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面戰(zhàn)爭的風格簡述斯瓦迪亞王國(戰(zhàn)團1257年時代)
? ? ? ?雖然是騎馬與砍殺的戰(zhàn)團的設定,但世界觀并不會全部遵從,各位請當做平行世界觀來看待。感謝各位的觀看和支持。

? ? ? ?斯瓦迪亞王國:自哈勞斯家族壟斷王位后,瓦蘭迪亞已經(jīng)名存實亡,斯瓦迪亞作為繼承瓦蘭迪亞主體的下一個強勢王國,實力曾經(jīng)一度超越卡拉德帝國,強大的國力則是斯瓦迪亞人依靠著封建騎士和所謂的卡拉德正統(tǒng)理論鞏固漫長的邊境線。然而面對哈勞斯的現(xiàn)實問題遠遠比他享受的好消息多了多。
? ? ? ? ?羅多克人反叛成功后,斯瓦迪亞人陷入兩難境地,長期幾十年戰(zhàn)爭非但沒有收復曾經(jīng)的領土,反而損兵折將引起國內(nèi)的強烈不滿。如果放棄對羅多克的攻勢,那么斯瓦迪亞人不會放過哈勞斯,因為羅多克的地盤曾經(jīng)是斯瓦迪亞的重要稅收地區(qū),作為國王的他更是迫切需要更多的稅收來填補無底洞的軍費開支。一旦放棄,那么就是坐視羅多克不斷的強大,日后將是更加難纏的對手,而短期來看,因為失去的領地,斯瓦迪亞損失的國庫收入將會越來越多,?而斯瓦迪亞本土的民眾將會承受更多的稅收負擔,更何況,斯瓦迪亞已經(jīng)深陷腹背受敵的處境,一旦周邊強敵開戰(zhàn),斯瓦迪亞將會疲于到處救火的窘境。
? ? ? ?但是,如果繼續(xù)開戰(zhàn),斯瓦迪亞人除非找到對羅多克人沉重打擊的方法,否則漫長的消耗遲早也會掏空所剩不多的國庫。而國內(nèi)的大小領主也對哈勞斯的領導頗有不滿,認為長期戰(zhàn)爭的失利主要責任就是國王本人。一些有野心的領主已經(jīng)對國王的敕令置之不顧,守著一畝三分地,心里打算著跟隨某個強勢的國家。
? ? ? ? 而其他國家,諾德、維基亞和庫吉特這些并非善類,他們正等待著斯瓦迪亞衰落的一天,然后落井下石,對斯瓦迪亞給予沉重的打擊。這些國家非常貪婪斯瓦迪亞的重地——德赫瑞姆,自古以來則是兵家必爭之地,有人說,得德赫瑞姆的國家就能俯視卡拉迪亞大地。至于遠在天邊的薩蘭德蘇丹國,很遺憾,斯瓦迪亞并沒有放在眼里,除非這個異教徒什么時候把戰(zhàn)線推到哈爾瑪?shù)臅r候,他們才有所重視。當然,斯瓦迪亞并非處于無可救藥的處境。
? ? ? ? 至于諾德人和維基亞人,他們是世代仇敵,很少會針對斯瓦迪亞人。而庫吉特則是需要防備維基亞人收復失地和薩蘭德人的圣戰(zhàn),也很少針對斯瓦迪亞人。只有羅多克,他們是首先必須消滅的對象。至于國內(nèi)號稱復國者的對手——蘇諾的艾索娜夫人,長期流亡國外的叛徒對于哈勞斯而言,威脅程度上連強盜比他更有威脅。所幸的是,羅多克王國內(nèi)部也不是鐵板一塊,葛瑞福斯為了自己的獨裁統(tǒng)治而公然篡權奪位,雖然他趕走了競爭對手,但內(nèi)部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和的裂縫,只要一場漂亮的戰(zhàn)役,將羅多克的不滿遷怒到葛瑞福斯頭上,就能促使羅多克內(nèi)部公然分裂甚至引起一場內(nèi)戰(zhàn),到時候斯瓦迪亞人就能渾水摸魚。如果率先解決羅多克人,斯瓦迪亞的腹背受敵的處境必將得到改善,強大的軍隊,優(yōu)秀才能的領主,豐富的資源,則是斯瓦迪亞即使是低谷時期也能挺過去的底氣。
? ? ?? ?斯瓦迪亞,沉睡的雄獅,當哈勞斯國王有正確而有效處理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那么斯瓦迪亞王國必將重返昔日的強盛時期,卡拉迪亞大陸必將屬于斯瓦迪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