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印度新命名了26個國際重要濕地
印度指定了26個新的國際重要濕地,目前其國際重要濕地達到75個之多。這些 “拉姆薩爾國際濕地遺址”(Ramsar Sites)分布于全國各地,其中12個在泰米爾納德邦,4個在奧迪沙邦,4個在中央邦,2個在查謨和克什米爾,馬哈拉施特拉邦、喀拉拉邦、卡納塔克邦和果阿邦各有一個。
所有這些新遺址的詳情可在拉姆薩爾遺址信息服務網(wǎng)站上找到:https://rsis.ramsar.org/ris-search/?solrsort=designationdate_dt%20desc&f%5B0%5D=regionCountry_en_ss%3AAsia&f%5B1%5D=regionCountry_en_ss%3AIndia&pagetab=1 。

一些人工濕地已被列入“拉姆薩爾名單”,其中許多是已經(jīng)成為生物多樣性熱點的水庫,其中包括Sakhya Sagar、Udhayamarthandapuram鳥類保護區(qū)、Vellode鳥類保護區(qū)、Sirpur濕地、Vembannur濕地、Vaduvur鳥類保護區(qū)、Tampara湖、Yashwant Sagar和Suchindrum Theroor濕地群。

Pichavaram紅樹林、馬納爾灣海洋生物圈保護區(qū)(Gulf of Mannar Marine Biosphere Reserve)和泰恩溪(Thane Creek)是印度新指定的海洋和沿海國際重要濕地遺址。大多數(shù)保護區(qū)都擁有豐富的紅樹林,為水生和陸生生物提供棲息地,并調(diào)節(jié)洪水和侵蝕等氣候威脅。馬納爾灣海洋生物圈保護區(qū)以其117種珊瑚而聞名。
?
由于印度位于中亞航道的南端,大多數(shù)濕地為越冬的鳥類提供了繁殖和筑巢的場所。Pallikaranai、Suchindrum和Yashwant Sagar等濕地分別收容了100多種鳥類。除了鳥類和水生物種,新的拉姆薩爾遺址還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有些是河流集水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受威脅的物種在此繁衍生息,如薩特科西亞峽谷的老虎(Panthera tigris)和帕拉濕地的桑巴鹿(Cervus unicolor)。

除了生物多樣性之外,拉姆薩爾遺址還為當?shù)厣鐓^(qū)提供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一些遺址,如Pallikarnai和Kajirankulam具有歷史和精神意義,而其他遺址,如Hirakud Reservior和Thane Creek則提供并支持生計。
?
大多數(shù)遺址都面臨著某種形式的人為威脅,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些威脅可以歸因于城市化、資源過度開發(fā)、入侵物種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有些地方有短期或長期的管理計劃來應對這些威脅,有些地方還在國家保護區(qū)內(nèi)。被指定為“國際重要濕地”表明印度決心致力于保護其生態(tài)特征和社會經(jīng)濟完整性。

原文參看:
https://ramsar.org/news/india-names-26-new-wetlands-of-international-importance
?
編譯:Samantha? 審核:Sara
?
【拓展閱讀】
吳季松.以中國濕地科學引領世界濕地生態(tài)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第1卷第11期.2022年10月.ISSN2749-9065
陶思明.中國的國際重要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2022年3月,ISSN2479-9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