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的文盲:岳麓書院以前是監(jiān)獄嗎?


最近有學員去了趟岳麓書院,看著上面那塊牌匾,不禁有些困惑:這岳麓書院是做過監(jiān)獄嗎,為什么要寫作獄麓書院?

要這么說,其實不只岳麓書院做過監(jiān)獄,泰山也做過哦,泰山還“五獄獨尊”呢!好吧,不開玩笑了,雖然嶽字看著像獄,但它其實是岳的異體字。

岳這個字,甲骨文里就有,按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里的說法,這個字一開始走的是象形,畫的是層巒疊嶂的山。

從這種字形出發(fā),才有了后來的岳字。丘本義是小土山,山上有丘不就是層巒疊嶂嘛!

所以,岳不是簡體字,古代就有這么寫的。比如顏真卿《多寶塔碑》寫到“衡岳思大禪師”就是這么寫的,捎帶解釋一下,“衡岳”就是南岳衡山,“思大禪師”是南朝的一個高僧。

說過岳,我們再看嶽。嶽這個寫法也是由來已久,東漢許慎編寫《說文解字》時就有收錄,他說這個字主要用于五岳。

我們看個《曹全碑》的例子吧,在《曹全碑》里,合陽縣人民夸曹全,說他幫百姓“開南寺門,承望華岳”,這里的岳就寫作嶽。還是捎帶解釋一下,“開南寺門”就是打開寺廟南邊的大門,“承望華岳”就是看一看南邊的華山。
嶽字,按許慎的說法是形聲字,上面的山表意,下面的獄表聲,當然,也有學者認為,獄字其實還是承擔了一定的表意功能。

獄的各種義項都和訴訟有關(guān),比如訟獄、監(jiān)獄。就字形而言,它是兩只狗在對噴,這是一種比喻,就是說原告和被告吵得很厲害。
而在古代中國,五岳是有神性的,可以負責一部分審判工作。其中最典型的是泰山,古代中國有“泰山治鬼”的說法;后來佛教進入中國,拋出十殿閻王的概念,其中第七殿就是“泰山王”。
回到岳麓書院,岳麓書院在岳麓山底下,岳麓山屬于南岳的一部分。南朝時期,有一個神棍叫徐靈期,他寫過一篇《南岳記》,在其中提出了衡山七十二峰的說法,這七十二峰之一就是岳麓山,所以岳麓書院就可以寫作嶽麓書院。
最后再強調(diào)一下,岳和嶽不是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區(qū)別。岳字在繁體里也有,使用范圍更廣,而嶽只存在于繁體字,基本只用于五岳。

所以如果用繁體字創(chuàng)作,搞不清寫什么就寫“岳”,99.99%是對的,而寫“嶽”容易弄巧成拙。比如“岳飛”的“岳”,就只能寫作“岳”;而《岳陽樓記》的“岳”,人們也基本只用“岳”字。
文字?| 大思衡岳咸魚癸
「? ? 大?? 凝???書? ?房?? ?」﹏期待下次與你的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