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通用學習方法
明確目標?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所謂的目標是指具體的自己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成為何種職業(yè)?具備何種技能?比如說:a.我希望成為一個特別牛逼的程序員。b.我希望成為一個很牛逼的作家。c.我希望可以具備寫實繪畫的技能,可以創(chuàng)作自己想創(chuàng)作的東西。d.我希望成為一個航天員。
拆分達成目標所需的能力和知識
當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后,那么我們需要分析,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成為這樣的人,應該具備哪些能力/知識/技能呢?
這里用了三個詞語來描述,知識/能力/技能。我認為可以籠統(tǒng)的分為兩類,一類是你知道了就明白了的東西,偏知識,偏理解。比如說,成為程序員,你需要知道計算機的有關知識,8bit是一個byte,你知道了,你就懂了,無需練習。
而另一類是需要反復練習才能成為發(fā)揮出來的一種東西,任何需要肌肉運動來實現的技能,可能多少都需要反復練習,比如提筆寫字,彈琴,游泳,繪畫。這些活動,你光知道怎么做以及相關的知識,你依然做不好,無法做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應當需要反復的練習,使自己的大腦神經肌肉都適應這些活動,才可以運用自如。
上面我將技能分為兩類,其實還是有一些太過割裂,我想更好的說法應該是,技能具備兩個屬性,一個屬性是知識屬性,另一個屬性是練習屬性,所有的技能應該都具備這兩個屬性,只是占比各不相同。
再拿上面的一些例子來說,8bit = 1byte這是一個100%知識+0%練習的技能。
再說游泳,可能你需要先理解游泳的原理和動作的規(guī)范,應該是需要一些理解的,但大部分任然需要自己下水運動才能得心應手,那么游泳應該是10%知識+90%練習的技能。
回到目標拆分為能力的話題,我們需要將目標拆分為能力,這樣才能針對性的對這些能力進行提高。
能力進行提升?
拆分出能力后,我們需要分析這個能力是多少知識屬性,多少練習屬性,才能知道這個能力,是需要多理解,還是多練習。落實到具體,無非就是,多看,多學,多動手實踐。
最好的方法還是設計針對性的練習,定時定量的完成。
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當設計了大量的針對性練習,每天要做五花八門的各種練習,實在是分身無術,因此,我們應當采取單通道隊列的模式,把要做的事情排隊,一次只做一個事情,解決一個問題。采用這樣的策略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驗證自己的成果
根據費曼學習法,如果你能把你學習到的東西講給別人聽,能讓別人也聽明白,就說明這個東西你確實學會了。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知識型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