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如何評價羊祜、陸抗這兩個三國最后的名將?

2023-07-10 23:33 作者:榆翔  | 我要投稿

陸抗略勝一籌,但這不妨礙羊祜也是名將。我這個結(jié)論基于以下幾個事實。

一,兩人交鋒幾次,陸抗以弱勝強。我先來介紹下陸抗,陸抗是陸遜的次子,陸遜去世時,他只有二十歲。年輕的陸抗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勁,他勇敢地在孫權(quán)面前為含冤而死的父親辯護,令孫權(quán)幡然醒悟。出身將門之家的陸抗廣涉兵略,成為東吳后期最重要的將領(lǐng)。孫權(quán)去世后,陸抗被提拔為奮威將軍,后來陸續(xù)被拜為征軍將軍、鎮(zhèn)軍將軍。孫皓繼位后,加封陸抗為鎮(zhèn)軍大將軍,領(lǐng)益州牧。 步闡叛變時,陸抗正是其頂頭上司,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xiāng)、公安諸軍事,實際就是吳國西部軍區(qū)總司令。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陸抗沒有自亂陣腳。陸抗的兵力多分布在西陵附近,因而進軍神速,包圍西陵后,他下令在赤溪到故市之間筑起高峻的圍墻,一來可以圍困步闡,二來可以抵御晉軍的進攻。這項軍事工程十分龐大,陸抗嚴令限期完成,士兵們揮汗如土,日夜趕工,累得不成人樣。 多數(shù)將領(lǐng)對陸抗此舉大惑不解,紛紛進言說:“現(xiàn)在應(yīng)該趁軍隊銳氣尚在,火速發(fā)動對步闡的進攻,晉國救兵趕到時,我們早就攻下西陵,何必費那么大勁筑工事呢?士兵百姓都苦不堪言了?!? 陸抗解釋說:“西陵城地勢險峻,城墻堅固,糧食充足,所有防御設(shè)施及武器配置,都是我以前規(guī)劃的。現(xiàn)在反過來要攻打它,短時間內(nèi)很難取勝。倘若晉國援兵趕到時,我們毫無防御工事,內(nèi)外受敵,到時還打什么仗!” 西陵城的防御規(guī)劃本就是陸抗針對善于攻堅戰(zhàn)的晉軍親自設(shè)計的,他自然明白這座堡壘的防御是何等堅不可摧。不過,他的說法并沒有得到諸將的認同,大家仍心懷不滿,為了平息眾議,陸抗只得同意前線將領(lǐng)發(fā)動進攻。這次進攻如陸抗所料,沒有任何成果,大家這才明白陸抗的良苦用心,只得服從他的命令,專心構(gòu)筑圍困工事。 此時晉國車騎將軍羊祜已經(jīng)統(tǒng)領(lǐng)五萬兵馬進逼東吳長江沿岸重要據(jù)點江陵城。江陵是荊州戰(zhàn)略要地,當年周瑜耗費一年多的時間才攻克它。很明顯,晉國企圖實施“圍魏救趙”的策略,攻江陵迫使吳軍回師,減輕西陵城的軍事壓力。 是繼續(xù)攻略西陵,還是回師救援江陵? 陸抗審時度勢后,分析道:“江陵城十分堅固,兵員充足,沒什么可擔憂的。退一步說,就算敵人攻下江陵,孤師深入,也沒辦法長期固守,對我們造成的損害不大。但是,倘若晉國控制了西陵,南方的蠻夷部落都會叛變,后患無窮?!? 話雖如此,但吳軍主力都集中于西陵,江陵能守得住嗎? 羊祜大軍推進到江陵城北,被一片湖水阻住了。這是一個人工湖。由于江陵城北地勢開闊,道路平坦,倘若戰(zhàn)爭爆發(fā),敵人很容易長驅(qū)直入。陸抗主持西部戰(zhàn)區(qū)的防務(wù)后,令江陵督張咸引水灌入這片平地,修筑大壩蓄成一個人工湖,一來遭遇入侵時可以遲滯敵軍行進,二來可以防止有人叛逃到晉國。 不過,人工湖固然能遲滯敵人,同時也能給敵人帶來某些便利,比如說便于用大船運輸糧食。由于陸抗把主力部隊悉數(shù)調(diào)到西陵,江陵守軍只有守城的能力,絕無反擊的能力。倘若吳軍不能在人工湖上阻擊入侵的晉軍,那么人工湖的軍事價值就大打折扣。晉軍渡河不會遇到多少抵抗,又可以用船運糧食,這樣反而對晉軍十分有利。羊祜企圖利用這點,他擔心吳國人會破壞大壩,便“賊喊捉賊”,故意叫囂要破壞大壩,甚至還派出一支工兵部隊。 羊祜的伎倆沒能瞞得過陸抗,反倒令他警覺,他發(fā)出一道指令給江陵督張咸,指示他立即毀掉大壩。眾將大驚,當初辛辛苦苦造起的大壩,怎么說毀就要毀呢?還有,敵人不正想毀掉大壩嗎?大家一起勸阻陸抗,陸抗不為所動,斷然毀掉大壩。在這場智慧的角逐中,陸抗又勝出了。羊祜捶胸頓足,大壩一毀,余下一片沼澤地帶,船也開不了,車也開不了,晉軍舉步維艱。 與此同時,另兩路晉師也陸續(xù)就位。晉荊州刺史楊肇的援師進抵西陵附近,巴東監(jiān)軍徐胤的水師逼近建平。 一場大戰(zhàn)已不可避免。 陸抗不愧為名將,運籌帷幄,調(diào)度有方。他先派遣公安督孫遵在長江南岸預(yù)防羊祜大舉深入,另遣水軍督留慮溯江而上,抵御徐胤的水師,自己則以主力部隊圍城打援。 敵人大軍壓境,東吳軍中一些將領(lǐng)開始動搖。將軍朱喬手下有一名營都督,名喚俞贊,偷偷跑去投降楊肇,并把陸抗軍中的底細全盤托出。對吳軍來說,這實在是壞消息,一旦被敵人知道了弱點,自己就很被動了。 弱點在哪里呢?陸抗說:“俞贊是一名老軍官,對我們的底細知道得一清二楚。軍中夷兵平常訓練不刻苦,倘若敵人要進攻我們,一定會先攻擊夷兵?!奔热蝗绱?,陸抗干脆來了個將計就計,他連夜換防,以精銳部隊接管夷兵防區(qū)。不出所料,第二天晉軍果然前來偷襲,只是他們遇到的不是軟柿子,而是硬釘子。這群偷襲者遭到痛擊,傷亡慘重。 西陵城下,步闡遠遠望見來援的晉軍,可是晉軍司令員楊肇絞盡腦汁,也無法突破陸抗的防線。雙方相持一個月,楊肇山窮水盡,不得不在黑夜的掩護下匆匆退軍。陸抗采取心理戰(zhàn)術(shù),故弄玄虛,搖旗擂鼓,楊肇麾下的士卒們大駭,只恨爹娘少生一條腿,為了逃得快,把鎧甲武器也扔了。陸抗見狀,以輕騎兵追擊,晉兵大敗,被殺者甚眾。 楊肇敗退后,羊祜、徐胤各軍情知解救西陵無望,也只得引兵而去。西陵成了孤城一座,步闡已是甕中之鱉,很快便被陸抗攻破。陸抗誅殺步闡以及主謀者數(shù)十人,對于跟隨叛亂的數(shù)萬名軍吏,則上書皇帝,請求赦免其罪。 二各自的地位,蜀國滅亡后,吳國外有強敵,內(nèi)有暴君,卻還能撐上十幾年,主要就是因為擁有像陸抗、吾彥這樣優(yōu)秀的將領(lǐng)。西陵叛亂,不是單純的軍事事件,它的背后折射出吳國政治上的腐敗與殘暴,僅僅是暴君一次不合常規(guī)的征召,就足以導致一場叛亂,可見暴政下的吳國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陸氏家族成了吳國的中流砥柱,從陸遜到陸凱,再到陸抗,他們幾乎撐起吳國的半邊天。暴虐皇帝對陸氏還是比較客氣的,因為皇帝也要別人來保護他的神圣權(quán)力。不過,這種恩典并非自始至終都存在。在西陵叛亂發(fā)生的三年前(公元269年),左丞相陸凱病逝。他生前屢屢攻擊孫皓的寵臣何定,在他死后,何定多次誣陷他,暴躁的皇帝一怒之下,把陸凱的妻兒流放到建安去了。 在中國歷史上,父子皆為名將的情況并不多見,陸遜、陸抗便是其中之一。平叛西陵可以稱得上是陸抗軍事生涯的代表作,這場戰(zhàn)役贏得很有水平。步闡在西陵根基很深,晉國又出動三路人馬馳援,軍事形勢復(fù)雜而微妙。陸抗把握戰(zhàn)爭全局的能力與高超的分析判斷力,實不在其父之下??上У氖?,他效命于一個不值得效命的皇帝,這是他的悲劇所在,即便他有不世之才華,也只能遲滯東吳的滅亡,而不能改寫其命運。 戰(zhàn)役結(jié)束后,陸抗返回駐地樂鄉(xiāng),他沒像鄧艾那樣居功自傲,仍然一如平日,為人溫和謙遜。他何嘗不知皇帝孫皓是什么樣的貨色,可是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在艱難時局下,站出來力挽狂瀾,扶大廈于將傾。臨戰(zhàn)時果斷決然,居閑時小心謹慎,故而能化險為夷,保全自我。 西陵之戰(zhàn)是繼收復(fù)交趾后,東吳在軍事上的又一次勝利。盡管陸抗贏得十分漂亮,但我們必須指出,這次會戰(zhàn)的起因是東吳將領(lǐng)的叛變,因此,即便晉國出援不利,實際上也沒有遭到重大損失。然而,皇帝孫皓卻不這樣認為,他是個相當迷信的人,自從意外登基以來,他自認為蒙上天眷顧,乃是真正的天之驕子。既然上天站在自己這邊,豈不說明自己的使命乃是征服全天下嗎? 羊祜從江陵撤回襄陽,痛定思痛,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吳國最大的弱點在哪呢?在于君臣離心,民眾對朝廷失去信任,這才有了交趾與西陵的叛亂。對付吳國,最厲害的戰(zhàn)略,并不是一味進攻,而是攻心為上。你吳國朝廷不是不講信用嗎?我晉國就要表現(xiàn)得很講信用。具體怎么做呢? 首先,羊祜要發(fā)動進攻時,會先通知吳軍。 這根本違反了《孫子兵法》嘛,兵法不是說“兵者,詭道也”嗎?當年宋襄公與楚軍打仗,跟他們講仁義道德,你沒排好兵布好陣我不打你,最后被打得大敗,成為千古笑柄。難道羊祜也要當這種笑柄嗎?當然不是。兵法要活學活用,否則就是書呆子。將領(lǐng)的指揮能力,軍隊的訓練水平固然重要,但民心背向才是決定戰(zhàn)爭勝敗的關(guān)鍵因素。得民心者得天下,羊祜要在吳國百姓中樹立這樣的形象:晉軍乃是正義之師。因此,要打仗時,羊祜先通知對方,約個日期,某月某日,咱們在哪里干上一架,不見不散。當然,羊祜的做法遭到許多將領(lǐng)的反對,所以每當要決策之前,羊祜先請大家喝酒,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灌醉,這樣就沒人反對了。 其次,施恩惠于吳國人。 每當晉軍越境作戰(zhàn),糧食不夠,把吳人的稻谷割走后,羊祜總是以時價計算總額,用相同價值的絹絲布匹償還。此外,羊祜嚴禁越境狩獵,如果獵物先被吳國獵人射傷,一律送還。敵人如此有人情味,久而久之,吳國邊境百姓對晉國軍隊印象頗好,對羊祜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同樣是荊州地界,這一邊是吳國,那一邊是晉國,這一邊住著陸抗,那一邊住著羊祜。若不是這該死的戰(zhàn)爭,若不是各為其主,陸抗與羊祜估計會成為最鐵的朋友,兩人都富有才華,品格高尚,惺惺相惜。 戰(zhàn)爭本是殘酷的,在這里卻披上一層溫情的面紗。羊祜與陸抗是戰(zhàn)場上的敵人,卻更像心靈神交的朋友,兩人經(jīng)常派使節(jié)往來。陸抗送好酒給羊祜,羊祜毫不懷疑,一飲而盡;陸抗病了,吳國沒有藥材,他向羊祜求助,羊祜送來上好的藥材,很多人覺得敵人送來的藥不靠譜,為防不測,還是別吃了,陸抗大笑道:“羊祜怎么會下毒呢?” 這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對手,知羊祜者,陸抗也;知陸抗者,羊祜也。作為出色的戰(zhàn)略家,陸抗何嘗不知吳國真正的問題是什么,他感慨地對部將說:“他們專門行善,我們專門作惡,不必交鋒我們已然落入下風。哎,我只求能保住各自的疆界,不要想占什么便宜了?!? 陸抗這樣做風險是很大的,因為他頂頭還有一位暴君。暴君狂怒起來,是不講道理的。不久后,皇帝孫皓聽到風聲,說陸抗與羊祜往來甚多,不由得起疑心,派人前去質(zhì)問。陸抗回答說:“即便是一座城邑一處鄉(xiāng)村,也不能沒有信義,何況是一個大國。我如果不這么做,只會使羊祜形象更高大,美德更突出。”試想,你的對手慷慨仁慈,你卻小肚雞腸,豈非更襯托出對手的仁德嗎? 孫皓雖然殘暴,卻不是傻大個,西陵之戰(zhàn)已經(jīng)證明了陸抗的忠誠可靠,何況皇帝要一統(tǒng)天下,也離不開陸抗。孫皓也就沒有追究陸抗與羊祜交往的事,而是集中精力制訂打擊晉國的軍事計劃。 三,兩人對于局勢和身后事的分析不分上下。 孫皓曾計劃,不斷派出兵力騷擾晉國邊境,這個計劃令陸抗憂心忡忡,他寫了一封信給皇帝,委婉地批評了這個計劃,并提出自己的主張。陸抗分析說,晉國政治穩(wěn)定,無機可乘,在這種情況下,“宜養(yǎng)威自保,不可輕動也”。比戰(zhàn)爭更迫切的事情還很多,“今不務(wù)力農(nóng)富國,審官任能,明黜陟,任刑賞,訓諸司以德,撫百姓以仁,而聽諸將徇名,窮兵黷武,動費萬計,士卒凋瘁,寇不為衰而我已大病矣”。發(fā)展農(nóng)業(yè),讓百姓生活富裕起來;選賢用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獎罰制度,施仁政于民,這才是最重要的。冒冒失失地出擊,既不能打擊敵人,又勞民傷財,削弱自己的力量。 陸抗苦口婆心講了一大通,怎奈孫皓自以為有上天庇佑,根本不理他。 令陸抗痛心的是,皇帝不僅不行仁政,其暴政愈發(fā)令人發(fā)指,朝廷命官,哪怕身份極尊貴者,得罪了皇帝也死得很難看。陸抗在憂勞之中病倒了。奄奄一息的他掙扎著坐起來,費勁地寫下最后一道奏折,就國防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奏折中,他強調(diào)了國家西部防御的重要性。由于吳國有長江作為屏障,長期以來,魏國多次南下,武騎千群只能望江興嘆。然而,自滅蜀國以后,新興的晉政權(quán)已然取得控制長江上游的優(yōu)勢。以陸抗卓越的戰(zhàn)略眼光,當然知道晉國下一步突破的重點,必是西線。在這折上疏中,他指出西陵、建平兩地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這兩個地方一旦被敵人攻破,勢必危及整個國家的安全。 其實,陸抗的父親陸遜就曾說過:“西陵國之西門,雖云易守,亦復(fù)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荊州非吳有也。如其有虞,當傾國爭之?!蔽髁暌皇?,荊州不保,荊州一失,東吳危矣。故而西陵有變,勢必要以傾國之力奪回。這也是為什么步闡叛變時,陸抗拼了老命、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西陵的原因。 陸抗長期坐鎮(zhèn)荊州,兵力只有幾萬人,可謂捉襟見肘,既要防備外部敵人從北面、西面入侵,也要防備內(nèi)部各蠻族的叛亂。突如其來的步闡之亂,令西部軍區(qū)的兵員損耗嚴重,陸抗多次上書,要求朝廷增派三萬人馬,加強西線守備,但是朝廷對此置若罔聞,他的請求如石沉大海。為此,陸遜在最后一道上書中沉痛地指出現(xiàn)狀,軍隊已經(jīng)“羸敝日久,難以待變”,假若西部又有突然事件,憑現(xiàn)在這點兵力是沒法解決的。 為此,他還向皇帝提出幾點建議。 其一,不要給各年幼的親王配備兵馬。孫皓總共封了十一個王,每個王大約有兵馬三千,合起來便有三萬多人。如今國家邊疆兵員如此緊缺,卻把三萬多兵馬閑置在親王府,實在是浪費。 其二,禁止黃門宦官大規(guī)模招募辦事人員。說是宦官招募,其實是為皇帝辦事。皇帝欲望無度,光是一個選美,就得派出大量的人到全國各地去挑,因此宮中的人員完全不夠用,得招募臨時工。當時許多百姓為了逃避兵役,紛紛前去應(yīng)募。百姓都不服兵役,誰來保衛(wèi)國家呢? 總之,西線的兵力絕對不可以少于八萬,而且要投入所有精力用于防備強敵,“并力備御,庶幾無虞,若其不然,深可憂也。”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陸抗的上書僅僅限于軍事防御問題,對于其他政治問題他并沒有提及。難道他不知道吳國最大的問題是皇帝的殘暴與無道嗎?他當然知道,但這豈是他所能改變的,他只能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nèi),把事情做到最好,這便是他能對國家做的最大的貢獻。如果他的抱怨再多一點,可能就會和韋昭一個下場。 不久后,陸抗便去世了。 陸抗可以說是東吳帝國最后的長城,他的死,意味著長城的崩塌,加速了東吳帝國覆滅的進程。不過,陸抗之死,對他本人來說或許并不是壞事。至少他不必親眼看到吳國的滅亡,至少他是帶著一絲希望死去,而非徹底絕望。陸抗雖才華出眾,然而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絕對無法阻止吳國的滅亡的。 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十月,司馬炎擢升羊祜為征南大將軍,其用意自然是準備讓羊祜總攬伐吳大計了。 這幾年,羊祜一直在訓練士兵,修繕兵器,加強軍備。所以一接到這項任命,他立馬心領(lǐng)神會,旋即上疏,請求伐吳。 他在奏疏中說:“先帝西平巴蜀,南和吳會,令海內(nèi)得以休養(yǎng)生息。然而吳國背信棄義,屢屢侵犯邊境。命運和時機雖是上天安排,但完成功業(yè)卻在于人的努力,若不一舉掃滅東吳,那兵戈便永不止息。當初平定巴蜀時,天下人都說吳國很快也會滅亡,但時至今日,已過去了十三年。各種謀劃很多,但決策者必須乾綱獨斷。 “自古以來,凡是依靠地勢險阻得以保全者,是因為各方勢均力敵。如果實力相差懸殊,雖有險阻,也無法保全。當初的蜀國并非沒有險要地形,都說是“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可到了進兵之日,卻看不見藩籬的限制,大軍乘勝席卷,直抵成都。 “如今,長江、淮河之險,不如劍閣,而孫皓的殘暴,則遠超劉禪;東吳人民的痛苦甚于巴蜀,而我大晉的兵力卻比當時強大。若不在此時平定四海,卻只固守邊界,令天下總是處于戰(zhàn)亂之中,非長久之計。 “臣建議兵分四路:命益州之兵水陸并進,沿江東下;命荊楚之眾進逼江陵;命豫州之兵直指夏口;再命徐、揚、青、兗四州之眾會攻建業(yè)。東吳要抵抗四面大軍,必定兵力分散,處處告急。我軍只要有一處突破,吳國便會朝野震動,就算再有智慧的人也無法挽救。東吳以長江天險立國,東西數(shù)千里,處處受敵,將疲于奔命。而孫皓又縱情任性,猜忌臣下,朝廷不信任將領(lǐng),士眾受困于荒野,既無保衛(wèi)國土之計,又無決一死戰(zhàn)之心。平日里,吳軍將士尚且三心二意,大兵壓境之際,必有響應(yīng)我軍之人,絕對不可能上下同心,為國效死。 “而且,東吳的軍隊,攻勢雖凌厲,但難以持久,武器又不如我國,唯有水戰(zhàn)是他們的強項??傻綍r候,只要我軍全面攻入?yún)蔷?,他們便無法保住長江,只能退守城池,長處無從發(fā)揮,就更不是我軍對手。我軍深入敵人國土,人人皆有死戰(zhàn)之志;東吳士兵在自己家鄉(xiāng)作戰(zhàn),難免瞻前顧后,生出離散之心。如此,我軍一旦開戰(zhàn),不須多時,必可克敵制勝!” 對于羊祜的這番建言,司馬炎深表贊同。 羊祜知道自己已不久于人世,便對張華道:“能完成我的志愿的,就是先生??!” 司馬炎打算讓羊祜帶病出征??裳蜢锷钪约阂讶粺o法承擔這項重任,便回復(fù)道:“攻取吳國,不一定非臣親自前往不可。問題在于,平定東吳后,陛下恐怕要多多思慮了。功名之事,臣不敢居之,只希望取得東吳后,陛下能審慎選擇治理之人?!? 是年十一月,羊祜陷入彌留狀態(tài),臨終前舉薦杜預(yù)作為自己的繼任者。

如何評價羊祜、陸抗這兩個三國最后的名將?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繁峙县| 星座| 阳山县| 安义县| 工布江达县| 咸丰县| 松潘县| 蒙山县| 新津县| 诸城市| 湖南省| 莱州市| 宣城市| 虎林市| 广平县| 泾阳县| 兴宁市| 溧水县| 大厂| 婺源县| 铁力市| 肃南| 阳朔县| 哈尔滨市| 菏泽市| 枣强县| 华坪县| 汤阴县| 明星| 公主岭市| 琼结县| 老河口市| 石渠县| 浮山县| 北碚区| 乡宁县| 太仓市| 株洲市| 甘泉县| 塘沽区|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