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鄰居子《墨子·魯問》
擊鄰家子
? ? ?《墨子·魯問》
【原文】
魯陽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鄭也?我攻鄭,順于天之志。鄭人三世殺其君,天加誅焉,使三年不全,我將助天誅也。”
子墨子曰:“鄭人三世殺其君,而天加誅焉,使三年不全,天誅足矣。今又舉兵,將以攻鄭,曰吾攻鄭也,順于天之志。
“譬有人于此,其子強梁不材,故其父笞之。
“其鄰家之父,舉木而擊之,曰:“吾擊之也,順于其父志?!?/p>
“則豈不悖哉?”
【今譯】
楚國的魯陽文君準(zhǔn)備攻打鄭國,墨子前往勸阻,魯陽文君對墨子說:
“先生為什么要阻止我攻伐鄭國呢?
“我進(jìn)攻鄭國,是順從上天的意志。鄭國人三代把自己的國君殺了,所以上天對鄭國人降以懲罰,使他們?nèi)甓加袨?zāi)荒,不順利。
“我攻打鄭國就是要協(xié)助天,幫助上天討伐懲治鄭國。”
(墨子針對魯陽文君的借口,說了“擊鄰家子”這則寓言,戳穿了魯陽文君打著順應(yīng)天意,幫助上天懲治鄭國的旗號,實際上是進(jìn)行侵略擴張。)
墨子說:“
鄭國人三代都把自己的國君殘殺了,所以上天對鄭國人加以懲罰,使他們?nèi)甓加袨?zāi)荒和不順利,上天對鄭國人的懲罰已經(jīng)夠多了?,F(xiàn)在您又興兵要討伐鄭國,并且說:‘我進(jìn)攻鄭國,是順從上天的意志?!?/p>
“舉個例子,這就好比,在這里有這么一個人,因為他的兒子強暴蠻橫,逞強而不守規(guī)矩,不成器,所以父親就拿鞭子抽打懲治兒子。
“如果鄰居的老頭兒見了也跑過來,掄起大木棍幫著狠狠地痛打,并且說:“我來打你,是順著你父親心意的。
“這鄰家老頭兒的這種做法,難道不是違背常理,很荒謬的嗎?”
【賞析】
《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作,主張“兼愛”、“非攻”。
墨子承認(rèn)“天志”,所以以父比天,兒子錯了,父親可以鞭笞,用不著鄰居的老頭來打,跑來舉木而擊。
? ?
這則寓言具體針對楚國的魯陽文君借口進(jìn)攻鄭國,墨子反對那些借口助天誅罪,打著漂亮的幌子而侵犯攻伐他國的無理行為。
他國有亂,自有天誅,用不著鄰國興兵動武,體現(xiàn)了墨子的“非攻”思想,體現(xiàn)出墨子向往天下安寧、人民安居樂業(yè)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