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陷入痛苦時,我們該怎樣撫慰他們的心靈?【小蝶的自我關(guān)懷游戲8】
你好丫!歡迎收看我的心理療愈專欄!
關(guān)注May及時獲取最新的學(xué)習(xí)方法和情緒療愈知識哦,我的待出干貨專欄還有99+!
在一個暖爐夜,小蝶前往我的小屋,與我討論了怎樣克服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話題。
接著,我們開始探討,當(dāng)我們的朋友陷入這一狀態(tài)時,
有哪些是我們不應(yīng)該做的,哪些是對朋友有意義的。

一、同理心——溝通五要素之一【原理區(qū),干貨黨可跳過】
(挖坑ing,想知道其它四個嘛?)
“我們需要重新認(rèn)識一位老朋友——同理心,”小蝶繼續(xù)講,
“May,能不能告訴我你對它的理解呢?”她的聲音如同雪山腳下澄澈的湖水。
“同理心是對遭受苦難的小馬流露出的憐憫?!闭f出這句話時,我有點不假思索。
小蝶微微一笑:“嗯,有一部分的理解是合理的。
但是,同理心更加有溫度,也更加有深度——
你不僅能夠感受到朋友的痛苦,也愿意走進黑暗,陪同ta一起走出來。
雙方是平等的,并不是一方處于支配地位,也沒有強迫性。”


“同理心不僅在幫助他人時有用,
當(dāng)我們進行自我療愈時,
如果能夠意識到,
我們的痛苦是眾多痛苦中的一部分,
我們就能借助這種聯(lián)結(jié)去緩解它?!?/p>
我問道:“那么,如果一位朋友向我求助,而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這時候該怎么辦呢?”
“那就承認(rèn)這一點?!?/strong>

二、兩個關(guān)于安慰的誤區(qū)【誤區(qū)警示部分】
小蝶注視著我:“May,有些痛苦是我們沒有辦法逃避的。不管你說什么,痛苦也不會消失。所以,當(dāng)我們想要安慰朋友時,不要試圖去“拔除”痛苦?!?/p>
“當(dāng)你不知道如何安慰時,不如真誠地向ta坦白這一點。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才能讓你好受一點,但是我真的在意你,
不管需要多久,我都愿意陪在你身邊?!?/strong>”

是的,當(dāng)我感受到痛苦的時候,我需要的只是知道有小馬在意我的痛苦,
只是希望有小馬能夠理解這份痛苦,而不是否定這種痛苦,認(rèn)為這不算什么。
? 聽著聽著,我也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多的疑問:
“如果我的朋友所經(jīng)歷的東西我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呢?我該怎樣安慰他們呢?”

小蝶用撥火棍攪動了幾下壁爐。
“May考慮得很全面!我們是‘共情’而不是‘共經(jīng)歷’。
雖然每只小馬的閱歷不同,但焦慮、沮喪、羞恥感、憤怒這些痛苦的感覺我們都經(jīng)歷過。
我們當(dāng)然不可能感知到他人的全部感受,
但是,一定有一部分共同的情感可以被我們感知。
【圖片】
尼克·胡哲在他的自傳中真誠地坦言,盡管許多聽眾的遭遇他從未經(jīng)歷過,
但人們依然可以從他的身上得到治愈(尼克是一位海豹肢癥患者)
“其實,當(dāng)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朋友的遭遇、而我們又擁有同理心時,
反而更有助于我們幫助他們。
我們會有一種更開放的心態(tài),
以【我沒有經(jīng)歷過,所以我會更耐心地傾聽】的方式去陪伴他們。”

三、怎樣運用同理心溝通【方法干貨篇】
(部分內(nèi)容摘自《心理學(xué)如何幫助了我》)
小蝶已經(jīng)走了,我開始回憶她所教給我的東西,在厚厚的筆記本上記錄著:
? 1.理解痛苦之下,朋友的真實需求:
想一下,當(dāng)你在痛苦時,面對你的朋友,內(nèi)心真正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常常不是建議,也不是直接的幫助。
我們渴望朋友回應(yīng)我們的,是這個問題:
如果你是我,你能理解我的困境嗎?你能體會到我的難處嗎?
我們需要的,是這種理解。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并不會真的覺得自己可憐。
相應(yīng)的,我們不希望被當(dāng)作小傻瓜和軟骨頭,
而是一個有真情實感、有淚有笑、有時堅強也有時脆弱、有時無私也有時自私的小馬
——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每一只平凡的小馬。
2.暫時放下立場,允許不同的看法自由來去
我們每只小馬都會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立場,
也難免對一些事物帶有偏見,
有時候我們聽到對方的話實在是難以接受。
這并不是在阻止我們共情,
相反,正是因為我們是正常的小馬,才會有這種普遍的心理。
有一種很棒的心態(tài)是:“不接受,也不著急反駁或說教”。
他人的觀點就像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你的觀點是那片天空,
想象那片白云自由的飄來,自由地經(jīng)過,自由地飄走。
你可以說,“我主觀上也有自己的其它看法,但我真心想傾聽你的思路?!?/p>
即使對方的觀點與你不合,
ta也一定會因為彼此的尊重,更信賴你,也更愿意敞開心扉。

3.深入交流
此時,其實對方已經(jīng)開始了心靈的治愈。
要不要趁熱打鐵,得看對方的心扉是否完全打開。
如果你用同理心描繪出了對方的內(nèi)心,那么,這種共鳴感通常會使我們平靜下來。
這時,隨著對方變得越來越理性,我們就可以討論問題的解決。
如果發(fā)現(xiàn)對方?jīng)]有準(zhǔn)備好,可以在之后的交談中找機會。
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只是共鳴感,也會幫助對方。
相遇本是偶然,共鳴更為難得。

4.埋下精彩伏筆
交談接近尾聲,好不容易獲得的聯(lián)結(jié),要怎樣保存呢?
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剛剛我們都遇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欣賞,你愿意看到對方好的一面。
同理心,你愿意走入黑暗,感受ta的痛苦。
感激,因為“被看見”本身就很有意義。
在最后,請用一句友善的話表達(dá)這些美好的情感。
下一次傾聽時,這些美好的情感就會傳遞下去。

有人走近你的內(nèi)心,高聲地說:‘嘿,我在這!’
有人叩開你的心扉,驚喜地說:‘哦,你在這!’
愿你平安喜樂
愛你的M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