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賽生命銀行專項基金疾病救助公益捐贈儀式在長舉行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提出的“三次分配”受到眾多關注,全會首次明確提出:“重視發(fā)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fā)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yè)”。通過實施慈善項目或活動,為人們搭建奉獻愛心的平臺,促使愛心轉化為善行。市場經濟的功能在于通過競爭機制有效配置資源,但其局限在于容易引發(fā)“公地悲劇”和貧富差距,正因如此,才更需要通過發(fā)展慈善事業(yè),弘揚責任意識和利他奉獻精神,彌補市場經濟的局限。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諾賽醫(yī)學研究院湖南分院大力發(fā)展慈善事業(yè),發(fā)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2023年6月17日下午,湖南省健康公益基金會諾賽生命銀行專項基金志愿者招募暨疾病救助捐贈儀式在長沙舉行。諾賽生命銀行專項基金秘書長李佳華宣讀了湖南省健康公益基金會關于成立生命銀行專項基金的批復文件,專項基金管委會姜副主任介紹了生命銀行專項公益基金的成立目的、公益使命、社會責任;專項基金將以捐建國內生命銀行100家、免費細胞儲存人數達1000萬人份/年、高危職業(yè)免費生殖細胞存儲1000萬人、資助貧困群眾重大疾病救治1000人以上/年、資助國家勞模、殘疾人、烈士家屬等人群重大疾病救治1000人以上/年為目標,開啟全民細胞免費存儲行動,傳播生命健康科普知識,讓教育與公益同行,全力推進健康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共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湖南省健康公益基金會諾賽生命銀行專項基金管委會主任石中玉先生介紹了生命銀行專項公益基金首批捐贈對象的健康情況。
向百果先生,貧困五保戶,一年前身患中風,導致右側肢體障礙,行動不便,四肢無力;參加自衛(wèi)反擊戰(zhàn)退伍老兵黃昌計同志,湖南瀏陽市人 1965年出生,于1983年11月入伍,正值廣西邊境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時期,在1984年至1985年,曾先后兩次參加廣西邊防對越反擊輪戰(zhàn)。1986年退伍后,因身患嚴重痛風手腳功能逐漸受阻。如今病痛己困擾二十余年,先后經歷了多方尋醫(yī)治療,不僅病情沒有得到好轉還耽誤其結婚生子。如今還是一個人生活。由于病痛,參戰(zhàn)老兵跟工作賺錢失之交臂,連簡單的農活都干不了生活相當困難。

通過生命銀行專項基金管理會決定,給予貧困五保戶向百果先生、抗戰(zhàn)退伍老兵黃昌義同志免費救助治療,湖南省健康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劉子歌秘書長、諾賽生命銀行專項基金管委會主任石中玉先生共同與向百果先生、黃昌計同志完成捐贈儀式。

會上,諾賽生命銀行專項基金表彰了一批為公益事業(yè)做出了杰出貢獻的公益大使、慈善大使、愛心大使和公益志愿者。他們通過自己的行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愛心公益事業(yè),同時也通過自己的慈善行為,為社會傳遞了正能量,讓社會更加充滿愛和慈善。諾賽生命銀行專項基金管委會主任石中玉先生表示,感謝這些優(yōu)秀的公益大使、慈善大使、愛心大使和公益志愿者,他們的公益行為是公益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傳遞社會正能量的重要一環(huán)。希望更多的公益大使、慈善大使、愛心大使和公益志愿者能夠參與到公益事業(yè)中來,通過專項基金為更多的困難群眾提供免費大病救助服務,為健康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踐行普惠大眾健康、讓天下無慢病困擾的遠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