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與再生產(chǎn)的少女們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觀后淺感
?
注:本文是基于劇場版《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發(fā)起的一些自己的有關(guān)解讀,由于算是第一次寫動畫的短評,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還望讀者海涵與指摘。另外,這篇解讀涉及到大量劇透,并不建議沒有看過劇場版《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并且打算觀看的讀者閱讀。
?
?
“列車一定會到達下一站,那舞臺呢?我們呢?”
?
這個問題最初自長頸鹿之口提出,而在站在變形的列車前段,刮過的強風(fēng)將九九組再度披上的披風(fēng)吹得獵獵作響的時候,又一次飾演了那個想要停下腳步,不甘接受現(xiàn)實的“反派”的大場奈奈,同樣也近乎冰冷地,不斷重復(fù)著這句話。
?
這句話,也自此貫穿了整部劇場版動畫,變成了一個舞臺少女們不斷捫心自問的終極問題。
于是,奈奈拂刀,1v6,皆殺,狂野的巴洛克(wi(I)d-screen baroque)中,我突然意識到,她的所作所為已不再是為了復(fù)刻兩年前top star的選拔,而是為了在九九組真正成長之前,以一種近乎強迫的手段,“就像喝了很烈的酒一樣”,讓彼此以revue的方式說完那些未完的話。正如bgm老哥所言:她們戰(zhàn)斗的意義已經(jīng)從“不戰(zhàn)斗就無法成長”變成了“再不戰(zhàn)斗,就要成長了”。
?
“如果這是觀眾和舞臺所期望的話,那么我已然站上舞臺?!?/p>
?
天堂真矢不愧為首席,到底看得透徹。舞臺少女失去了舞臺,便不再有任何意義。她們所作所為的一切,都只是為了站上舞臺,她們不曾具有名為“少女”的屬性,她們從始至終只因舞臺與觀眾而閃耀,也被舞臺與觀眾所驅(qū)使。離開了名為舞臺的載體,也就意味著舞臺少女們某種意義上的死亡,這也是在那輛列車當(dāng)中,九九組所見自己的那些軀殼(尸體)的含義。不得不說,身為觀眾的長頸鹿(我們)當(dāng)然樂于看到永不結(jié)束的故事,永不閉幕的revue,與永不迎來終點的列車。因此,長頸鹿也化作了舞臺少女們的燃料,繼續(xù)支撐著再度開幕的revue,與再生產(chǎn)的少女們。
?
而也她們必須在這場再演的revue當(dāng)中,找到那個問題的答案。
“列車一定會到達下一站,那舞臺呢?我們呢?”
?
然而,在這場始料未及的皆殺當(dāng)中,唯一得以幸存的只有愛城華戀一個人。因為奈奈看到了,華戀與自己一樣迷茫,而她迷茫的原因,則是此刻遠在英國的神樂光。
?
奈奈清楚,單靠她的力量無法解決問題。于是她讓華戀坐著已然空無一人的列車,自己去尋找那個問題的答案。
?
僅僅從結(jié)果看,奈奈的做法是成功的。在一場場近乎華麗的revue當(dāng)中,古川監(jiān)督充分將自己扎實的分鏡功力,化作了極具沖擊力的畫面與演出。而少女們想要傾吐的心聲,無不在演唱的一個個吐字當(dāng)中,與金屬相交的鏗鏘作響一并,成為了revue的一部分。有些夸張地說,少歌的演出是我有生以來看到過的,繼魔圓之后最具有創(chuàng)意,最具有沖擊力和最契合配樂的,這實際上也完美符合了古川監(jiān)督秉持的所謂“進行原創(chuàng)動畫企劃時,首先應(yīng)該考慮『如何設(shè)計才能讓觀眾享受動畫的樂趣』“的原則。很多長頸鹿(包括我)都會戲謔地說,這哪里是revue,簡直就是在以一種極浪漫的方式打情罵俏。
?
“怨恨的revue”中,花葉組在泥頭車的對創(chuàng)之后一起倒在粉紅的花瓣海里,香子接過了雙葉的摩托車鑰匙,接受了彼此分離的任性,留下了一直等候的約定;“競演的revue”中,真晝以自己特有的風(fēng)格,在狠狠“拷打”了逃避著華戀的神樂光之后,放下了過去那個嫉妒的自己,給予了神樂光追尋華戀的勇氣;“狩獵的revue”中,純那觸底反彈,以被戲稱為“家暴”的方式,否定了那個以他人所言為準(zhǔn)則的自己,令人意外地擊敗與敲醒了不愿改變與害怕未來的奈奈;“魂之revue”中,迷宮組則展現(xiàn)了最具戲劇感的表演??寺鍤⑺懒苏媸该麨槭紫娜萜鳎蚁铝怂斩磁c演飾的面具,在一劍封喉中打破了真矢自我封閉的心墻,以“對英雄給予試煉,對圣者給予誘惑,對我給予了你”的詞藻達成了最終的告白。
?
而對于愛城華戀與神樂光的最后一場revue,我以為,古川監(jiān)督會像TV版里面一樣,給長頸鹿們展現(xiàn)一場滿是刀光劍影,頗具壓軸色彩的生殺大戲。
?
但是我錯了,古川監(jiān)督?jīng)Q定以一種出乎我意料的,簡潔卻極具沖擊力的方式展現(xiàn)這場revue:代表被約定和迷茫束縛著的過去的愛城華戀倒下死去,全新的愛城華戀以再生產(chǎn)的方式在爐中重鑄。列車點燃了火箭發(fā)動機,沖破了荒原上的沙暴,將華戀送到了東京塔的頂端,長劍與短匕相峙,“最后的臺詞”中,沒有殘酷的搏殺,神樂光將匕首插入愛城華戀的身體,閃爍的寶石噴薄而出,東京塔的頂端像逃逸塔一樣在碧藍的天空下彈射出去,插入了position zero的位置?!禨uper Star Spectacle》震撼人心的旋律之中,舞臺少女們立于懸空的軌道盡頭,任由自己的披風(fēng)隨風(fēng)而去,就此完成了屬于自己與彼此最完美的終幕。
?
而我,待到字幕放完,彩蛋結(jié)束,才發(fā)現(xiàn)自己正呆坐在屏幕前,眼眶濕潤,不知何言。
?
列車終會到站,而舞臺少女們,也一定會滿載著彼此的承諾與誓言,到達下一個舞臺。
?
無論在角色塑造,劇情完整度還是演出水平上,劇場版《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都較于TV版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在角色塑造上,它用revue之間插入的回憶片段完善了戀光二人的羈絆,進一步豐滿了愛城華戀這個角色,解決了TV版中飽受詬病的塑造問題;劇情完整度上,它給予了舞臺少女們不斷自我拷問的問題一個答案,賦予了九九組基于舞臺的繼續(xù)存在的意義;而對于演出水平而言,則是在TV版基礎(chǔ)上,在作畫,分鏡,配樂等方面全面提升。無論如何劇場版《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都為九九組的故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給長頸鹿們交上了一份古川監(jiān)督自己的令人滿意,也令我深深感動的答卷。
?
?
這篇解讀本該到這就結(jié)束了。
?
然而,當(dāng)我看到了一篇bgm老哥寫的深度解剖文章之后,再回過頭去重新審視,又能夠發(fā)現(xiàn),這份答卷的確令人滿意,卻又并非完美。
?
“列車終會到站,而舞臺少女們,也一定會到達下一個舞臺?!?/p>
?
是啊,“到達下一個舞臺”。
?
正如我前面所言,舞臺少女本質(zhì)上依附于舞臺的存在,舞臺這個載體一旦消逝,舞臺少女便會達成某種意義上的死亡。為此,九九組以“終會到達下一個舞臺”來回答這個問題。然而,這是少歌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卻也是其最具缺陷的地方。
?
所謂“到達下一個舞臺”,不過是在一個舞臺消逝之后,尋找下一個替代品,讓舞臺少女持續(xù)發(fā)光發(fā)熱。但是此舉雖然有效,卻也把少女們永遠束縛在了“舞臺”這個為她們量身搭建的蛋殼之中,這個蛋殼縱然可以盡善盡美,卻也永遠只能是一個蛋殼。
?
是啊,舞臺是讓舞臺少女閃耀的唯一方式,而她們似乎也可以通過revue的方式來表露真心,就像劇場版中她們所做的一樣。但是,revue的本質(zhì)永遠是一種表演,而“表演一種真實”本身就是一種無法自洽的悖論。舞臺本質(zhì)上是一種為她們訂做的裝置,一切的復(fù)雜都被暴力地符號化,就連代表著傷痛的鮮血都被無害的番茄所替代,這樣一種符號化和理想化的“蛋殼”,又怎能替代真正的現(xiàn)實?舞臺少女既然身處舞臺之上,也就注定了她們無法像他人表露真心,仿佛帶上了一層假面,只能無限接近真心卻又無法觸及真心。這就是“舞臺少女”頗為可嘆的里層,在閃耀與熱烈之下的悲哀。以revue的方式來抒發(fā)感情,是少歌最有特色的部分,同樣也是具有一定程度缺陷的一部分。
?
從這個角度而言,“到達下一個舞臺”更像是一面自我欺騙的鏡子,一個明知列車會抵達下一站卻又強行為它續(xù)上軌道的并不高明的手段。舞臺少女,從字面上來說本就應(yīng)該具有“少女”的屬性,失卻了舞臺,她們本應(yīng)該還有著一種舞臺之下的,真正的少女的自我。
?
由是觀之,少歌是否可以在此之上給予少女們一個更為完美的回答呢?是否可以突破“舞臺”這一固有的桎梏,賦予“舞臺少女”一個更為完整的詮釋呢?是否可以完成一個更為深入的解構(gòu),將舞臺之上與舞臺之下加以平衡與融合,給舞臺少女們一個更好的結(jié)局呢?
?
當(dāng)然,這些都不是我們這些長頸鹿們該想的東西。古川知宏,這位被認(rèn)為是幾原弟子的天才監(jiān)督,或許有朝一日會在日后的企劃當(dāng)中給我們一個答案。
?
回過頭來,少歌依舊是一部在觀看之后給予了我極大震撼的作品之一。上一次這樣被深深打動還是看《利茲與青鳥》的時候。時至今日,少歌作為一個原創(chuàng)企劃所獲得的商業(yè)成績已然證明了它是成功的。就算拋開它的劇情內(nèi)核不談,少歌所采用的演出手段和方式仍然是相當(dāng)前衛(wèi),創(chuàng)意和具有借鑒價值的。于觀眾而言,或許會顯得有些“吃電波”,然而正如《孤獨搖滾!》里面的臺詞一樣,或許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但是一定能夠打動一部分人的吧。
?
且容我就此草草收筆,本人才疏學(xué)淺,本文不過是一時興起之作,往往詞不達意,行文潦草,只是希望其中的那份感動與收獲,能夠傳達與分享給各位讀者吧。
?
?
Uclancey
2023.4.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