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字
學字 子頂了一滴墨水的寶蓋頭為字, 子頂了三滴墨水的小皇冠為學。 字要一個一個學,墨水方能從一滴到三滴。 我對漢字的好感度爆棚。 我心里沒有一個漢字是敷衍了事的。 雖然我拆字的時候加了很多主觀意志的成分,但我希望是往寬闊了加,而不是往狹隘了加。 跟我弟討論的時候,他說,這漢字才幾十年,你怎么就這么喜歡它。 是的,簡體到今也才68年歷史(1955),港澳臺仍舊使用繁體。繁體看起來很復雜,這就很好理解推行全民教育之前,為何要簡化漢字了。 為了方便我這樣不喜歡復雜的傻瓜呀~???? 古代,學習是身份地位高的人,才能觸及的事,而今,因為一代代某些人的高瞻遠矚,覺得大家都是平等的。 平民入學,女子入學,成為常態(tài)。 這就是我對當下的某些框架禁錮不以為然的原因,多少歲該結婚,多少歲該生幾個娃,多少歲該有幾個錢。 是的,以前的女生讀書是離經(jīng)叛道的,今天的女生不好好做賢妻良母是為人詬病的。 舊的框架打破,依然會有新的框架。如果你拉長時間緯度,你將對所有的框架不屑一顧,只做符合自己的事。 回到我弟的問題, 字,承載了文化,它是流動的,從甲骨文,鐘鼎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到行書楷書, 文化,是變遷的,先秦散文,諸子百家,唐宋詩詞,明清小說。 現(xiàn)在,是簡體當家,是小說散文盛行。 也就是說,甲骨文已經(jīng)過去了,唐宋詩詞已經(jīng)定型為珍寶了,那些是可以研究的東西,而不是可以再度通行的東西。 在什么朝代,用什么方式表達。 流行什么,你就跟隨什么。 唐朝寫詩是常事,是隨大流,今天,就是附庸風雅了。 所以,我也不會繁體,更不會甲骨文,自然就抱緊簡體的大腿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