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一生的幸福之道

常言道:“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p>
禍與福雖然是截然相反的兩端,但都不是生活強加在人身上的,而是人們自己意識和行為去感召來的。給他人帶來利益,自然就是一種幸福之道,或者說是自修幸福之道的一種方法。一幕幕的巧合、天意背后,都是因果,不信請看以下幾個故事。
?
#01
因救人美德,不用考試直接錄取
據(jù)國內(nèi)各大媒體報道:2019年3月,醫(yī)學院實習生求職途中救人,被醫(yī)院免試錄取。
事件既普通卻又不平常。醫(yī)學院學生在投完簡歷回家途中,路遇80歲老人發(fā)病,連人帶車摔倒在地上。她不顧可能背負的責任,扶起了老人并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搶救。隨后在路人的幫助下,撥打了120并聯(lián)系了老人的家屬。在此期間,女生一直蹲在地上跟老人溝通,不停的安慰他,直到救護車將老人拉走,她才放心的離開。
后來采訪時她說:“老人當時說頭暈,我看了看沒有皮外傷,憑學習的經(jīng)驗判斷可能是高血壓引起的,所以做了簡單的急救?!?/p>
恰巧,她所應聘的醫(yī)院的院長也關(guān)注了這個事情,并評價:“有這樣的好品德,何愁工作沒有作為?!?/p>
他當即做出批示:“不用考試,直接錄取?!?/p>
《人民日報》評論:這個破格錄取“好”,因救人被醫(yī)院直接錄取,如此破格恰是崇“格”,崇品德重人格。
所以善良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自帶福氣的磁場。你不經(jīng)意間的善舉,往往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02
放生野狐預警報恩
某水庫的管理員一個人駐守在水庫的配電室里,因閑來無事,慢慢學會了垂釣,他釣的魚常常吃不了,剩下的就存養(yǎng)在廚房的一口大水缸里。
一個悶熱的夏夜,他無法入眠,忽然聽到廚房里傳出一些異聲。于是隨手抄起家伙去察看怎么回事。
原來是一只野狐貍跑來偷吃他的魚,不小心掉進了缸里爬不上來。想到前幾次莫名其妙少了的魚,他就想打死這只偷吃的狐貍。
正欲動手時,他看到野狐滿是驚恐的眼里含著眼淚,心軟之下,終究還是把野狐放了,不過從那以后他的魚再也沒有少過。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左右,這個后來在歷史上都留下了記錄的日子。
熟睡中的他被一種急促撓門的聲音和咕咕鳴叫聲吵醒。
他打開門,是那只野狐貍回來了,跑進來焦躁不安地圍著他兜圈子。
他本想回屋拿吃的給他以為是餓急了的野狐,可那只狐貍忽然咬住了他的涼鞋,拼命的往外拉。
他瞬間想到了老輩人曾經(jīng)講過的一些動物反常的故事,于是跟隨狐貍來到院子里。
就在此時,他居住的配電室瞬間被震塌,舉世皆驚的7.8級大地震轟然降臨。
多年后,當年邁的老人回想起當年那一幕,還念念不忘那只被他放生又回來報恩的狐貍。
他感慨萬千的對孩子們說:“地球就像個大家庭,大多數(shù)的動物與人息息相關(guān)。盡管動物們不會講人話,但同樣的有思維和良心?!辈⑶遥瑥哪谴蔚卣鹬?,他再也沒有釣過魚。
#03
因布施得生忉利天
迦旃延尊者在阿磐提國宣法后,想回到舍衛(wèi)國去聽聞佛陀說法,途中見到—位婦人手持水瓶,坐在河邊大聲嚎哭。
尊者見此情景,不覺升起憐憫心,向前詢問婦人因何傷心嚎哭。
原來婦人是在抱怨人世間的不公平,貧富懸殊。她一生受苦,被貧窮折磨得不想活了。
迦旃延尊者聽后,非常慈悲地開示她:窮人不—定是苦或不幸的,并不值得為貧窮悲傷;富人也不一定就快樂,他們天天為貪欲的煩惱受苦。貧窮的人所以貧窮,是前生沒有布施和修福;富貴的人所以富貴,是前生肯布施和修福。
婦人聽后,非常想要布施,可由于貧困,不知道自己能布施什么。
尊者告訴婦人:“布施不一定用金錢,也不在于多少,重在發(fā)心純凈,現(xiàn)在你就持此缽盛水給我,就是對我的布施!”
婦人真正明白了布施的意義,當即依教奉行,后來她以供水功德,得生忉利天享樂。
善良的人,可以逢兇化吉,化險為夷。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我們把行善修好,福氣自然會不請自來。
不要再抱怨“我沒有錢,做不了善事”了,相逢的一個微笑,何嘗又不是一種善呢?
善念,是一盞心燈;善舉,使心燈長明。善良,才是我們一生的幸福之道!
——END——
撰稿:在路上
編輯:對白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