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寫作小技巧分享:寫小說大綱的三個小技巧

大家好,我是雕骨寫意。分享寫作經(jīng)驗,消除你的寫作焦慮。
今天我們來談大綱。大綱直接決定你的小說是否可以簽約,同時也決定你的小說會不會失控。
網(wǎng)上講大綱技巧的教程非常多。我今天也不打算老生常談,把人人皆知的那些技巧再泛泛講一遍,而是講一講寫大綱的底層邏輯和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jié)問題。
第一,要把大綱當成精彩的故事來寫,而不是當成產(chǎn)品說明寫
很多萌新被編輯說大綱太平,沒有亮點。原因就是萌新把人物做的事情都交代了一遍。故事還算清晰,但毫無吸引力,像流水賬。
這就是涉及到寫大綱的底層邏輯。大綱是講故事,不要平鋪直敘。
既然是講故事,就要有起承轉合,開端,發(fā)展,高潮,解決。故事要完整曲折,人物要鮮明且在故事結尾發(fā)生某種變化。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先分清陳述性語言和描述性語言。
舉個例子。
以《甄嬛傳》為例。?
如果是萌新寫《甄嬛傳》的大綱,可能讀起來是這種感覺:雍正年間,有個女人叫甄嬛,她選秀入宮后遇到了邪惡的華妃,后來又發(fā)現(xiàn)皇后才是深藏不露的幕后黑手。然后甄嬛先得寵,之后又失寵。在經(jīng)歷了一連串的宮廷爭斗后,她取得了勝利,最終成為了圣母皇太后。
或許我有些夸張了。我只是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果僅僅從把故事說清楚的角度來看,這個大綱也做到了,但就是看起來整體比較平淡,很難引起閱讀興趣。
我們再來看一下百度百科上,關于甄嬛傳的介紹。
雍正元年,結束了激烈的奪位之爭,四阿哥胤禛繼位,年號雍正,彼時國泰民安,政治清明,但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蠢蠢欲動。
后宮之中,華妃與皇后分庭抗禮,各方勢力裹挾其中,兇險異常。十七歲的甄嬛與好姐妹沈眉莊、安陵容參加選秀,她本抱著充數(shù)的念頭前來,卻偏偏受到了皇帝的青睞,最后三人一同入選。但因華妃囂張,步步緊逼,眉莊被冤,陵容變心,天真的甄嬛逐漸變成了后宮之中精于算計的女子。
中間省略若干情節(jié)介紹,自己可以去看看。布拉布拉布拉布拉布拉。跳到簡介的結尾。
皇帝駕崩后,甄嬛養(yǎng)子弘歷登基,甄嬛被尊為圣母皇太后,即便享盡榮華,但回首過往,不過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夢罷了。
第二個大綱才是能讓你的小說簽約的大綱寫作方式。從語言風格上來講,第一段簡介是單純的陳述,第二段簡介的語言偏重于描述。比如一股暗流蠢蠢欲動,不過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夢罷了。
這都是描述性語言。描述性的語言才能讓你的大綱看起來像一個精彩的故事而不是流水賬。
要記住,你不是在給編輯交作業(yè),而是在向他安利一個好故事。
你要搞清楚,到底要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這個故事最大的亮點在哪里。
比如剛才說的《甄嬛傳》大綱最后一句:不過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夢罷了。
這句話就點出了這是個什么故事:繁華散盡后的悲劇,而非一出大團圓的喜劇。亮點在于甄嬛的人生逆襲,一路升級過關,但最終她也不過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權力斗爭中,并無真正的勝利者。
如果你寫的是言情,要濃墨重彩地點出這對CP最大的萌點在哪里。這兩人是青梅竹馬還是天降奇緣,戀愛過程是一帆風順還是歷盡坎坷,整體基調(diào)是沙雕歡樂還是悲情浪漫。如果你寫的是懸疑推理,那就不光要在大綱里拋出種種懸念,營造疑云重重的氛圍,還要強調(diào)是哪種類型。比如寫的是社會派推理,還是圍繞家庭瑣事,倫理關系的家庭懸疑,抑或是校園懸疑,懸疑愛情。
這些要在大綱里體現(xiàn)出來,還得敲黑板劃重點式地體現(xiàn),不能讓編輯自己去琢磨、總結。
有人說我知道大綱應該是個故事,但我不知道如何凸顯這種故事性。
除了描述性語言,還要注意遣詞造句。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第一個簡綱的措辭,包含不少然后,之后這樣的詞兒。
這樣的措辭會讓大綱的故事性被大大減弱。
每天閱大綱無數(shù)的編輯,一眼就看出你的生澀,并且能感覺你對自己的故事很多地方考慮得不夠成熟周全。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點,當大綱中第一次出現(xiàn)某個人物時,一定要介紹一下。比如一定要寫甄嬛的好姐妹沈眉莊,而不是一上來就沈眉莊。這是作者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因為所有的人物你已經(jīng)爛熟于心,但編輯不知道,一定要有這個意識,盡自己所能,把故事方方面都交代清楚,不能讓別人去歸納總結,這是作者的義務。
還有一個很小的點,就是要注意,提醒人物的狀態(tài)。比如你在大綱中寫到一個配角失明。你接著寫主角的故事。等到下次寫到配角時,尤其是這個情節(jié)跟他失明有關系,就要提一下,寫成“如今雙目失明的XXX”。
作者也是要有服務意識的。服務意識不是說每個細節(jié)都必須迎合讀者口味,而是有義務把自己的故事講清楚,讓人看明白,上下文銜接得上。?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故事沒有亮點,其實不一定是真的沒有亮點,而是你還沒有把故事想透徹。只要思考的時間夠久,夠全面,你一定可以挖掘出自己獨特的耀眼之處。
第二,添加細節(jié)
我發(fā)現(xiàn)很多萌新的大綱里沒有細節(jié),就只有干干的故事主線??赡苊刃抡J為大綱不需要細節(jié),細節(jié)應該放在正文里。
其實大綱也需要細節(jié)。因為有細節(jié)能讓故事性增強,并且令人物鮮明。
某些你覺得特別出彩的金句,不妨借人物之口說一兩句。
比如《甄嬛傳》里那句“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有些事也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p>
我沒看過甄嬛傳的劇本大綱,但我相信,這句臺詞一定會寫在大綱里。這句臺詞包含無盡滄桑感慨,可以說概括甄嬛一生的情感,成為點睛之筆。
甄嬛說這句話的情景,是在皇帝駕崩時。當年皇帝謊稱自己是果郡王,而甄嬛陰差陽錯與真的果郡王墜入情網(wǎng),而果郡王死于皇帝之手。半生浮沉起落,恩恩怨怨,到此終于了結。
特別精彩的場景,也可以來一小段(幾百字)。
拿我自己寫過的一個破小說作為例子。故事的最后一幕,是京劇名伶女主在被迫為日本侵略者表演時,引爆了事先安裝在劇場地下的炸彈,跟敵人同歸于盡。
當時我著力描寫了名伶的風華絕代和同歸于盡時的慘烈,借此體現(xiàn)侵略者對祖國山河的蹂躪以及民眾反抗的悲壯。
這一幕不過200字左右,但還是給編輯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成為順利簽約的原因之一。
第三,最大限度體現(xiàn)出人物對故事的參與感
很多大綱教程都講,你一定要塑造鮮明的,有記憶點的人物。我們聽得耳朵起繭子,但實際去寫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萌新都有個特點,就是一味堆疊人設,例如反復強調(diào)男主是個天才,女主冰雪聰明之類。不是直接說,就是借他人之口說。
要想讓人記住人物,不管是在大綱階段還是正文階段,有一個點必須注意:就是提升人物對故事的參與度。
這個參與度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欠缺的話,就算你的故事非常曲折,人物遇到的難題非常多,也只會給人一種工具人升級打怪的感覺,不會給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人物不可以顯得被動,面對問題,一定要主動出擊。比如人物遭受了校園霸凌,不要只安排天降男主去營救,而是要先讓主角想盡辦法自救,在尋求自救的過程中遇到男主,當然可以接受幫助,讓自己擺脫困境。人物性格的亮點,就是在這種過程中鮮明地體現(xiàn)出來的,而不是通過反復強調(diào)來體現(xiàn)。
隨著故事的發(fā)展,人物遇到的障礙必然越來越大。每次克服一個困難,人物都會失去一些東西,但同時也會獲得一些獎勵。困難越大,獎勵也越大。
如此人物對故事的參與度會不斷加深,同時推動矛盾沖突不斷升級。這樣的人物,才能讓人過目不忘。
提升人物的參與感有兩個小技巧:
1、 給主角足夠的決策權,讓他充分做出決定自己的命運決策而不是別人。
2、 增加人物的互動。主角作為故事中第一重要的人物,一定要跟他人有足夠多的互動,可以爭吵,合作。配角可以無比高冷,總是跟人保持距離,但為了故事的順利展開,主角最好不要是這個類型。
下面再聊兩個關于寫大綱的常見問題。
第一個常見問題:寫完大綱就不想寫正文了,為什么?怎么辦?
產(chǎn)生這種事兒的原因,是因為你的構思還不夠成熟。
你只有創(chuàng)作沖動,其它的還什么都沒有。創(chuàng)作沖動很容易被消耗。
創(chuàng)作沖動產(chǎn)生被大綱消耗完了。你就不想寫了。
大綱只是一個大體的故事和人物命運的走向。小說最關鍵的因素是對細節(jié)的把握。
寫小說真正的樂趣,就在于這些細節(jié)。
我們不管學習多少寫作技巧,都不要忘記,寫小說可以很有樂趣,而不只是在苦苦煎熬。
大綱和小說的區(qū)別,就像是幾分鐘的小說解說和小說本身的區(qū)別。
幾分鐘的解說,只能讓你知道這個故事大概的脈絡,講了點什么,但無法讓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有一種說法,是全部的故事情節(jié)只有36種,人設是有45種。全世界那么多寫作的人,不管你怎么寫,都不太可能寫出什么別人從來沒見過的情節(jié)和人物。
雖然如此,難道我們就不寫了嗎?
當然不.在寫作中,沒有什么一點點搭建小說中的世界,讓你筆下的人物一點點血肉豐滿起來,把一些看似不存在聯(lián)系的事件串聯(lián)起來,更有趣的事情了。
比如故事的主人公,根據(jù)已故父親留下的一幅古畫,解析出了太平天國寶藏的秘密。大綱里是這么寫的,但你實際寫小說時,就要設計主角是如何分析出來。這是難點所在,也是樂趣所在。不同的作者,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你在大綱中寫男女主漸漸對彼此生出好感。放在實際的寫作中,漸漸二字,就夠你寫好幾章。不同的人處理這個過程,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就完全不同,可能有無數(shù)種寫法。你需要設計各種各樣的事件讓原本互相看不順眼的兩人產(chǎn)生好感。這是考驗,也是樂趣。
所以如果當你寫完了大綱,感到不想寫正文時,不要急急忙忙把這個大綱丟掉,開啟新故事,而是放幾天,深入思考一下。
如果還是不想寫正文,那可能你需要完善你的核心梗。你故事的核心??赡芴﹪∪趿?,無法支撐起故事。
記住,在處理一個寫作項目時,遇到這種情況很正常的。不要放棄,繼續(xù)努力,直到你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第二個常見問題:實際寫作時就是不喜歡按照大綱寫,怎么辦?
短篇可以沒有大綱,但長篇必須得有。你可以先寫兩萬字到三萬字再寫大綱。
因為兩三萬字如果出現(xiàn)bug相對容易調(diào)整,字數(shù)太多就太累了。
兩三萬字,你的故事走向已經(jīng)清晰,人物也立住了。這時再寫大綱是為了后續(xù)的路走得更穩(wěn)健,故事不會失控。
只給自己看的大綱,可以嘗試一下這個辦法:
在一張紙上寫出開頭和結尾。中間畫一條直線,把故事的幾個高潮點列出來,再把幾個支線畫出來,自己能看懂就行。
一份簡單的大綱就做好了,再根據(jù)劇情發(fā)展添加中間環(huán)節(jié)。
總之不要把大綱當成枷鎖,當成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工具。
講到這里,如果還有小伙伴說我其實還是有點糊涂。那也沒關系,去找一份大綱模版,去反復閱讀分析,然后模仿(當然不是抄襲)。
對于很多的寫作技巧,名家心得,你搞不清楚,或是有時聽不懂不是因為缺乏天賦或是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你不夠有經(jīng)驗,讀得少也寫得少。
阻礙你寫作的也不是技巧,而是過分焦慮導致的內(nèi)耗。
今天關于大綱就講到這里。視頻文字版發(fā)在我的專欄,鏈接在置頂評論。有什么問題可以私信我或是在評論區(qū)留言,回復雖然可能延遲,但一定會回復。
感謝閱讀,下次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