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悔罪
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
? ? ? ? ? ??《尚書·太甲中》
【原文】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p>
【今譯】太甲拜跪叩頭悔罪,說道:“我小子不明于德行,自己招致不善。多欲,就敗壞法度;放縱,就敗壞禮制,因此給自身召來了罪過。天災是可以避免的;自作的禍殃,卻難以逃脫。”
【賞析】
“自作孽,不可活”自己造成的罪孽和災禍,沒有辦法逃脫懲罰。
后用“自作孽,不可活” 勸誡人們,要多做善事。
太甲元年,太甲剛繼承王位,伊尹一連作了三篇文章給太甲去閱讀,教他學習怎樣做一個好的君主。
《伊訓》,說明商代的列祖之德;
《肆命》,陳述政教所當為,講的是如何分清是非,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不應該做。
《徂后》,說明成湯之法度,講的是商湯時候的法律制度,以期引導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規(guī)矩辦事,正確執(zhí)掌政務,不能亂來。
但太甲繼位三年,不理國政,為政不明,且失之暴虐,以暴虐的手段對付老百姓,把老百姓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經(jīng)伊尹多次規(guī)勸,太甲仍不聽。
伊尹便將太甲放逐到桐,囚禁起來,令其悔過自責,并自攝行政當國。
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反善,伊尹又把他迎回,交還了政權。
從此,太甲修德勤政,諸侯歸服,百姓安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