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503重裝甲營使用的戰(zhàn)車和其他車輛

本文轉載自《503重裝甲營(上)》(由威廉·洛赫曼博士、理查德·馮·羅森男爵?、阿爾弗里德·魯貝爾?編著),并非原創(chuàng)。
接下來的照片展示了我們營在1942-1945年間所使用的武器裝備。
我們搜集齊了所有曾經使用過的戰(zhàn)車的照片。有的因為沒有自己拍的一手照片,不得已用了其他來源的照片。有些車輛是由眾多變型車的,無法全部列出。有趣的是戰(zhàn)場上得來的車輛里有些還是從德國出口的。

虎式坦克(PzKpfw VI Tiger SdKfz·181)配備KwK36型56倍口徑火炮,全重約57噸,引擎為邁巴赫HL210P45(早期,600馬力)和邁巴赫HL230P45(晚期,700馬力)?;⑹教箍酥饕b備國防軍第501-512重裝甲營、3個黨衛(wèi)軍重裝甲營已經大德意志裝甲團。通常每連配備14輛,一個營為45輛。亨舍爾型共生產了1348輛?。

虎王坦克(PzKpfw VI Tiger II),配備KwK?43型88mm71倍口徑火炮,重量約?68噸,引擎為邁巴赫HL230P45(700馬力)。從1944年開始裝備國防軍第501、503、505、506、507、509重裝甲營已經3個黨衛(wèi)軍重裝甲營。503營1連在1944年6月底成為換裝該型坦克的第一個國防軍單位?。亨舍爾型共生產了485輛。

三號坦克N型,配備24倍口徑75mm火炮。主要裝備于輕坦克連直到1943年初,戰(zhàn)斗力一般,在伴隨虎式坦克作戰(zhàn)時擔任前鋒,損失很大??颂敳a了大約660輛該型坦克。

半履帶車是機械化步兵的重要裝備,它還具備聯(lián)絡和偵查能力,因此主要裝備于營部、偵查部隊和醫(yī)療隊。

Sdkfz半履帶車(背景處)和挎斗摩托車?主要裝備于偵查部隊和作為聯(lián)絡車使用,這兩種車的可靠性都經受住了實戰(zhàn)的考驗。?

8噸自行車載高炮裝備于防空排。1944年秋逐漸被裝甲化的自行高炮取代。

旋風式自行高炮,四號坦克底盤,配備四聯(lián)裝20mm高炮。對付俯沖轟炸機或對地攻擊機時十分有效。尤其是蘇聯(lián)伊爾-2型。

四輪馬車自行高炮,四號底盤,配備60倍徑37mm43型高射炮,得名于其巨大身形。射擊時四周裝甲板需要放倒,乘員要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戰(zhàn)斗。

18噸牽引車,由FAMO公司于1938年推出。230馬力的輸出使其可以勝任不少拖拽工作。一般一輛沒有動力的坦克需要兩到三輛該型車才能拖動。我們的修理連同時也裝備了六噸配吊機的卡車。

維修豹,作為火線救援車于1944年投入使用,其拖拽能力大于18噸牽引車。我們營在1944年6月獲得了6輛該型車,可惜性能這么優(yōu)良?的車出現(xiàn)太晚,而且數(shù)量太少了。

Sdkfz2半履帶摩托。德國NSU公司生產,36馬力。1941年6月起裝備國防軍,主要用于偵察和聯(lián)絡。該車以其可靠性廣受歡迎。

騾子半履帶卡車。3-4.5噸,很多廠家參與其研制過程,適用于當時東線惡劣的環(huán)境并作為后勤車輛使用。主要用于營部和補給連。

著名的大眾桶車,其可靠性和適應能力應該是有史以來這類車型里最好的了。我相信這個評價到今天也適用。在我們營里,它可被派做任何用途。在戰(zhàn)爭末期逐漸被一些新款輕型車輛取代。

Kfz15型轎車,82馬力,主要供連營級指揮官乘坐?。由霍西、汽車聯(lián)盟和其他一些公司生產。除此之外還有斯太爾1500型指揮官車。

1噸牽引車,大量裝備國防軍,用途廣泛。

3噸中型卡車,全驅。由眾多廠家生產(梅賽德斯、MAN、歐寶)。主要裝備修理連、野戰(zhàn)廚房。

4.5噸卡車,120馬力,全驅,通常用于運輸彈藥、燃料。主要裝備于我們的營部、補給連、修理連。
這次的專欄就到這里了,以上內容均是出自德國老兵之手的資料,希望能豐富大家的知識,喜歡此類資訊就點個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