了氣溫偏低且乍暖還寒的早春,仲春和暮春都是釣魚的黃金時間。

春天這個季節(jié),溫暖的天氣不管是對人還是對魚都非常舒服,但作釣也必須根據(jù)天氣、魚情、水情等變化及時調(diào)整釣位、魚餌、釣法才能取得好的釣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春季釣魚的一些小技巧吧。

春季對于魚兒的位置來說,一般是淺水區(qū)魚兒較多,如有活水流入,最好在流水和靜水交界處,或者淺水對著太陽的地方下鉤,容易有豐富的收獲。“春釣灘”是眾多釣友的共識,原因很簡單,水草要先從淺灘長出,魚兒游到淺灘才有食源,另外淺灘在陽光照射下,水溫上升快,這時的魚兒必然奔向淺灘處覓食。在通常的情況下,早春時節(jié)除了早、晚釣深水外,其余時間應(yīng)釣淺水位。這種釣淺不釣深的釣法,是根據(jù)這個時段的氣溫變化和魚兒活動規(guī)律來決定的。

除了釣位宜淺不宜深外,水域選擇也有一定的技巧。立春以后,氣溫開始逐漸回升,魚兒也開始了一年新的生活。水域宜小不宜大,早春時節(jié),釣小水面要優(yōu)于釣大水面,因小水面窩風(fēng),水體不受什么風(fēng)吹浪打的影響,而且在陽光照射下,更易于聚熱,水溫上升快,魚兒會更活躍;小水面一般水質(zhì)肥沃,在氣溫相同的條件下,肥水水溫高于瘦水;小水面魚的密度相應(yīng)大一些,而較多魚兒的游動,既容易使水質(zhì)變渾,增加水色的隱蔽性,又能使魚兒進(jìn)入興奮狀態(tài),刺激魚兒咬鉤,提高上鉤率。

另外,春季釣魚,釣餌易葷不易素。魚兒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消耗,需要補(bǔ)充自身的蛋白質(zhì),所以,釣餌要盡量不使用素餌,應(yīng)選用營養(yǎng)豐富的紅蟲、紅蚯蚓等動物餌料。因早春氣溫低,魚兒食欲差,對魚餌味道比較挑剔,餌料穿上鉤之后,最好是要有動感,能起到刺激和逗魚上鉤的作用。

春季尤其是早春作釣,一般是需要打窩的,打過窩后,若是早春時節(jié),鯽魚得半小時后才能慢慢聚集到釣位上;而到了仲春和暮春時,只要10分鐘便會快速的將魚引來,故有早春“食等魚”和暮春“魚找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