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迷茫呢
隨便寫寫吧,反正也沒人認識,就當給自己留個思考的空間了。
為什么會迷茫呢
8/14
其實觀察下來,會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沒有目標也找不到目標,但事實上是多巴胺被玩壞了罷)),找不到目標以及突然間放棄、堅持不了等一系列事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或許就是因為我本身所定下的目標,事實上無論失敗或是成功,都是無法讓外界對我本身產(chǎn)生影響的,比較鮮明的一個例子就是,上學時,考了低分,怕被老師、同學說,自己忍受不了壓力、也認為自己應該達到他人的期望卻沒有達到;準備比賽的時候,自己往往會顯得很忙,是那種就算閑著沒事情做也想要找點事情來做的那種感受,倒不如說,是為了支撐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所謂的人設,自己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是不做事情的、會擺爛的,害,可是哪里有人會是全能的呢。
或許,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我應該更善于從外界來獲得成就感,不對,也不是善于,而是我更需要那些來自外界的成就感,而那些自己做不成的事,以及自己沒堅持做成的事,無一不是自己埋頭苦干,然后碰到挫折,難以解決的時候,自己很多時候都會想放棄、堅持不下去,并且很難再讓自己有剛剛開始做這件事情時的堅持和執(zhí)著,自然而然,一個目標便就又再次崩塌,最后又變成空想家。
所以,是不是說,如果我這個人想要做成一件事,那么就必須先從自己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入手,把孤身奮戰(zhàn),轉(zhuǎn)變成與外界相連,從而把獲得成就感的來源從自身切換到外界,比如說,找個人,一起打打卡什么的,誒,確實是如此,自己不就正是靠這種被外界監(jiān)督的方式才背完了一整本的詞書嗎?
我想,將來源從自我變成外界之后,或許是會有好轉(zhuǎn)的,再回到開頭的那個例子,上學時,想沖高分,多半也會是因為受到周圍環(huán)境影響,沒錯,如果在一個大環(huán)境里,去完成目標,那么你的負面成效以及正面收獲,都會很直接地作用到你自己身上,而不是拐彎抹角地,讓你自己百思而不得求解。畢竟人嘛,總歸還是個群居動物,一旦脫離了大體本身成為個體,會很困難的,不論是虛無主義,還是喪。
那么找不到意義的時候,不妨出門看看。說不定就會有所成效了呢。亦或者找一個能夠展示自身的目標,從而獲得成就感,至少對于我來說,更多的,會是這樣。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