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工程機房設備驗收規(guī)范要求,包含六個部分!
七彩穎欣老師
???根據(jù)通信設備的類型,本規(guī)范分為程控交換設備、傳輸設備、電源設備、接入網(wǎng)設備、數(shù)據(jù)通信設備及線路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程控交換設備工程驗收規(guī)范
1??總??則
1.1本技術規(guī)程是本地電話網(wǎng)、長途電話網(wǎng)新建程控交換設備安裝工程中進行施工質量檢查、階段驗收以及竣工驗收等工作的技術依據(jù),對于擴建和改建工程也可參照執(zhí)行。
1.2竣工驗收的工作方法、驗收項目內容和要求應按本規(guī)程辦理。
1.3在工程驗收測試過程中,應認真做好各項原始記錄,填好各種測試表格,便于今后工作中核查,并為整理竣工驗收文件做好準備。
1.4本規(guī)程未包括的特殊項目驗收指標要求,可依據(jù)工程項目的技術規(guī)范和設計文件的要求執(zhí)行。
1.5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貫徹執(zhí)行本規(guī)程的具體要求,其自行制訂的規(guī)程不得與本規(guī)程相抵觸。
2??機房環(huán)境、安全檢查
2.1??環(huán)境檢查
2.1.1在對程控交換設備安裝工程驗收開始以前,必須對機房的環(huán)境條件進行全面檢查,
??????具體要求如下:
1)機房及有關走廊等地段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機房主要出、入門的高度和寬 度尺寸符合工藝設計要求,房門的鎖和鑰匙配套齊全;
2)機房照明、插座的數(shù)量和容量符合設計配置要求,安裝工藝良好,滿足使用要求;
3)機房空調設備性能良好,通風管道應清掃干凈,達到潔凈度規(guī)定要求,室內溫度和相對濕度應滿足局用程控交換設備運轉條件要求,即溫度:18~28℃,相對濕度:20%~80%。
2.1.2?在鋪設活動地板的機房內,應對活動地板進行專門檢查,地板板塊鋪設嚴密堅固,符合安裝要求,每平米水平誤差應不大于2mm,地板支柱應接地良好,活動地板的接地電阻應符合1.0×105 ?~1.0×1010 Ω的指標要求。
2.2??安全檢查
2.2.1機房內必須配備有效的滅火消防器材。凡要求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固定式氣體滅火系統(tǒng),必須保持性能良好。
2.2.2機房內裝修材料應采用非燃燒材料。
2.2.3樓板預留孔洞應配置阻燃材料的安全蓋板。
2.2.4機房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3??????安裝工藝檢查
??此部分檢查參照安裝規(guī)范相應程控交換部分。
4??????系統(tǒng)檢查測試
??此部分檢查參照安裝規(guī)范相應程控交換部分。?
5??????初驗測試
5.1??初驗測試要求
5.1.1在割接開通前,必須進行初驗測試,用以檢驗交換系統(tǒng)及其相關設備是否符合運轉要求。
5.1.2初驗測試應在安裝工藝和軟件版本檢查合格后進行。軟件修改補釘必須經(jīng)過驗收主管部門的同意。
5.1.3初驗測試的計劃和內容應依據(jù)本規(guī)程的要求制定。測試操作方法和手段可參照廠家提供的技術文件以及專用儀表來進行。
5.1.4初驗測試步驟應按照安裝、移交和驗收工作流程圖(圖5.1.4-1)進行。在初驗測試階段,如果主要指標(如可靠性、接通率、計費準確率等)和性能達不到要求時,應由廠方負責及時處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按工作流程圖的要求,重新進行系統(tǒng)調測。

??圖5.1.4-1??安裝、移交和驗收工作流程圖
5.2??可靠性測試
5.2.1在初驗測試期間不得發(fā)生導致全局50%以上的用戶或中繼線不能進行呼叫處理或對已接通的用戶中斷達1min以上的系統(tǒng)中斷故障。控制設備不得產(chǎn)生再裝入現(xiàn)象。
5.2.2??分群設備的可靠性應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一用戶級群公共設備產(chǎn)生通話中斷或停止接續(xù)超出1?min以上的故障,每群每月不大于0.1次。
??????2)由中繼級群公共設備產(chǎn)生中斷通話或停止接續(xù)超出1?min以上的中繼級
?????????分群阻斷,不得大于下列指標:

?3)選組級交換網(wǎng)絡不得產(chǎn)生通話用戶阻斷。
5.2.3??分散設備的可靠性應符合下列指標:

5.2.4??初驗測試一個月內,處理機再啟動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

? ??三類再啟動的定義為:
????1)次要再啟動:不影響正在通話的用戶,只影響接續(xù)。
????2)嚴重再啟動:影響本處理機控制群通話及接續(xù)。
3)再裝入:需要全部軟件再裝入,影響全交換局通話及接續(xù)。
全分散控制程控交換機各類控制器的再啟動間隔指標大于600h。再裝入間隔
指標應大于1700h。
5.2.5初驗測試期間,軟件測試故障應不大于8個/月。硬件損壞,須更換印制板的次數(shù)每月應不大于0.05次/100戶及0.005次/30路PCM系統(tǒng)。
5.2.6??長時間通話測試
?????????將12對話機保持在通話狀態(tài)48h,同時將高話務量加入交換網(wǎng)。48h后,
??????通話路由正常,計費正確,有長時間通話信號輸出。
5.3??障礙率測試
5.3.1??障礙率測試方法
??????測試障礙率可采用模擬呼叫法,并可用服務觀察的抽樣統(tǒng)計進行核對,
然后統(tǒng)計得出障礙率,服務觀察設備至少應同時觀察40個用戶。
??????用模擬呼叫器連續(xù)呼叫測試10萬次,服務觀察抽樣統(tǒng)計2萬次以上。
模擬呼叫器連接的主叫用戶的信令方式建議按工程設計的比例要求設置。
???????模擬呼叫的用戶號碼分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全局用戶號碼中均勻
分布;另 一種是集中在特定的組群范圍內,使其在工程指定的負荷下運行。
5.3.2??障礙率指標
??局內障礙率不大于3.4×-410 ??。
??????上述障礙率指標對本局、局間環(huán)測、長途、特服、新業(yè)務號等呼叫測
?試均適用。當發(fā)生障礙率指標不合格時,應提交廠家處理,并可根據(jù)實際情
?況,再進行10萬次的模擬呼叫測試。
5.4??性能測試
5.4.1??交換系統(tǒng)的基本性能測試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市話呼叫
(1)本局呼叫:內容包括正常通話、摘機不撥號及位間超時、撥號中途放棄、
?????久叫不應、被叫忙、呼叫空千群及空號,以及鏈路忙等,每項抽測3-5次,
?????各項性能良好;
(2)出、入局呼叫:對每個直達局向的中繼線作100%呼叫測試,要求性能良
?????好;
(3)匯接中繼呼叫:應能匯接長、市中繼的來話及去話,對本地網(wǎng)內所有匯接
?????方式各抽測5次以上,要求性能良好;
(4)釋放控制性能:測試互不控制、主叫控制和被叫控制性能應良好;
(5)各種用戶小交換機來去話呼叫:包括直撥呼入(DID)小交換機,測試連
?????選、夜間服務、應答反極等性能應良好。
(6)用戶新業(yè)務性能測試:包括縮位撥號、熱線、限制呼出、鬧鐘服務、免打
?????擾服務、轉移呼叫、遇忙呼叫轉移、呼叫等待、三方通話、遇忙回叫、空
?????號服務、追查惡意呼叫等性能的登記接通和撤消,要求性能良好,符合規(guī)
?????定;
??(7)集中用戶交換機功能(Centrex)呼叫測試:對CTX用戶做群內呼叫、群
???????外呼叫、呼叫轉移、呼叫前轉等功能的測試,要求性能良好,符合規(guī)定;
??(8)市話計費差錯率指標應不超過-410 ??。可用下列方法進行測試:
???????用模擬呼叫器接60對用戶進行10萬次接通呼叫,檢查用戶軟表計次值與
???????接通次數(shù)是否相符;
???????檢查各種時間費率是否正確。將10個話機和硬表接到有硬表性能的用戶
???????電路上,并登記話務觀察,在費率為12s的條件下,通話48h,然后核對
???????硬表、軟表和話務觀察信息應一致(可結合長時間通話測試進行)。
???2) 國內、國際長途呼叫
(1)國內、國際長途來話呼叫:包括自動、半自動呼叫,經(jīng)長途程控交換機系統(tǒng)接到市話用戶,交換系統(tǒng)應保證長途來話不被其他呼叫插入或強拆;
(2)國內、國際長途來話呼叫:包括自動、半自動呼叫,應能自動選擇路由(其順序為首選直達路由,次選迂回路由,后選最終路由),對于自動呼叫,交換系統(tǒng)應具備自動計費性能。對于半自動去話呼叫,因市—長中繼電路受話務員控制(被叫控制方式),應具有回振鈴性能;
(3)長途自動轉接:對于有轉接功能的長途交換系統(tǒng),應對所屬下級間及上下級中心間的自動轉接功能進行測試;
(4)長話計費性能測試:各種費率換算、通話時長和話費的正確性,誤差指標應不大于-410 ? ?。可用下列方法進行測試:
??????用模擬呼叫器接30對用戶做自環(huán)測試2萬次以上,在長途入中繼上從
??收到應答信號并開始計數(shù),漏計指標應不大于-410 ? ?。
3)特種業(yè)務和錄音通知
(1)對特服中繼作100%的呼叫測試,尤其要注意119、110和120特服中繼的性能測試;
???(2)對錄音通知接口作測試檢查。
4)非話業(yè)務
???(1)在用戶電路上,接入用戶傳真機進行文字傳真;
???(2)在用戶電路上,接入調制解調器,傳送速率為2400bit/s的數(shù)據(jù),比特差
???????錯率(誤碼率)不大于1×-510 ? ??;
???(3)在ISDN的用戶電路上,按2B+D的方式,接入話音和數(shù)據(jù)多個終端,
????????對ISDN功能進行測試;
???(4)作為傳輸終端,應不被其他呼叫插入或中斷。
5.4.2??交換系統(tǒng)中如有其他主要性能需要進行工程驗收測試,可按工程具體情況擬訂測試辦法和測試指標。
5.5??局間信令與中繼測試
5.5.1各種局間信令或接口配合的有關測試檢查項目、指標以及測試方法等,宜與廠家共同協(xié)商制定測試方案。No.7信令網(wǎng)是個獨立的網(wǎng)絡,其驗收測試程序應單獨制定方案。
5.5.3??在驗收過程中,應對中繼電路進行呼叫測試,具體方法和要求如下:
1)市話中繼測試的內容應包括位間超時、撥號中棄、久叫不應、中繼忙、被叫應答、一方先掛釋放、呼叫空號等項目。用話機對每個局向的直達中繼進行呼叫測試,每個局向抽測2~3條電路,每項抽測3~5次,性能良好。
2)長途電路測試應按路由(直達、迂回或最終路由)、信令方式(數(shù)字、模擬)、電路群(衛(wèi)星、光纜、微波等),分別對指定號碼進行呼叫測試,測試應包括來話和去話。對每個中繼局向分別抽測2~3條電路,各項長途接續(xù)性能良好。
3)長市中繼測試的內容應包括長途全自動、半自動來(去)話和人工等項各種正常及不正常接續(xù)。由程控市話局與長途局間連通,進行呼叫自環(huán)測試,每個局向抽測2~3條電路,各項性能均應良好。
5.6??接通率測試
5.6.1??局內接通率測試
1)用模擬呼叫器進行大話務量呼叫,至少將60個主叫和60個被叫,集中接入系統(tǒng)的數(shù)個用戶級上,使其在接近滿負荷狀況下運行,呼叫總次數(shù)為10萬次,統(tǒng)計局內接通率;同時通過服務觀察2萬次的呼叫記錄,統(tǒng)計接通率,兩者的指標應達到99.96%以上。
2)人工呼叫測試:在用戶級上至少連接10個主叫、10個被叫話機,分組同時呼叫,累計達到2000次。此時測試作為輔助測試手段,不作指標考核。
5.6.2??局間接通率測試
????????在話務清閑時,用人工呼叫方法或模擬中繼呼叫器對每個直達出入局的?
??????指定測試號碼各呼叫200次,數(shù)字局間接通率用達到98%?以上。
????????上述對局內、局間接通率的測試方法和指標,也適用于對長途交換系統(tǒng)
??????的局內局間接通率測試和長途電路接通率測試。
5.7??維護管理和故障診斷
5.7.1根據(jù)人機命令手冊規(guī)定內容,用人機命令進行測試,應達到功能完善,執(zhí)
??????行正確。
5.7.2??告警系統(tǒng)及其功能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交換設備各種告警裝置的可聞、可視信號應動作可靠。
?????2) 模塊局、端局、匯接局、長話局與操作維護中心或網(wǎng)管中心之間的各種
?????????信息傳遞應迅速正確。
?????3)?對交換、傳輸、電源及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故障模擬試驗,其告警信號指示正確,
?????????失實性強;并打印輸出,記錄完整。
5.7.3??話務統(tǒng)計、話務觀察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用命令登記方式結合模擬呼叫器或人工呼叫對處理機、用戶級、中繼群
????和公共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觀察統(tǒng)計,輸出結果應正確;
2)用命令指定中繼線和用戶線進行話務觀察,統(tǒng)計呼叫全過程及計費表變
????更情況,輸出結果應正確;
?????3) 用命令輸出各種周期計數(shù)器的內容,進行統(tǒng)計核對應正確無誤;
?????4) 對信令鏈路的永久性觀察和監(jiān)視的檢查,應正確無誤。
5.7.4??局數(shù)據(jù)表的檢查和修改,應符合下列要求:
1)檢查已生成的局數(shù)據(jù)軟件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與所提供的局數(shù)據(jù)表核對,
????結果應一致。
2)對長途來、去、轉話局數(shù)據(jù)的路由、費率、字冠等作全面核對檢查,結
????果應正確無誤。
3)建立一個自環(huán)中繼路由,用人機命令對局數(shù)據(jù)進行增、刪、改的操作,并進行大話務呼叫測試,證實局數(shù)據(jù)修改結果正確。局數(shù)據(jù)項目包括:局向、中繼線數(shù)量、路由、信令、發(fā)號位數(shù)和費率等。
4)市話程控交換機的驗收,還應用人機命令對用戶數(shù)據(jù)進行增、刪、改的操作,證明功能良好。用戶數(shù)據(jù)項目包括:用戶號碼、設備號碼、類別和性能等。
5.7.5用例行測試的各種命令對下列設備進行定時、延時測試,打印輸出結果應
??????正確良好:
?????1) 用戶線和用戶電路。
?????2) 中繼線和中繼電路。
?????3) 公用設備。
?????4) 信號鏈路。
?????5) 交換網(wǎng)絡。
5.7.6??驗證系統(tǒng)控制臺和測量臺的維護管理功能應良好。
5.7.7??故障處理和診斷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在電源系統(tǒng)、處理機、交換單元、連接單元和外圍設備等的執(zhí)行端上各進行1~2次模擬故障試驗,驗證故障告警、主備用設備倒換、故障信息及排障過程應良好。
2)系統(tǒng)應自動或人工進行故障診斷。對用戶電路和中繼電路應能測至每一
???個電路。
5.7.8??系統(tǒng)建立和應急啟動功能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用備用工作文件磁帶(光盤)重新裝入對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交換系統(tǒng)應
????正常運行。
2)用模擬軟件故障的辦法,驗證系統(tǒng)自動再裝入和各級自動再啟動功能應
????良好;
????3) 各級人工再啟動功能測試應良好。
5.7.9??驗證系統(tǒng)的人機命令記錄、事件報告記錄及通行字功能應正確良好。
5.8??數(shù)字網(wǎng)的同步與連接
5.8.1各級程控交換系統(tǒng)設備所配備的時鐘等級和時鐘性能參數(shù)必須與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規(guī)定相符合。
5.8.2交換設備所配備的時鐘必須按有關部門批準的同步網(wǎng)規(guī)劃實施連接,以便通過輸入同步定時鏈路直接或間接跟蹤于國家一級基準時鐘PRC或區(qū)域基準時鐘LPR。
5.8.3各級交換設備至少應接收兩路同步定時信號(一主一備)其信號傳輸要盡量選取不同的物理路由或不同的傳輸系統(tǒng)。嚴禁從低級局(或可能形成定時環(huán)回的同級局)來的數(shù)字鏈路上獲取同步定時信號,以免同步系統(tǒng)發(fā)生混亂。
5.8.4??檢查驗證同步定時鏈路連接正確,跟蹤基準時鐘性能良好。
5.9??處理能力、過負荷測試
5.9.1根據(jù)不同的程控交換機型號,按技術規(guī)范書要求和廠家提供的測試方法,對用戶模塊、中繼模塊的處理能力(BHCA)指標進行測試考核。
5.9.2??當系統(tǒng)達到BHCA值時,對人機命令的響應90%均應在3s以內。
5.9.3??過負荷測試應滿足下列要求:
???1)?當處理機的處理能力超過上限值時,應自動逐步限制普通用戶的呼出;
???2)?所限制的用戶要均勻分布,優(yōu)先用戶不受限制;
??????3)?不允許同時對所有用戶停止服務。
5.9.4建議在必要時對新型號設備抽測一個局(交換系統(tǒng)),在常規(guī)驗收測試中可
??????以免測。
5.10??環(huán)境條件驗收測試
5.10.1環(huán)境條件驗收測試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應積極慎重,建議在必要時對一種機型或一批設備中,抽測一個典型局示例。
5.10.2??直流電源極限電壓試驗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在標稱電壓為-48伏機房電源輸入端測量直流電壓,分別為-57伏和-40伏:
???????1)?用模擬呼叫器進行雙音頻話機呼叫一小時,本局接通率應為99.9%;
???????2) 各種操作維護功能應正常。
5.10.3??溫、濕度環(huán)境條件極限試驗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額定高溫試驗:調整空調系統(tǒng),使室溫達到35℃、相對濕度為30~60%時,打開機架前后蓋板,系統(tǒng)應能正常工作一小時,同時用模擬呼叫器進行局內呼叫,接通率應達到99.9%。
2)臨界高溫試驗:使室溫調到45℃、相對濕度大于20%,然后測試呼叫接通率半小時,系統(tǒng)工作應正常次項實驗只在必要時進行。
3)返回正常條件:將機房環(huán)境溫度調到20℃,相對濕度調整到小于90%,然后測試呼叫接通率一小時,其指標應為99.9%。
???????????測量機房溫、濕度的位置應在地板上端1.5m和機架前0.4m處(機架
???????????前后沒有保護)。在本項目測試過程中,溫度梯度應小于5℃/h,相對
???????????濕度的梯度應小于10%/h。
5.11??傳輸指標測試
5.11.1在工程驗收中,建議對傳輸指標測試按工程情況以一種機型或從一批設備中抽測一個示例局,傳輸指標也可在設備出廠前在工廠進行,并由廠家提供測試合格記錄。
5.12??技術文件和備件的移交
5.12.1??在初驗測試階段,應對技術文件進行清點和移交,技術文件包括以下內容:
1)系統(tǒng)文件。
2)計劃文件。
3)維護手冊。
4)操作手冊。
5)命令手冊。
6)安裝手冊。
7)硬件技術文件。
8)軟件系統(tǒng)文件。
9)電路說明。
10)程序說明。
11)程序清單。
12)安裝設計。
13)局數(shù)據(jù)和用戶數(shù)據(jù)文件。
14)系統(tǒng)測試記錄。
5.12.2在初驗測試階段,應按備件清單對各項備品備件數(shù)量進行清點,并對各種
???????備件板進行聯(lián)機測試,確認性能良好。
6??試運轉驗收測試
6.1??試運轉要求
6.1.1程控交換機試運轉驗收是對質量穩(wěn)定性觀察的重要階段,也是對交換機實
??????行加載后對質量最直接的檢驗。?
6.1.2試運轉驗收應從初驗測試完畢、割接開通后開始,時間應不小于三個月。
6.1.3?試運轉驗收測試的主要性能和指標應達到本章所列的項目規(guī)定,方可進行
??????工程總驗收。如果主要指標不符合要求,應從次月開始重新進行三個月。
??????在試運轉期間,如果障礙率總指標合格,但某月的指標不合格時,應追加
???????一個月,直到合格為止。?
6.1.4??試運轉期間,應接入設備容量20%以上的用戶或電路負載聯(lián)網(wǎng)運行。
6.2??試運轉觀察指標
6.2.1??硬件故障率
??在試運轉期間,因元器件損壞原因,需要更換印制板的次數(shù),應不大于0.04
??次/100戶·每月及0.004次/30路PCM系統(tǒng)·每月。
6.2.2??試運轉期間,系統(tǒng)自動再啟動的指標要求如下:

6.2.3??計費差錯率應不大于10-4。
6.2.4??交換網(wǎng)絡非正常倒換的次數(shù)指標應不大于:
第一月:2次;
第二月:1次;
第三月:1次。
即試運轉驗收階段總計不超過4次。
6.2.5??在試運轉階段不得由于設備原因引起人工再裝入或最高級的人工再啟動。
全分散控制程控交換機在試運轉期間系統(tǒng)指標要求為:
每一模塊控制器再啟動時間間隔:≥600h;
每一模塊控制器再裝入時間間隔:≥1700h。
6.2.6在試運轉期間,產(chǎn)生由于軟件設計錯誤原因造成的故障應不超過9件,發(fā)
??????現(xiàn)問題應迅速予以解決。
6.2.7??分群設備的可靠性指標同6.2.2條;分散設備的可靠性指標同6.2.3條。
?????????????6.3???試運轉模擬呼叫測試
6.3.1???局內接通率測試
???用模擬呼叫器每月測試一次,每次作1萬次呼叫,接通率應不小于99.9%,
???呼叫在忙時進行。
???用人工撥叫方法每月測試一次,做1000次呼叫,接通率應不小于99.5%,
???呼叫在忙時進行。
6.3.2???局間接通率測試
???各局向出入中繼接通率每月測試一次,每個局向作200次呼叫,接通率應
???不小于95%,測試時連接4對用戶,在話務清閑時進行。
6.3.3???長途電路接通率測試
???????在長途交換機上,對長途電路接通率每月測一次,要求長途來、去話接通
???????率優(yōu)于長途電路維護考核指標。長途電路、長市中繼電路可用率在98%以
???????上。
6.3.4??長時間通話測試
????每月測試一次,用10對話機連成通話狀態(tài),在48h后通話電路應正常,
???計費正確,無重接、斷話或單向通話等現(xiàn)象。
7??工程總驗收
7.1??竣工技術文件
7.1.1竣工技術資料是設備維護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竣工驗收的重要內容和依
??????據(jù)。在工程總驗收前,施工單位必須負責提出竣工技術文件一式五份交建
??????設單位。
7.1.2??竣工技術文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1)安裝工程量總表。
????2)工程說明。
????3)測試記錄。
????4)竣工圖紙。
????5)隨工檢查記錄和階段驗收報告。
????6)工程變更單。
????7)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報告表。
????8)已安裝的設備明細表。
????9)開工報告。
????10)停(復)工報告。
????11)驗收證書。
7.1.3?竣工技術文件要保證質量,做到外觀整潔、內容齊全、數(shù)據(jù)準確、互相對
??????應。
7.2??驗收要求和內容
7.2.1凡經(jīng)過隨工檢查和階段驗收合格并取得簽證的,在工程總驗收時一般不再
??????進行檢查。
7.2.2??工程總驗收的內容應包括:
????1)確認各階段測試檢查結果。
????2)驗收組認為必要項目的復驗。
????3)設備的清點核實。
????4)對工程進行評定和簽收。
7.2.3對在驗收中發(fā)現(xiàn)的質量不合格項目,應由驗收組織查明原因,分清責任,
??????提出處理意見。
7.2.4工程竣工后,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應進行綜合考核。衡量施工質量標準
??????的等級如下:
??????優(yōu)良:主要工程項目全部達到施工質量標準,其余項目較施工質量標準稍
????????????有偏差,但不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和壽命。
??合格:主要工程項目基本達到施工質量標準,不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和壽命。
?????????第二部分???????傳輸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guī)范
1????竣工驗收
1.1?竣工技術文件
??1.1.1?工程驗收前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交竣工技術文件一式三份。
???1.1.2?提交的竣工技術文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工程竣工圖:利用原施工圖紙改繪,個另變動甚大或原設計施工圖
???已無法改繪時,應重新繪制;
????2)?建筑安裝工程量總表;
????3)?工程說明;
????4)?測試記錄;
????5)?隨工質量檢查記錄;
????6)?工程變更單;
????7)?洽商記錄;
????8)?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報告表(根據(jù)實際發(fā)生編制);
????9)?已安裝設備明細表;
????10)?開工報告;
????11)?停(復)工通知(根據(jù)實際發(fā)生編制);
????12)?交工通知;
????13)?交接書;
????14)?驗收證書;
????15)?備考表。
???1.1.3?竣工技術文件應符合下列要求:
????1)?內容齊全:應符合部頒施工驗收辦法和要求,文件資料齊全。
????2)?準確:竣工圖紙、測試記錄應圖實相符,數(shù)據(jù)正確。
????3)?清楚:資料的眷寫應清楚。
1.2?隨工檢驗和竣工驗收
???1.2.1?驗收項目的內容和方法應按本規(guī)定辦理。
???1.2.2?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委派工地代表組織隨工檢驗的頂目,在竣工驗收
?????????時一般不再檢驗。
2 交工驗收技術資料
2.1.工程交工驗收前,施工單位以局(站)為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供交工技術
??????資料一式三份,其中一份在驗收簽證后退還給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因工
??????作需要增加份數(shù)時,應在“施工合同”中寫明。
???2.2???交工技術資料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外觀整潔、內容齊全、規(guī)格形式一致、數(shù)據(jù)準確、標記詳細、繕寫
??清楚。
2)?竣工圖紙系指工程施工設計,凡按圖施工而沒有變動的,以原施工
???圖作為竣工圖;當施工中有一般性設計變更時,由施工單位在原施
???????工圖上用紅筆修改補充后作為竣工圖;當施工中變更較大在原施工
?????????????圖紙上無法修改補充清楚時,必須重新繪制改變后的竣工圖,同時
?????????????在原施工圖上加蓋“作廢”章處理。改變后的竣工圖如是設計原因告
????????????成的,則由設計單位重新繪制;如是施工原因造成的,則由施工單
????????????位重新繪制;如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則由建設單位重新繪制。
3)?交工技術資料由施工單位編?制裝訂成冊,并加蓋符合要求的“標志
????????????章”。
???2.3???驗收項目及內容
2.3.1?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指派隨工代表,按項目及內容對安裝工
??????????藝、設備本機主要測試指標進行隨工質量檢查和簽字,作為工程交工
??????????驗收的依據(jù)。
2.3.2?工程交工驗收按?“數(shù)字鏈路指標測試”項目進行抽驗。
?????????????第三部分???????電源設備工程驗收規(guī)范
???
(一)?施工單位應提交下列圖紙及記錄:
???1、配電屏及整流域變換設備:
1)、工程竣工圖;
2)、設備檢視記錄;
3)、布線及零附件絕緣檢查記錄;
????????4)、通電實驗記錄;
???2、蓄電池:
1)、工程竣工圖;
2)、蓄電池檢測記錄圖;
3)、蓄電池容量實驗記錄表;
3、柴油發(fā)電機組:
1)、工程竣工圖;
2)、設備檢測記錄圖;
3)、電機絕緣檢查記錄;
4)、油機運行試驗記錄;
4、饋電母線:
1)、工程竣工圖;
2)、母線壓降測試記錄;
5、敷設電源線:
1)、電源線壓降測試記錄;
2)、電源線絕緣檢查記錄;
6、接地裝置;
1)、工程竣工圖;
2)、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二)、竣工驗收時應檢查下列項目,但由建設單位代表隨工檢驗并簽證的項目交工時不再重復檢驗,如有必要,可再復驗。
1、配電屏及整流域變換設備:
1)、安裝位置、垂直、水平及牢固程度;
2)、機身、零件及布線;
3)、外部接線;
4)、通電試驗;
2、蓄電池:
1)、電池的排列位置及水平度;
2)、極板、母線的連接質量;
3)、電池的電壓;
3、柴油發(fā)電機組:
1)、設備的安裝的牢靠程度;
2)、絕緣的檢查;
3)、油機外接線;
4)、油機運行試驗。
4、饋電母線:
1)、母線的用料規(guī)格;
2)、母線的安裝路由、水平及垂直;
3)、母線做彎的情況;
4)、母線接頭及安裝牢靠性;
5)、母線的刷漆的質量;
6)、測試母線電壓降。
5、敷設電源線
1)、電源線的用料規(guī)格;
2)、電源線的安裝路由;
3)、電源線的彎曲半徑;
4)、電源線與設備接接的牢靠程度;
5)、測試電源線電壓降。
6、接地裝置;
1)、接地裝置的安裝位置;
2)、接地裝置的焊接質量;
3)、引出線及匯接設備;
4)、測試接地電阻。
????????第四部分???????接入網(wǎng)設備工程驗收規(guī)范
????本技術規(guī)程是光纖有線接入網(wǎng)新建接入設備安裝工程中進行施工質量檢查、階段驗收以及竣工驗收等工作的技術依據(jù),對于擴建和改建工程也可參照執(zhí)行。
1???機房環(huán)境、安全檢查
1.1??環(huán)境檢查
1.1.1在對接入網(wǎng)設備安裝工程驗收開始以前,必須對機房的環(huán)境條件進行全面
??????檢查,具體要求如下:
1)機房及有關走廊等地段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機房主要出、入門的高度和寬度尺寸符合工藝設計要求,房門的鎖和鑰匙配套齊全;
2)機房照明、插座的數(shù)量和容量符合設計配置要求,安裝工藝良好,滿足使用要求;
1.1.2?在鋪設活動地板的機房內,應對活動地板進行專門檢查,地板板塊鋪設嚴?密堅固,符合安裝要求,每平米水平誤差應不大于2mm,地板支柱應接地良好,活動地板的接地電阻應符合1.0×105 ?~1.0×1010 Ω的指標要求。
1.2??安全檢查
1.2.1機房內必須配備有效的滅火消防器材。凡要求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固定式氣體滅火系統(tǒng),必須保持性能良好。
1.2.3??機房內裝修材料應采用非燃燒材料。
1.2.4??樓板預留孔洞應配置阻燃材料的安全蓋板。
1.2.5??機房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2??????安裝工藝檢查
此部分檢查參照安裝規(guī)范相應接入網(wǎng)部分。
?????????????3??????系統(tǒng)檢查測試
此部分檢查參照安裝規(guī)范相應接入網(wǎng)部分
??????????????????4???????初驗測試
4.1??初驗測試要求
4.1.1在割接開通前,必須進行初驗測試,用以檢驗系統(tǒng)及其相關設備是否符合
??????運轉要求。
4.1.2初驗測試應在安裝工藝和軟件版本檢查合格后進行。軟件修改補釘必須經(jīng)
??????過驗收主管部門的同意。
4.1.3初驗測試的計劃和內容應依據(jù)本規(guī)程的要求制定。測試操作方法和手段可
??????參照廠家提供的技術文件以及專用儀表來進行。
4.1.4初驗測試步驟應按照安裝、移交和驗收工作流程圖(圖4.1.4-1)進行。在
??????初驗測試階段,如果主要指標和性能達不到要求時,應由廠方負責及時處
??????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按工作流程圖的要求,重新進行系統(tǒng)調測。

? ? ? ???圖6.1.4-1??安裝、移交和驗收工作流程圖
4.2??維護管理和故障診斷
4.2.1??根據(jù)命令手冊規(guī)定內容,用命令進行測試,應達到功能完善,執(zhí)行正確。
4.2.2??告警系統(tǒng)及其功能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設備各種告警裝置的可聞、可視信號應動作可靠。
????2)?OLT與ONU及操作維護中心或網(wǎng)管中心之間的各種信息傳遞應迅
????????速正確。
3) 對接入網(wǎng)設備、傳輸、電源及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故障模擬試驗,其告警
????信號指示正確,失實性強;并打印輸出,記錄完整。
4.3??技術文件和備件的移交
4.3.1??在初驗測試階段,應對技術文件進行清點和移交,技術文件包括以下內容:
????1)系統(tǒng)文件。
????2)計劃文件。
????3)維護手冊。
????4)操作手冊。
????5)命令手冊。
????6)安裝手冊。
????7)硬件技術文件。
????8)軟件系統(tǒng)文件。
????9)電路說明。
????10)程序說明。
????11)程序清單。
5??試運轉驗收測試
5.1??試運轉要求
5.1.1接入設備試運轉驗收是對質量穩(wěn)定性觀察的重要階段,也是對系統(tǒng)實行加
??????載后對質量最直接的檢驗。?
5.1.2??試運轉驗收應從初驗測試完畢、割接開通后開始,時間應不小于三個月。
5.1.2試運轉驗收測試的主要性能和指標應達到本章所列的項目規(guī)定,方可進行
??????工程總驗收。如果主要指標不符合要求,應從次月開始重新進行三個月。
??????在試運轉期間,如果障礙率總指標合格,但某月的指標不合格時,應追加
??????一個月,直到合格為止。?
5.1.4??試運轉期間,應接入設備容量20%以上的用戶或電路負載聯(lián)網(wǎng)運行。
5.2??試運轉觀察指標
5.2.1???硬件故障率
???在試運轉期間,因元器件損壞原因,需要更換印制板的次數(shù),應不大于0.04
???????次/100戶·每月及0.004次/30路PCM系統(tǒng)·每月。
5.2.2???試運轉期間,系統(tǒng)自動再啟動的指標要求如下:

5.2.3???在試運轉階段不得由于設備原因引起人工再裝入或最高級的人工再啟動。
5.2.4在試運轉期間,產(chǎn)生由于軟件設計錯誤原因造成的故障應不超過9件,發(fā)
??????現(xiàn)問題應迅速予以解決。
6??工程總驗收
6.1??竣工技術文件
6.1.1竣工技術資料是設備維護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竣工驗收的重要內容和依
??????據(jù)。在工程總驗收前,施工單位必須負責提出竣工技術文件一式五份交建
??????設單位。
6.1.2??竣工技術文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1)安裝工程量總表。
????2)工程說明。
????3)測試記錄。
????4)竣工圖紙。
????5)隨工檢查記錄和階段驗收報告。
????6)工程變更單。
????7)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報告表。
????8)已安裝的設備明細表。
????9)開工報告。
????10)停(復)工報告。
????11)驗收證書。
6.1.3??竣工技術文件要保證質量,做到外觀整潔、內容齊全、數(shù)據(jù)準確、互相對
??????應。
6.2??驗收要求和內容
6.2.1凡經(jīng)過隨工檢查和階段驗收合格并取得簽證的,在工程總驗收時一般不再
??????進行檢查。
6.2.2??工程總驗收的內容應包括:
????1)確認各階段測試檢查結果。
????2)驗收組認為必要項目的復驗。
????3)設備的清點核實。
????4)對工程進行評定和簽收。
6.2.3??對在驗收中發(fā)現(xiàn)的質量不合格項目,應由驗收組織查明原因,分清責任,
??????提出處理意見。
6.2.4??工程竣工后,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應進行綜合考核。衡量施工質量標準
??????的等級如下:
??????優(yōu)良:主要工程項目全部達到施工質量標準,其余項目較施工質量標準稍
????????????有偏差,但不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和壽命。
??合格:主要工程項目基本達到施工質量標準,不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和壽命。
???????第五部分???????數(shù)據(jù)通信設備工程驗收規(guī)范
1???初驗測試
1.1在設備試運行前,必須進行初驗測試,用以檢驗分組交換系統(tǒng)及其相關設備
???是否符合運轉要求。初驗應在系統(tǒng)調測后進行。
1.2?初驗測試必須在傳輸中繼電路測試合格后進行。
1.3?初驗測試的具體測試方法可參照廠家提供的技術文件執(zhí)行
1.4?初驗測試的主要指標和性能達不到要求時,應重新進行系統(tǒng)調制。
1.5?初驗測試應在安裝工藝檢查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檢查的內容應包括下列幾個
????方面:
????1)硬件及布纜的安裝工藝;
????2)設備外觀;
????3)機架的抗震措施;
????4)文字符號和標簽應正確。
1.6?技術文件移交
1.6.1賣方應提供給買方全套技術文件,包括系統(tǒng)文件和與分組交換機有關
??????的文件以及雙方認為必要的其他技術文件,如在雙方商定的時間內,
??????有關硬件、軟件和其他技術等修改的文件。在初驗測階段,應對技術
??????文件進行清點和移交,技術文件應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
???????????1)??設備資料:
?????????????(1)?設備技術要求;
?????????????(2)?設備安裝手冊;
?????????????(3)?設備安裝和初始測試資料;
?????????????(4)?安裝指南。
???????????2)??系統(tǒng)測試記錄。
???????????3)??局數(shù)據(jù)文件。
???????????4)??施工圖設計文件。
1.6.2所有初驗測試都應在買方為主的條件下進行,賣方技術人員為輔導。
??????初驗不合格,應由賣方負責及時解決產(chǎn)生的問題,直至驗收合格。
2 試運轉驗收測試
2.1 試運轉驗收要求
2.1.1?系統(tǒng)試運轉驗收是對質量穩(wěn)定性觀察的重要階段,是接入中繼電路后對設備
?????實際質量最直接的檢驗。
2.1.2?試運轉階段應從初驗測試合格后開始,試運轉時間可按訂貨合同規(guī)定的試運
?????轉期限執(zhí)行,且不應少于三個月。
2.1.3?試運轉期間的日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是驗收測試的主要依據(jù)。試運轉驗收測試的主要
?????指標和性能應達到工程設計文件及技術合同規(guī)范書中的規(guī)定,方可進行工程
?????總驗收。終驗時如果主要指標不符合要求或對有關數(shù)據(jù)發(fā)生疑問,經(jīng)過雙方
?????協(xié)商,應從次日開始重新試運轉三個月,對有關數(shù)據(jù)重測,以資驗證。
2.2 試運轉觀察測試項目
2.2.1?在系統(tǒng)試運轉期間應觀察下列項目,并做好記錄:
1)硬件故障率:設備因部件等損壞、失效需更換電路板的次數(shù)應不大于全
????????????????????網(wǎng)所有正在運行電路板數(shù)量的?0.5%;關鍵部件的故障率(如
????????????????????處理器板、電源轉換器、磁盤等)應為0。
2)在試運行期間,不得由于硬件設備原因進行系統(tǒng)再裝載或再啟動操作。
3)在試運行期間,由于軟件原因造成的故障不得大于1次,發(fā)現(xiàn)問題應迅
???速查明原因并予以解決,事后應有記錄。
?????4)管理數(shù)據(jù)轉儲功能是否正常。
?????5)冗余部件非人為切換次數(shù)。
3 竣工驗收
3.1 竣工技術文件
3.1.1?竣工技術資料是設備維護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竣工驗收的主要內容和依
?????據(jù)。在工程總驗收前,施工單位必須負責提供竣工資料一式三份交建設單位。
3.1.2?竣工技術文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1)安裝工程量總表。
?????2)工程說明。
3)測試記錄:包括各項技術性能的測試記錄;測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故障和修復
???情況的記錄;同時對電源、接地、機房環(huán)境等項目也應按設計規(guī)范要求,
???做相應的檢驗記錄。
?????4)設備檢驗記錄:各種設備的開箱檢驗和清點記錄。
5)竣工圖紙:可利用原設計的施工圖紙改繪一式三份。個別變動較大或原
???設計圖已無法改繪時,應重新繪制。
?????6)隨工檢查記錄和階段驗收報告:監(jiān)理單位或人員隨工驗收的文字記錄,
????????如在施工中出現(xiàn)質量事故,應將事故的處理情況做專題報告。
?????7)工程變更單。
?????8)已安裝的設備明細表。
3.1.3?竣工技術文件要保證質量,外觀整潔,內容齊全,數(shù)據(jù)準確
3.2 驗收要求和內容
3.2.1 凡經(jīng)過隨工檢查和階段驗收合格并已簽字的,在工程總驗收時一般不再進行
?????檢查。
3.2.2 工程總驗收的內容應包括:
?????1)確認階段測試檢查結果;
?????2)驗收組認為必要項目的復驗;
?????3)設備的清點核實;
?????4)對工程進行評定和簽收。
3.2.3 驗收中發(fā)現(xiàn)質量不合格的項目,應由驗收組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
3.2.4 工程竣工后,由質量監(jiān)督部門對施工質量進行綜合考核。
第六部分?????通信線路工程驗收規(guī)范
1????線路部分
1.1??竣工技術資料
1.1.1工程竣工后,施工單位 應在驗收前,將工程竣工技術資料送交建設單位。
1.1.2工程竣工驗收前應由施工單位負責編制竣工資料一式四份,交建設單位
????????審查。竣工技術資料包括下列內容:
1)工程竣工圖、可利用原設計的施工圖紙改繪,其中變更部分應用紅筆修改并標明光(電)纜接頭位置、占用管孔位置等,變動較大、更改后不清楚的部分應重新繪制。
2)光纜竣工測試記錄(以中繼段為編制單位):包括單盤光纜光纖衰減統(tǒng)計表、光纖接頭損耗測試記錄表、光纖線路衰減測試記錄表、光纖后向散射信號曲線檢查記錄等。
3)電氣測試記錄,包括線路的絕緣電阻、接地電阻、環(huán)路電阻及規(guī)定測試的近端串音衰減測試記錄等。
4)其他資料:設計變更通知,開、停、復竣工報告,工程洽談紀要,隱蔽工程簽證等。
???
1.2??檢驗項目及內容
1.2.1?光(電)纜工程的驗收,應按本規(guī)范以及設計要求執(zhí)行。
1.2.2?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應委派代表組織隨工檢驗,對質量合格的隱蔽工程
??????簽署《隱蔽工程檢查證》。發(fā)現(xiàn)工程中質量問題隨時向施工單位指出,由
??????施工單位及時處理。
1.2.2?光纜線路工程的隨工檢驗,應按附表所列項目進行。
1.2.3?線路工程的隨工檢驗及竣工驗收,應按附表所列項目進行。
1.2.4?桿線工程的隨工檢驗,應按附表所列項目進行。
1.2.5?市話光纜中繼段完工后、應進行交工驗收,交工驗收時應檢查工程是否完
???????成設計要求的全部工程量,竣工資料是否符合要求。除隱蔽工程經(jīng)隨工驗
???????收一般可不再復驗外,其余項目應按附表所列的項目進行檢查驗收。測試
???????表格均參照附錄執(zhí)行。
?
1.3??竣工驗收主要技術要求項目
1.3.1?電桿洞深及桿洞偏差。
1.3.2?電桿的桿距。
1.3.3?直線線路電桿位置左右偏差。
1.3.4?角桿在線路轉角點內移值。
1.3.5終端桿豎立傾斜度。
1.3.6架空電纜吊線及其他線路設備接地電阻。
1.3.7桿路與其他設施的最小水平凈距、電氣設施的最小垂直凈距。
1.3.8電纜吊線的原始垂度及允許偏差。
1.3.9敷設管道光纜牽引力。
1.3.10?光(電)纜一次牽引長度。
1.3.11?敷設管道光(電)纜曲率半徑。
1.3.12?埋式光(電)纜與其他設施平行式交越時的最小間距。
1.3.13?敷設墻壁光(電)纜與其他管線最小間距。
1.3.14?光纜在單盤測試值及接頭衰耗值。
1.3.15?電纜芯線接續(xù)后應保證電纜的標稱、對數(shù)全部合格。
1.3.16?全塑電纜氣塞制作的氣閉測試。
1.3.17?電纜氣壓檢驗、氣壓平衡在溫度相同的情況下,24h的氣壓下降值。
1.3.18?PCM的線對其近端串間衰減值。
1.3.19?各類電纜芯線對地的絕緣電阻應不低于下列數(shù)值。
???????1) 紙絕緣電纜800MΩ/km/根。
???????2) 聚乙稀絕緣電纜6000MΩ/km/根。
???????3) 聚乙稀填充電纜1800MΩ/km/根。
???????4) 聚氯乙稀絕緣電纜120MΩ/km/根。
???????5) 連接有公線設備的總配線架保安音元的用戶線全程絕緣電阻不低于
200MΩ。
2???管道部分
2.1??竣工技術資料
2.1.1?通信管道工程竣工驗收的法定程序進行驗收工作。
2.1.2?通信管道工程驗收前十日,施工單位應交給建設單位竣工資料一式四份。
2.2?檢驗項目及內容
2.2.1?通信管道工程可分段進行竣工驗收,可按不小于一公里的整段管道為驗收
??????單元。
2.2.2?通信管道工程的隱蔽工程驗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凡隱蔽工程質量符合本規(guī)范規(guī)定或臨時補充規(guī)定者,均為“合格”、否
???則為“不合格”。
2)凡屬“不合格”的隱蔽工程內容,必須返修至合格,經(jīng)再次簽證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或掩埋。
2.2.3?通信管道工程竣工驗收的內容如下:
1)核對竣工圖與管道、人(手)孔口圈高程及其他可見部分是否相符;檢
????查人(手)孔、通信內的設置安裝是否齊全、合格。
?????2) 已簽證的隱蔽工程如發(fā)現(xiàn)異常,應進行抽檢復驗。
?????3) 管道試通。
2.2.4?通信管道工程試通管孔,是通信管道工程質量評定具有否決權的關鍵項?
???????目,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直線管道管孔試通,應用比被試管孔標稱直徑小5毫米、長900毫米的拉
???棒進行,兩孔以上的水泥管道,每塊管塊任意抽試兩孔;兩孔以下的管
???道塊應試全部管孔。鋼材等單孔組群的通信管道,每五孔抽試一孔;五?
???孔以下抽試二分之一;兩孔試一孔;一孔則全試。
????2)彎管道在曲率半徑大于36米時、應用比被試管孔標稱直徑小6毫米、長900
???????毫米的拉棒試通,其試通孔數(shù)按上款處理。
????3)有包封的管道管孔試通,其按上述一、二款式處理。
2.2.5??通信管道工程管孔試通的評定標準,應按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
????1)管孔試通全部通過第4條的標準為“優(yōu)良”。
?????????在試通總數(shù)(孔段)的5%以下標準拉棒不能通過,但能通過比標準拉棒
????????直徑小1?毫米的,也可定為“優(yōu)良”。
????2)在試通總數(shù)6-10%的孔段,不能通過標準拉棒,但能通過比標準拉棒直徑
???????小1毫米的拉棒,應定為“合格”。
????3)凡達不到上述二款規(guī)定的,應由施工單位返修至合格后,再進行驗收。
2.2.6?通信管道工程的隨工檢驗、隱蔽工程簽證及竣工驗收的內容見附表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