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USTO 味!卟蕉綠藝術療愈沙龍-波普利希滕斯坦/1







我們在這里:
- 邊聽音樂邊繪畫
- 躲在最舒適的角落獨自創(chuàng)作
- 吸取一點點藝術知識
- 緩解一點點情緒壓力
-
需要準備:
- 預留半小時
- 繪畫材料:任意白紙、順手的繪畫工具如彩鉛、油畫棒、水彩、鉛筆、水筆或數字繪畫工具等
-
適合人群:
- 對繪畫充滿熱情的兒童、需要調解情緒緩解壓力的成年人
-
\\? 點開音樂,我們開始吧!//
-
Begin Again-The Piano Guys
-
\\? 看眼前這件藝術作品!//
-
《鏡子里的玻璃和檸檬》,Glass and lemon in a mirror,1974 / Roy Lichtenstein羅伊·利希滕斯坦
波普藝術靜物畫
-
羅伊·利希滕斯坦,出生于1923年,是美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美國藝術文學院成員。
-
作為波普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利希騰斯坦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漫畫和廣告風格結合的繪畫,借用當時大眾文化與媒體的意象,利希騰斯坦用標志性色調和標志性大圓點(Benday dots)的手法來表現“美國人的生活哲學”。
-
波普藝術產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西方,主要發(fā)生于英國和美國的一個藝術運動。
而波普藝術一詞最早的出現是在1952—1955年間的英國,由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的一批青年藝術家
在一次討論會上首創(chuàng)。
他們最初給波普藝術界定的特征是:廣大公眾創(chuàng)造的都市文化是現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絕好材料,面對消費社會商業(yè)文明的沖擊,藝術家不僅要正視它,而且應該成為通俗文化的歌手。
-
“系統(tǒng)的感知,就是藝術的一切?!边@句話是美國波普藝術家利希滕斯坦在藝術實踐創(chuàng)作后的理論總結。意思是說藝術家憑借自己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意識到藝術潛能的存在,最后經過“移置”創(chuàng)作出新的作品。這句話蘊含著波普藝術內涵的同時,也是我們理解利希滕斯坦藝術作品精神的一個切入點。
-
\\? 接下來!//
-
拿出我們準備好的白紙或打印上圖線描稿和繪畫工具,自由填色上面這件藝術作品,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色調,
-
自己開心最重要!
-
來發(fā)現屬于我們自己個人的繪畫標簽吧!
-
我們想要的體驗:
- 我們不在意藝術作品臨摹的有多相似,
- 我們在意的是繪畫過程,
- 筆尖觸碰紙張產生的摩擦,
- 反復機械的肢體動作,
- 聽著音樂放空大腦,
- 留給自己一處舒適空間放松心情!
-
\\? 那么!//
我們一起開始吧!
-
-
-
關于「GUUSTO 味」
-
「GUUSTO 味」多元化的藝術潮流平臺,推廣“美”好事物,簽約具有潛力的青年當代藝術家及品牌,致力于連接線下實體展覽與線上資訊及衍生產品的信息共享及售賣。
-
「GUUSTO 味」注力:
-
-線上線下藝術展覽/活動
-藝術品及衍生品銷售
-「重構熵感」藝術聯(lián)名
-卟蕉綠藝術療愈沙龍
-商業(yè)活動策劃
-品牌項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