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同源詞意義系統(tǒng)研究》摘錄14-第二章第二節(jié)之二
《上古漢語同源詞意義系統(tǒng)研究》
黃易青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一版一印

??
? 第二節(jié)? 源義素的實質(zhì)與意象對事物特征的理解
? ? ? ?二、意象:認識對運動特征的理解?
意象是認識思維對事物特征形成過程的圖解。
1.認識:從運動的觀點理解事物特征
特征存在于實物和運動之中,實物的形態(tài)和運動的軌跡在特征的異同上可以溝通、比較。
e.g.圜——天體(實物)
? ? ? 環(huán)——玉圈(實物)
? ? ? 還——回旋(運動)
? ? ? 亙——回轉(zhuǎn)(運動)
人們對自然、客觀世界事物的認識,當然是從對具體事物及其運動的觀察、感受開始的,但人類初期并不是從一開始看到或觀察就能夠認識而給予命名,而是必須經(jīng)過相當漫長的感受、體驗過程;到了人類可以命名時,則已經(jīng)有了歸納和抽象。所以命名從特征開始。章太炎說的“語言之初當先緣天官,然則表德之名最夙矣”,就是這個道理。
在最初的認識上,特征、實物、運動三者是溝通的,是分而為三、合而為一的。
語言中最初的一個詞,已經(jīng)含有后來所謂形容詞、名詞、動詞三者的意義涵量。(章太炎:實、德、業(yè)三各不相離)此后的形容詞、名詞、動詞之間的相互派生或“兼類”“活用”,都是因為有前面的這種基礎(chǔ)。
實物的狀態(tài)特征跟運動有直接關(guān)系。
①很多實物本身是不斷運動著的,它們的命名本來是根據(jù)其運動特征。
? ? e.g.淵:回水
? ? ? ? ? 沄:轉(zhuǎn)流
②相對不動的實物,有的是運動的結(jié)果。
? ? ?e.g.屮(chè):徹達的結(jié)果
? ? ? ? ? ?丸:圜轉(zhuǎn)的結(jié)果
? ? ? ? ? ?地:重濁沉下的結(jié)果
有的是必須或可以通過運動來認識其特征
e.g.囗、域——沿著它的周圍走一圈后才能認識到
認識對于運動,有兩個內(nèi)容:
①運動的態(tài)勢——以什么方式、形式發(fā)生
②運動的過程——運動的軌跡、運動的結(jié)果
2.運動的態(tài)勢與事物特征的形成方式
?e.g.
(1)元部見紐字
? ? ? ? ?毌(guàn):穿物持之? ? →? ? ?貫
? ? ? ? ?鍵:車轄(鍵、轄對轉(zhuǎn))
? ? ? ? ?關(guān):門閂
? ? ? ? ?干:間隔、捍衛(wèi)(干犯與間隔捍衛(wèi)是同一件事的兩面,間隔捍衛(wèi)也是從中橫介而把兩方分開。)
? ? ? ? ? 澗:兩山之間的溪谷(從中分開兩邊山脈)
? ? ? ? ? 間:兩戶(單扇門)之間的縫隙
? ? ? ? ? 柬:從中間分開為左右兩部分
《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間焉:從中間介入)
間、界、干、關(guān)都是橫向垂直的運動態(tài)勢。
(2)月部見鈕字
? ? ? ? ?劊:斷
? ? ? ? ?割:割斷生殖器;割斷國脈;高地與高地之間洪水環(huán)繞交通阻絕
? ? ? ? ?界:與“割”古音同
? ? ? ? ?孓:肢體橫斷,無右臂
? ? ? ? ?決:橫對縱向的河道、堤壩而斷開
凡從夬(guài?)(夬是7:6卦的卦名,是《易經(jīng)》六十四卦之一,7:6是夬卦的代號?!皦?guài),分決,決斷。7:6卦的主卦是7卦乾卦,卦象是天,特性是強健,陽數(shù)是7;客卦是6卦兌卦,卦象是澤,特性是愉快,陽數(shù)是6。強健的主方遇到愉快的客方,雙方的素質(zhì)都良好,都積極主動,主方的態(tài)度強硬,客方的態(tài)度隨和。主方是應當視客方為友好的伙伴,依靠客方呢,還是視客方為競爭對手,打擊客方呢?尤其客方的態(tài)度不明朗,不容易對客方作出判斷,主方必須果斷,不再猶豫。)聲、闕聲者,都有從中間橫向垂直運動的特征。
(3)月部疑鈕字
? ? ? ? ??(è):伐木馀也。字或作蘗,古文從木無頭。蘗本義是從中間伐斷樹木,引申之樹木伐斷而又從旁邊長出的枝條為蘗。橫斷河岸亦謂之蘗。
? ? ? ? ?刈:割草
? ? ? ? ?跀:斷足
? ? ? ? ?劓(yì):割鼻
? ? ? ? ?刖:絕
都是一個整體從中間橫斷。
以上三組牙音字,運動態(tài)勢都是橫向垂直。
唇音字的運動態(tài)勢強調(diào)分為并比的兩邊。
? ? ? ? ? ?畔:對田地中分兩半,故有相對、相反意思(界:與縱線相垂直的橫線或與橫線相垂直的縱線)
? ? ? ? ? ?半:牛體半分
? ? ? ? ? ?胖:半體肉
? ? ? ? ???判:半、胖之因
? ? ? ? ? ?片:順著木的縱向分為兩半(“劈”亦如此)
3.運動的過程、結(jié)果與事物特征的形成過程、狀態(tài)
(1)聲母唇音、韻母收舌音與收喉音字的意義比較
? ? ? ? ?? 韻母收舌、舌鼻
? ? ? ? ? ?判、分、別、片、胖、畔:徹底分裂,界限分明
? ? ? ? ? ?韻母收喉、喉鼻
? ? ? ? ? ?剖、副、北、劈、闢、擘、平:分不徹底,一端連著
(2)聲母牙音、韻母收舌音與收喉音字的意義比較
? ? ? ? ?韻母收喉、喉鼻
? ? ? ? ? ?刳(kù)、?刲(kuī):從與被刳物體相垂直的方向從一面切入而掏空其腹腔,并沒斷絕其體
? ? ? ? ??
? ? ? ? ? ??聲母牙音見母,韻母收喉
? ? ? ? ? ? 解:分析結(jié)構(gòu),沒有橫斷(如庖丁解牛)
? ? ? ? ? ? 收舌
? ? ? ? ? ? 割:橫向截斷
? ? ? ? ? ? 韻母收舌、舌鼻
? ? ? ? ? ? 圜:天體
? ? ? ? ? ? 丸:傾側(cè)而轉(zhuǎn)者
? ? ? ? ? ?以上兩者都是不斷旋轉(zhuǎn)運動的,螺旋形的。
? ? ? ? ? ?垣:墻(取其圜圍)。從亙聲,亙是螺旋形運動的,《說文》:亙,求回也。從二,從回(古文字形,像是一個方的@)。(螺旋砌墻???怎么個砌法???)
段注以般旋回轉(zhuǎn)解釋亙,又舉般、回、旋、麾、運、轉(zhuǎn)、斡等收舌、舌鼻音的字幫助解釋亙字。這些都是螺旋形的旋轉(zhuǎn)。
? ? ? ? ? ?圓:圜全也。段注:圜而全,則上下四旁如一,是為渾圓之物。(就球體是吧?)
? ? ? ? ? ?韋:圍繞經(jīng)線不斷旋轉(zhuǎn)的線(???線移動就是面了啵)。取環(huán)繞意。旋轉(zhuǎn)纏圍意。
? ? ? ? ? ?圍:以一個中心而圜繞(太陽系這樣???圍繞太陽之行星運動軌跡——公轉(zhuǎn)——非嚴絲合縫的,所以這些軌跡也不封閉?)
? ? ? ? ? ?囗(weí):回也?;?,轉(zhuǎn)也。
? ? ? ? ? ?圜、丸、垣、亙、圈、圓、圍、囗,是旋轉(zhuǎn)而不封閉、不周帀(z?。┑泥鲌A和包圍。旋轉(zhuǎn)則能平均如一,所以有圓圈義。(???等角螺線,指的是臂的距離以幾何級數(shù)遞增的螺線。設(shè) L 為穿過原點的任意直線,則 L 與等角螺線的相交的角A永遠相等(故其名),而此值為 arccot(b)。等角螺線是自我相似的;這即是說,等角螺線經(jīng)放大后可與原圖完全相同。)
? ? ? ? ? ?
? ? ? ? ? ??瓠(hú)、壺、箇(gè,竹枚)?、隙、孔、口的四周都是周帀的。? ??
(3)舌音聲母收舌音與收喉音字的意義比較
? ? ? ? ? ?收舌、舌鼻
? ? ? ? ? ?纏、轉(zhuǎn)、湍、専、團、摶、紾(zhēn)、抮(zhěn),都是圍繞一個軸心旋轉(zhuǎn),圓而不周帀,即運動的起點與形成一個圓后的終點不是銜接的,意義特征都是螺旋狀旋轉(zhuǎn)的圜圓。
? ? ? ? ? ?表斷絕、通徹、不封閉狀態(tài)。
? ? ? ? ? ?
? ? ? ? ? ? 收喉
? ? ? ? ? ? 囚:人在囗中
? ? ? ? ? ? 疇:范圍田的疆界
? ? ? ? ? ? 周:周帀之密
? ? ? ? ? ? 州:竅
? ? ? ? ? ? 表封閉、連屬、周帀狀態(tài)。
? ? ? ? ? ?意象的運動狀態(tài),與韻母的收尾,是規(guī)律嚴整對應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