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燃冰儲量巨大,儲量世界第一,可使用100年,能替代石油嗎?

石油和天然氣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其供應和消耗都是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高度關注的對象,尤其隨著這些燃料的供應變得緊張和溫室效應的逐漸增強,絕大部分國家都開始戰(zhàn)略性地改變自己對燃料的需求,以降低石油和天然氣能源供應緊張對本國的壓力,隨著中國的可燃冰被納入眾人視野,這種儲量巨大,位居世界第一,可供本國持續(xù)使用100年的新能源材料,能夠替代石油,為中國提供下個世紀的能源供應嗎?

嚴格來說,可燃冰并不是冰,而是天然氣的水合物,每一體積的可燃冰分解的時候,都會釋放出大約相當于其150~180倍的可燃氣體以及大量的液態(tài)水,這讓可燃冰成為了最為優(yōu)秀的氣態(tài)燃料,所以,對于任何有著巨大天然氣需求的國家而言,可燃冰,就如同石油氣礦一般,能夠為它們提供最為重要的能源供應。

但可燃冰的開采也并不是這么容易的:可燃冰既然是冰,那么就只能存在于低溫環(huán)境下,而且,想要將多達150到180單位的天然氣與1單位的水結合起來,這顯然也需要巨大的壓力才能做到,所以,目前全球絕大多數(shù)的可燃冰礦產,不是位于數(shù)千米深度的海底之下,就是位于幾百米的凍土層下方,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會有著足夠強大的壓力和較低的溫度,來將大量的天然氣壓縮到足夠小的體積,并與水分子結合形成可燃冰,而這種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也同樣為可燃冰的開采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按照目前人類所擁有的技術而言,強行開采和挖掘可燃冰盡管并不困難,但是難點并不在于開采之上,而在于在開采的同時,避免可燃冰分解時產生的天然氣泄漏:首先,甲烷在能作為燃料的同時也是一種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二十幾倍的溫室氣體,在開采過程中倘若產生事故,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比起一般的天然氣泄漏要更為可怕。

其次,可燃冰存在于低溫超高壓環(huán)境,這使可燃冰開采途中必須要經歷減壓升溫的過程才能正常進行,倘若在這個過程當中出現(xiàn)壓力失控或者升溫過度的現(xiàn)象,將會導致開采過程中出現(xiàn)管涌事件,考慮到天然氣和可燃冰氣藏內存在的壓力相比于普通石油平臺要更高,這導致可燃冰儲存區(qū)一旦出現(xiàn)意外事故,那么其危險性將會比一般的石油開采平臺又或者天然氣開采平臺要更高。
只是,隨著可燃冰開采技術的逐漸成熟,這種能夠產生大量天然氣的燃料礦藏能夠為中國的新能源研發(fā)爭取更多的時間,倘若中國接下來的新能源技術發(fā)展受到阻礙,中國境內的這大批可燃冰礦產,將能為中國提供將近1個世紀的緩沖時間,因此,哪怕可燃冰開采和應用在未來必然將會迎來被淘汰的結局,那也是至少好幾十年以后的事情,至少,在接下來的至少50~80年里面,它將會是人類替代石油和天然氣,維持能源供應的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