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財主分家產(chǎn),把所有東西分給大兒子,令大兒子命喪黃泉
讀民間故事,品百味人生,歡迎觀看月汐醬講故事。
話說古時,荊州城有一戶顧姓人家,此家老爺子年輕時候賺了不少錢,在當?shù)兀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富戶。
顧員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顧偉,是他在沒發(fā)跡之時的妻子所生,妻子在很早以前便去世了,發(fā)家之后,顧員外又娶了一任妻子,也是現(xiàn)在的夫人趙氏,趙氏給他又生了一個兒子,取名顧雨。
由于大兒子顧偉小時候過過苦日子,他深知百姓們生活不易,總會行體恤下人,而且積極上進,府中的下人們都對這個大少爺敬佩有加。
小兒子顧雨,從小便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錦衣玉食,沒有過過半分苦日子,他從來不知道窮人家為了一吊錢,要付出多少心酸,由于是顧員外的老來子,顧員外和夫人趙氏非常疼愛顧雨,也造就了他囂張跋扈的性格,在府中稍稍有不如意的事,便對下人拳打腳踢,花錢更是如流水一般。
大家在表面上不敢說什么,在私底下都對二少爺顧雨,很沒有好感。
這一年,顧員外的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他看著自己的這兩個兒子,心中感觸良多,大兒子此時已經(jīng)二十五歲了,幫著家里打理生意也好幾年了,顧員外很放心,把生意上的事兒交給大兒子顧瑋來打理。
再看看小兒子,今年剛滿十七歲,可是三天兩頭的惹事生非,不好好讀書也就罷了,還流連于煙花之地,就連家中的丫鬟也被他搞大了肚子,可是,到底是自己的老來子,顧員外雖知小兒子不成器,但是也不忍心加以責備,只是擔心自己百年之后,小兒子不知該如何立足。
于是在顧員外彌留之際,他把自己的家產(chǎn)都分給了大兒子顧瑋,但是有一條,那就是顧瑋每個月都要給顧雨和繼母趙氏相當多的錢財,讓他們一輩子豐衣足食。
就這樣,顧老爺子便撒手人寰了,顧瑋繼承家業(yè)之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家中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他遵從了父親的遺囑,每月都給弟弟和繼母許多的錢財,讓他們不至于為了生活而煩惱。
可是俗話說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繼母趙氏和顧雨當然不安于現(xiàn)狀,他們覺得顧老爺生前很不公平,為什么把所有的東西都分給了顧瑋。
于是在趙氏的攛掇之下,顧雨找到了哥哥顧瑋,他對哥哥表明心意,說自己也不想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想要跟著哥哥學做生意,長長見識,顧瑋聽到顧雨這么說,心下也是很高興的,因為他覺得弟弟總算開始追求上進了。
可是令顧瑋萬萬沒想到的事,顧雨哪里是想要追求上進?他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吞并父親留下來的財產(chǎn)。
有一次,顧瑋要去南方進一批貨,弟弟顧雨卻要跟著一起去,進完貨,他們乘船往回趕,顧雨居然趁著大家不注意,把哥哥顧瑋給推入了水中,哥哥不識水性,轉(zhuǎn)眼之間,便沉入了水底。
回到家后,顧雨把嫂嫂和年幼的侄兒都趕出了家門,自己一個人當家做主了起來,嫂嫂沒有辦法,只好含淚先回了娘家居住。
掌家后的顧雨,沒了旁人的束縛,行事作風更加肆無忌憚,花錢也更加的大手大腳,生意上的事兒一概不管,沒過一年,家中的生意便走了下坡路,很多的商鋪都已經(jīng)關門了,可是顧雨卻絲毫沒有危機感,他覺得自家老爹給他留下來的財產(chǎn)數(shù)不勝數(shù),沒必要在乎那點小錢。
可俗話說得好,坐吃山也空,顧雨這樣肆無忌憚的花錢,很快家中便不再那么富有了,可是此時的顧雨哪管這些,沒有錢財,他便開始變賣起了家中的古董字畫,再到后來,開始賣家中的房子土地,好好的一個家,就這么被顧雨給敗光了。
沒錢后的顧雨,又沒有一技之長,只能淪落為乞丐,可是當?shù)氐娜藗兌贾肋@個惡少,誰都不愿意給他施舍一口吃的,顧雨就這樣被活活的給餓死了。
死后,他覺得百思不得其解,父親留下來的財產(chǎn)本來就是他的,為什么父親非要偏心,要留給大哥,如果不是父親偏心,他也不會做出殺害大哥,趕走大嫂的事情。
可是判官卻對他說道:“你實在沒有理解你父親的良苦用心,他深知你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又怕他百年之后,你無立足之地,便把家產(chǎn)分給你大哥,為的就是你大哥可以護你一世周全,可惜你把你大哥給害死了,落得今日如此下場,本是你自作自受。”
此時的顧雨才幡然悔悟,原來可憐天下父母心,顧員外看似偏心的舉動,實則乃是最明智之舉呀,不過天下沒有賣后悔藥的,顧雨生前做了如此多的惡事,來世只能托生于畜牲道來贖罪了。
好了,本期的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哦!感謝您的觀看,如果想看更多的民間故事,歡迎關注——月汐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