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老莊列選 ? 第二翼 (游生命伐牧)

2023-07-06 06:00 作者:lainanyany  | 我要投稿

老莊列選 ? 游解?一 周穆王在位時,一位化人從西極之國來到中原。他可以出入于水火之中,穿行于金屬和巖石之內(nèi),翻覆大山,逆流河水,移動城市,騰空飛行而不墜落,與實物接觸而不受其阻礙。化人本身更可以千變?nèi)f化成各種形態(tài),其形態(tài)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他既能改變事物的形態(tài),又能弦操人們的內(nèi)心。周穆王像尊敬神一樣地對尊敬他,像侍奉君王一樣地侍奉他。穆王讓出自己的正殿給他居住,備牛、羊、豬供他享用,選美女和樂工為他歌舞奏樂?;藚s認(rèn)為穆王的宮殿低劣簡陋不可居住,穆王的菜肴飲食像螻蛄一樣腥臭不可食用,穆王的嬪妃和宮女腥膻惡臭不可親近。 于是周穆王重新為他修建宮殿,無論是土木結(jié)構(gòu)還是紅白涂色都極盡巧妙。太府(掌天子府藏會計)、玉府(掌天子金玉玩好)、內(nèi)府(掌王室?guī)觳?、外府(掌國庫出納)、膳府(掌宮中食物存儲)都為這個工程幾近掏空,這座樓臺終得以建成。樓臺高有千仞,臨視終南山,號稱天空之臺。樓殿中有許多來自鄭國和衛(wèi)國的少女和美人,她們潤澤秀發(fā),畫好眉毛,戴上耳環(huán),穿上精美的絲織品和細(xì)布,拖著白細(xì)絹,臉上撲著白粉,描著青黑色的眼眉,手上佩戴著玉環(huán)。殿臺里種滿了白芷和杜若(兩者都是香草),時時都演奏著《承云》、《六熒》、《九韶》、《晨露》這類樂曲。每月都為化人獻(xiàn)上精美的衣服,每日都為化人送上珍貴的飲食?;藚s依然不能釋然,礙于穆王的盛情難卻,才不得已入住此臺。但沒過多久,他便拜見穆王請他和自己一起出游。 穆王握住化人的衣袖,化人便帶著他上升到天空中停了下來,穆王隨化人來到了化人的宮殿,化人的宮殿以金銀構(gòu)筑,用珠玉纏繞,出沒在云雨之上卻不知道其下方有何支撐,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是積聚的云氣。化人宮中所看見和聽見的,所聞到和所嘗到的,都不是人世間的東西。穆王相信這里就是天帝所居住的地方,是清都、紫微、鈞天、廣樂的所在。穆王低頭再看,化人宮中的歌臺舞榭層疊綿密,不可計數(shù)。于是穆王便在化人宮中安頓下來,自此一住就是數(shù)十年,一點也不想念自己的天下。 一天,化人又拜請穆王和他一起遠(yuǎn)游,所到的地方,抬頭看不見太陽月亮,低頭看不到江河湖海。光線照亮四周,讓穆王眼睛暈眩無法直視;音聲響動傳來,讓穆王耳朵迷亂不能清晰聞聽。身上的骨頭和六藏(心、肝、脾、肺、腎、命門)因為恐懼而顫動,無法安定。穆王意識迷亂,精神幾近喪失,他連忙請求化人帶他回去。于是化人稍作挪動便帶穆王離開,穆王好像墜落進(jìn)無盡的虛空中,而后,穆王醒了過來。穆王看看四周,所坐的還是之前的地方,身邊還是之前的侍從。再看看桌前,杯子的酒依然渾濁還沒有沉淀清澈,盤中的肉葷依然鮮潤沒有變干。穆王問左右侍者他是如何回到這里的,左右答道:“王您只是沉默不動了片刻?!? 自此之后,穆王好像失去了自己一樣,直到三個月后他的精神狀況才有所好轉(zhuǎn)。穆王向化人求解,化人說道:“我與您神游物象層面之外,形體何需跟隨,也無法跟隨。那片刻中您所住的宮殿,與您現(xiàn)在所住的宮殿有何區(qū)別?那片刻中您所經(jīng)歷的一切和數(shù)十年的記憶,與您現(xiàn)在在您的花園中游玩有何不同?您曾片刻間消除了作為夢中人而言永恒存在的自我迷惑,而萬事萬物中無數(shù)的變幻,永恒片刻間無盡的回憶,又如何能完全地抓住呢?隨它去吧?!? 穆王聽完大喜,不再憂慮國事,不再留戀妻妾,縱情遠(yuǎn)游。他命人駕駛著各由四匹馬拉的兩輛馬車,馬車前方的右內(nèi)側(cè)是名為驊騮的駿馬,左內(nèi)側(cè)是名為綠耳的駿馬,右外側(cè)是名為騏驥的駿馬,左外側(cè)是名為白義的駿馬,這是穆王乘坐的主車,造父作為御馬者,泰丙為副將(古代戰(zhàn)車駕駛者居中,主將居左,副將居右)。另外一輛馬車作為次乘,右內(nèi)側(cè)是名為渠黃的駿馬,左內(nèi)側(cè)是名為逾輪的駿馬,左外側(cè)是名為盜驪的駿馬,右外側(cè)是名為山子的駿馬。這輛車上柏天在左作為主將,參百居中為駕駛者,奔戎在右為副將。 穆王兩乘八人,一天馳驅(qū)五百公里,來到了巨蒐氏之國(西戎諸國之一),巨蒐氏國敬獻(xiàn)白天鵝的血供穆王飲用,端盛著牛馬的乳汁為穆王以及兩輛車上的其他人沐足(大寶劍)。一行人吃飽喝足之后又繼續(xù)前行,而后在昆侖山南面,赤水的北面的一處山谷里停下宿營。第二天,兩乘人登上昆侖山,遠(yuǎn)望黃帝曾在此居住的宮殿,穆王在此祭天,并記錄下來,以流傳后世。 然后穆王受西王母之邀,到她那里做客。眾人在瑤池之上飲酒,西王母為穆王清唱了一首歌謠(合樂為歌,徒歌為謠),穆王跟著她一起歌唱,那歌詞十分悲傷。而后穆王辭別西王母,又去看了西極之地的日落,一天之內(nèi)的行程有萬里之遠(yuǎn)。穆王感嘆道:“嗚,我不去追尋德行的完滿而是去縱情地游樂,后世恐怕要追數(shù)我的過錯了?!?穆王接近于神人了,能享盡一生在世的快樂,還能活到一百多歲,世人都認(rèn)為他已經(jīng)成仙了。 老莊列選 ? 游解?二 死與生,是事物運動軌跡中必然存在的節(jié)點,它有著和白天黑夜一樣的變化周期,是事物與生俱來的屬性。人之所以有種種的不如意,是因為存在自身主觀之外不受自身把握的外物變化。人們以地為母,以天為父,對之敬畏尊愛,何況是超然獨立的大道呢!人們以君王為主宰,愿意為之捐軀赴死,何況是造化一切的本原呢!泉水枯涸,魚兒們在地上互相呼氣濕潤對方,互相吐沫挽救彼此,與其這樣,還不如在江河湖海中各自穿游忘記你我。與其贊譽(yù)堯而指責(zé)桀,不如把這兩者的對與錯都忘掉,化于道中。將舟船藏在兩山之間的水道中,將山川藏在胡澤之下,可謂是穩(wěn)妥了。然而半夜,有力者將舟船或山川背起來便跑了,糊涂的人卻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將自認(rèn)為屬于自己的寶貴的事物放在安全的地方,也終有可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和空間內(nèi)被人以某種方式發(fā)現(xiàn)并拿走。而如果萬事萬物與我在本質(zhì)上同一,不存在彼此分別,也就無所謂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了。得到即是失去,失去即是得到,這是道的所在。因化為人形而為之高興,人形,在道的千變?nèi)f化是無窮無盡的,這樣的快樂算的過來嗎?所以圣人游于非實在的無形之境,無所不在,也無所消逝。(有形的事物必然存在彼此分別,存在彼此分別必然有消逝的空間。)善于布局也善于收尾,善于開始也善于結(jié)束,這一點上,人們都在效法。而道作為萬事萬物所聯(lián)系于一點的根本,作為無盡幻化之一氣,難道不更值得作為人們精神上的母國嗎?古往的真人,不為生而快樂,也不厭惡死亡。出繭時不感到欣喜,入土?xí)r不想著抗拒。無拘無束的來,自由自在的去。不忘記一切開始的本原,也不必去追尋一切變幻的終極。不要悲傷,請接受道所幻化的此副軀體;在這場生命之夢結(jié)束后拋掉一切經(jīng)歷和記憶,歸于混沌,然后無數(shù)次地在某個新生的軀殼中奏響自我意識的旋律,開始新的旅程,記錄新的記憶。(混沌系統(tǒng)中存在周期性地回歸,所以某一個事物會無數(shù)次重復(fù)的出現(xiàn),若干事物間也會無數(shù)次的重復(fù)相遇。這是永恒的輪回和回歸。)不必把自己的內(nèi)心急于交還給道,也不必一定要身從于道。那些欲望較深,睡得很沉的家伙,離天機(jī)也就較遠(yuǎn)了。 老莊列選 ? 游解?三 莊周曾夢見自己是一只蝴蝶,輕柔飄然地翻飛,舒適自得,不知道還有什么所謂莊周的存在。之后,莊周忽然從夢中醒來,完全在意料之外,驚異之中,他想起自己不是莊周嗎?不知道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莊周與蝴蝶之間必然存在著聯(lián)系和分別。這便是虛的物化。(構(gòu)成所謂客觀事物的基本粒子是非實在性的,其本質(zhì)一種信息,而信息由觀察產(chǎn)生)。(夢是以所謂“我”為基礎(chǔ)和中心的經(jīng)歷與記憶。世界是無數(shù)夢的交織和同步,這種同步包含了時間與空間的同步,參照雙生子佯謬,夢即是我,我即是夢,夢生我生,夢滅我滅。) 老莊列選 ? 游解?四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在一起聊道:“誰能在無所相約中相約,誰能在無所相為中相為?誰能登上青天,游于云霧之中,攪撥無極(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無始無終,無可指名),在相互遺忘中往復(fù)重生,永無窮盡?”說完,三人相視而笑,心意相通,于是互相成為朋友。沒過多久,子桑戶去世,孔子得知后,讓子貢前往吊唁。子貢來到子桑戶停放遺體的地方,卻看見在場的孟子反和子琴張二人,他們中一個人編曲,一個人鼓琴,合聲歌唱道:“桑戶啊,桑戶啊,你已返回本真,而我卻還身為人?!弊迂暱觳阶叩蕉嗣媲皠竦溃骸案覇栐谂笥训倪z體旁邊歌唱,合乎禮嗎?”孟子反與子琴張相視一笑,答道:“禮是何意呢?” 子貢返回后將這件事告訴了孔子,他問孔子道:“他們到底是什么人?沒有德行修養(yǎng)可言,好像已經(jīng)拋棄了自己的軀殼。在尸體旁歌唱,臉色卻毫無變化,我不知道如何去定義他們,他們到底是什么人呢?” 孔子說道:“他們是游于幻夢之外的人,而我等是游于幻夢之內(nèi)的人,夢里夢外是兩個彼此完全不同的世界,我讓你前往吊唁,是我膚淺了。他們從于造物者而形同于人,化為一氣歸于道而游于時空幻流之海。他們以生命為肉瘤毒疣地生長,以死亡為瘡癰地潰破。如此,死、生、先、后又有何分別呢?忘記這些分別吧。此一氣,借住于形物之上,暫居于軀殼之中,忘記肝膽地運轉(zhuǎn),脫離耳目地感知,周而復(fù)始,輪回反復(fù),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無知無覺,徘徊在塵垢之外;自由自在,沒有什么是一定要去做的,沒有什么是一定不要去做的,沒有什么是一定馬上要去做的,沒有什么是一定馬上不能做的,做與不做,不必著急,在無限的反復(fù)終始之間,會遭遇無數(shù)的事情和結(jié)果,可以什么都不去做,也可以什么都去做,一切都自有其因果造化,而原因與結(jié)果并沒有先后分別,是一種可以互相轉(zhuǎn)換的對稱的存在,這種存在穿透所謂的時空,將無窮無盡古往今來的萬事萬物編織一體,永無確定。他們怎么會愚昧地去遵循世間那些約定俗成的禮法,去順應(yīng)蕓蕓眾生所謂的道德觀念呢?”子貢問道:“那么您有何依托嗎?”孔子答道:“我,是被上天懲罰的人,但即使如此,我和你一起在這里?!弊迂晢柕溃骸案覇栠@是什么道理?”孔子答道:“魚兒在水中互相造化,人在道中相互造化。在水中互相造化的魚兒,穿游于池中相互殺食、相互喂養(yǎng);在道中相互造化的人們,人間本無事,卻帶著與生俱來的執(zhí)念和欲望掀起變、易、治、亂,風(fēng)風(fēng)雨雨。所以才說:‘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shù)’,即 與其相愛相殺,不如兩兩相忘?!弊迂晢柕溃骸案覇柲切┎煌诔H说娜四兀俊笨鬃哟鸬溃骸澳切┎煌诔H说娜?,不合于人,而合于天。所以說,天之小人是人之君子,天之君子是人之小人。” 老莊列選 ? 游解?五 莊子的老婆死了,惠子前去吊唁。惠子來到莊子家里,卻看見莊子張開雙腳、兩膝微曲地坐在地上,拍打著盆子唱著歌。惠子說道:“你老婆和你一起生活這么多年,如今她人老身死,你沒流眼淚也就罷了,居然還鼓盆而歌,這不是太過分了嗎!” 莊子說道:“并非如此。我老婆剛走的時候,我怎么可能不悲痛嘆息呢?只是我意識到我老婆的生命如同無數(shù)的生命一樣,開始于沒有生命可言的混沌之中。且不僅沒有生命可言,也沒有形物可言,不僅沒有形物可言,也沒有造化之氣可言。混駁于不可辨認(rèn)和捉摸的恍惚之中,隨著道的循環(huán)往復(fù)而生成了氣,隨著氣的交織流轉(zhuǎn)而產(chǎn)生了形物,隨著形物的千變?nèi)f化而帶來了生命。 (隨著生命對有形事物的觀察產(chǎn)生了非實在性的名為基本粒子的信息,而信息的非實在性從微觀角度印證了“無形”的存在),而今她在這一切的變幻之中結(jié)束了一段與我同行的旅程回到原點,是和四季變化一樣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混沌系統(tǒng)的回歸性決定了莊子和她老婆會無數(shù)次地相遇,只是每一次經(jīng)歷的記憶都會消失)。而今她在此仰臥睡下,在彼從夢中醒來,而我卻在此哀嚎,我認(rèn)為這是對生命的不明了,所以我停止了哭泣?!? (如果說生如夢中,死如夢醒,那么如何能證明夢醒是夢醒呢?如果不能證明,那同樣也可以說生如夢醒,死如夢中,那生與死,夢與醒又有什么分別呢?有的只是夢中人和自以為醒來的夢中人,有的只是連續(xù)不斷的夢,有的只是永遠(yuǎn)也無法知道的名為混沌的彼端和由此誕生的無數(shù)的悲劇與喜劇。說當(dāng)下即是永恒并不為過,在這永恒之中保持清醒是一件痛苦而漫長的事情,是愚蠢的選擇,相反,讓自己當(dāng)下成為一個傻子,立地成為一個瘋子,則是明智的選擇。) 老莊列選 ? 游解?六 莊子快死了,他的弟子們圍在他的屋外商議,準(zhǔn)備在莊子死后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莊子臥在床上說道:“我,以天空和大地為棺(內(nèi)棺)槨(外棺),以日月為隨葬的連璧(部分重合的兩個圓環(huán)狀玉),以群星為含口的寶珠,以萬物為為我送葬的隊伍。如此,我葬禮所需的器具不都具備了嗎(莊子的意思是無所謂什么葬禮,人死,也就不存在什么“我”了,而建立在“我”之上的各種安危榮辱也就失去了意義。)?”弟子們說道:“我們害怕夫子您的遺體被烏鴉和老鷹吞食?!鼻f子答道:“扔在地上被烏鴉和老鷹啄取,埋在地下被螻蛄(土狗子)和螞蟻分食,把我的尸體從那個的嘴里奪過扔到這個的面前,你們怎么這么偏心呢?哈哈哈哈?!? 老莊列選 ? 游解 七 顏淵問仲尼道:“我曾聽夫子您說過:‘沒有什么是一定要去維系和把握的,也沒有什么是一定要去追尋和迎合的?!蚁胫肋@其中關(guān)于游的含義?!敝倌岽鸬溃骸肮磐?,在外物地變化中,其內(nèi)心像深淵一樣不會輕易變化。而今的人,在外物地變化中,其內(nèi)心隨之掀起波瀾而執(zhí)著于堅持表面上的東西。隨順萬事萬物地變化而變化,而有一個東西卻在此變化之外?;蚴遣换挛镏g地分合聚散,對道而言并沒有增減損益。 狶韋氏的庭園,黃帝的園圃,有虞氏的宮殿,湯、武的宮室。師從于儒家或是墨家學(xué)說的君子們,依然以是非對錯互相辯駁,而何況是天下百姓呢。圣人身處外物之中,而不妨礙外物,不妨礙外物,外物也無所妨礙他。只有無所妨礙,才能做到人與人之間隨順的相處。廣袤的山林,水邊的澤地, 讓人愉快舒暢,快樂還未消散,莫名的悲哀卻隨之而來??鞓放c悲哀地到來,是人所不能掌控的;快樂與悲哀地離去,是人所不能挽留的。真是悲哀啊,生命是無形的理念之海寄托在形物之上的一朵浪花的旅程。 知道我所遇到的,不必知道我所沒有遇到的;做我所能做到的,不必去做我所做不到的。無知與有知是相對而又相互依存和轉(zhuǎn)化的存在,能與不能也是如此,四者都是在是非分別中衍生出來的東西,是構(gòu)成世界圖像的線條,是畫中人無法避免和脫離的存在。而如果一定要勉強(qiáng)自己去變得無知無能以此來接近道,是不明智的。無所為而無所不為,無所知而無所不知,最極至的言說是沒有言說,最極致的作為是沒有作為,在可知的層面上去追尋最終的答案,是永遠(yuǎn)也得不到的。 老莊列選 ? 游解?八 顏回對孔子說道:“夫子您行走我也行走,您快步我也快步,您縱馬馳騁我也縱馬馳騁,直到您飛奔而去,一騎絕塵(馬蹄不沾塵土),我被落在后面只能睜大眼睛目送您的身影?!笨鬃诱f道:“回,你怎么這么說呢?”顏回答道:“夫子您行走我也行走,您言談我也言談,您快步我也快步,您與人辯論我也與人辯論,您縱馬馳騁我也縱馬馳騁,夫子論道我也論道,直到您奔逸絕塵,我瞠目在后。夫子您不說話卻可以得到信任,不與人結(jié)交卻能得到親睞,手中沒有權(quán)力卻有眾多人將你簇?fù)?,我卻不知道這一切是因為什么?!?馬屁拍的可以)孔子說道:“額,這確實值得思考。最大的悲哀是內(nèi)心的死亡,形體上的死亡居于其次。太陽東升西落,萬事萬物的變化莫不如此。 無論是帶眼睛的生命,還是有腳趾的生命,都有其所想要得到的東西和想要避免的事情,在此之上才有所作為。日出而作,存在如同太陽在天空之中;日落而息,死亡如同太陽沒入地平線。萬事萬物同樣如此,凡是存在的事物,或趨于死亡,或趨于新生。此副形體一旦被造化出來,意識的旋律也被混沌之風(fēng)吹入孔竅中奏響,“我”也隨感知和記憶而生,由此,在道的周期性變化中和思想的認(rèn)知分別中,有限的生命在流動性的平衡中慢慢耗盡歸于大海。日與月消長變換,物與物連結(jié)變化,不知道這一切的終點在哪里,陰陽之氣交織出無數(shù)形物,而命運在混沌之中如同三體系統(tǒng)一樣,存在著無數(shù)的解,永遠(yuǎn)也無法準(zhǔn)確的預(yù)言,而我也在不斷的生滅代謝之中。 此生如泡沫一觸及破,我和你不過是擦肩而過,彼此失去對方,各自走上歸途。這難道不令人悲哀嗎?相逢只在夢中,是連續(xù)不斷的夢和永不可知的夢的彼端,我們無數(shù)次地相逢,只是每一次我們都失去了記憶。你的心只是附著于我的附著,我所附著的,也只是有形的存在,而這種存在是有限的存在。而事實是各自夢的交疊,一種共同的感知,但并非絕對的存在。如果你還在追尋這種有形的存在,就如同在空蕩的集市尋求購得駿馬一樣,不會有結(jié)果。我的容貌你會很快地忘記,你的容貌我也會很快地忘記,不過,你不必為此憂慮,雖然你會忘記曾經(jīng)或未來的我,但是你總會想起那不會被忘記也無從被定義的存在,那也是我們會無數(shù)次地重逢的根本原因。 老莊列選 ? 生解?一 舜問丞道:“道是可以得到并擁有的嗎?”丞答道:“連你自身都不是你自己所擁有的,又何談得道呢?”舜問道:“我自身非我所有,那我歸誰所有呢?”丞答道:“你自身不過是道所付與的形體;你的存在也不是你所擁有的,而是陰陽二氣地沖和激蕩;你的生命也不是你所擁有的,而是道的沿循;你的子女后代也不是你所擁有的,而是道的蛻化演變。(你的心也不是你所擁有的,是造化之風(fēng)之出入孔竅。思想或明意識是一種延遲的解釋,是一種回聲,是一種經(jīng)過處理的訊號,一個人所經(jīng)歷的和所做的是與無言的潛意識或直覺同步的。)所以有道者前行卻不知道去往何處;其處世也沒有什么所堅持和遵循的;飲食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天地之間化生萬物的陰陽二氣,是可以被得到和擁有的嗎?” 老莊列選 ? 生解?二 支離叔與滑介叔二人游覽冥伯之丘,昆侖之墟,以及黃帝在此留下的行宮。不一會兒,一個腫瘤從滑介叔的左肘上長了出來,滑介叔隨即流露出厭惡的神情。支離叔說道:“你對此感到厭惡嗎?滑介叔答道:“不。我有什么好厭惡的呢?生命,是暫住于形物之上的存在,萬事萬物生生不息,變幻無常,在生與死的旅途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開始,各種各樣的故事,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結(jié)局,而這一切也只是假借在無數(shù)塵埃之上的離合聚散。死生如同在白天醒來而又在黑夜睡去,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我與你觀覽這一切的變化,而你我也不過是這變化的一部分,當(dāng)某種變化發(fā)生在我身上時,無論這種變化是怎樣的,我也沒有什么可厭惡的呢?!? 老莊列選 ? 生解?三 秦國人逢氏有一個兒子,自小聰明,長大了卻得了迷惘之病。他聽到歡歌以為是哭泣,看見白色卻認(rèn)為是黑色,聞到香味卻說是臭味,嘗到甘甜卻以為是苦澀,做的不對卻認(rèn)為自己是對的。在他的認(rèn)知里,天、地、東南西北、水、火、寒、暑這些常識無不顛倒。有一個姓楊的人告訴逢氏,魯國的君子多有技藝方術(shù),也許能治好你兒子的病,何不去一趟魯國拜訪他們呢。于是逢氏便動身前往魯國,途中經(jīng)過陳國的時候,遇見了老聃,他便把他兒子的癥狀告訴了老聃,老聃說道:“你怎么就能肯定是你的兒子迷惘了呢?當(dāng)今天下之人,都迷惑在是非之內(nèi),昏亂于利害之中。得同一種病的人太多的話,那么得此病的人也就不覺得自己得病了。一個人迷惘不足以顛倒一個家族;一個家族迷惘不足以顛倒一個鄉(xiāng)落;一個鄉(xiāng)落迷惘不足以顛倒一個國家;一個國家迷惘不足以顛倒整個天下;如果整個天下都陷入迷惘,那還有什么顛不顛倒的呢?如果天下人的認(rèn)知都和你兒子現(xiàn)在一樣,那么現(xiàn)在的你反倒是迷惘之人了。哀、樂、聲、色、嗅、味、是、非,誰能給出一個絕對正確的判斷標(biāo)準(zhǔn)呢?我現(xiàn)在說的這些話未必不是迷惘之言,何況魯國的那些君子。迷途中的人,如何能為他人解開迷惑呢?不如丟下你沉重的干糧,趕快回去吧。” 老莊列選 ? 生解?四 天下人所推崇的是富有、尊貴、長壽、盡善盡美;所快樂的是安逸、美味、華麗的衣服、視覺上的享受、悅耳的音聲;所厭惡的是貧困、低賤、早夭、殘缺丑陋;所苦惱的是形體上得不到安逸、嘗不到美味、穿不上漂亮的衣服、看不到好看的美色、聽不到悅耳的音聲;如果人們得不到這些,那便會憂慮以至恐懼。如此執(zhí)著于形物不是太愚蠢了嗎?那些富有的人,往往辛勤勞作,爭分奪秒,積累家財,卻往往不能真正的享受勞動的果實,如此執(zhí)著于財富不是離自己所追求的越來越遠(yuǎn)嗎?那些尊貴的人,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得失,極盡周全,卻隨時都有可能在殘酷的權(quán)力斗爭中成為犧牲品,如此執(zhí)著于名利,不也與自己曾經(jīng)的理想分道揚鑣了嗎?人生與憂慮共生,長壽的人昏昏沉沉,久久憂慮,不得結(jié)束,如此何苦呢?如此執(zhí)著于軀體的壽命,即使真的長生不老,恐怕到最后也會厭惡活著,而奮力求死。烈士為天下犧牲自己,這注定他不能活著,如此真的好嗎?如果是好,他注定要死去;如果不好,他不必了為了他人去犧牲自己。所以說:“如果主公不聽從忠諫之言,那就退讓,不必再與之爭執(zhí)。” 老莊列選 ? 生解?五 執(zhí)著于財富的人,不會輕易將福祿讓給他人;追求顯赫的人,不會輕易將名聲讓與他人;迷戀權(quán)力的人,最忌諱被人抓住把柄,從而受制于人。權(quán)力握在手中,操縱起來會因為害怕反噬而顫栗,舍棄時不僅為之悲傷,還有著會被清算的危險。那些沉溺于名利權(quán)位,眼中只有欲望,為之無休止地擢取而無所警覺的人,即是被上天懲罰的人。仇怨、恩惠、索取、給予、諫言、教誨、生養(yǎng)、殺伐,這八者,是正轉(zhuǎn)人世間的法器,只有那些能順應(yīng)天勢而無所埋沒的人可以真正的使用。所以說:“正器,正勢也。那些不以為然的人,其天門還未開啟?!? 老莊列選 ? 生解?六 朝中派人請莊子出仕,莊子對使者說道:“你見過被用作祭品(色純?yōu)闋?,體全為牲)的牛嗎?它被披上華美的絲織品,被投以芻豆細(xì)心喂養(yǎng),直到把它牽入太廟進(jìn)行屠宰,此時的它即使想成為一只隱世埋名的孤牛,又怎么可能如愿呢?” 老莊列選 ? 生解?七 莊周游玩于雕陵(山丘)中的一處園圃,看見一只不同尋常的鵲鳥從南方飛來,其翼展有七尺長(兩米一左右),眼睛有一寸大小(三點三厘米),這只鳥感知到了莊周抬起的額頭,于是棲止在栗樹林上。莊周說道:“這是什么鳥呢,翅膀厚大而不飛走,眼睛碩大卻目中無物。”于是莊周提起褲腳,躡足前行,手中握著彈弓,伺機(jī)而動。此時,一只蟬正在濃密的樹蔭下吸食樹木的汁液,它似乎忘記了自身的安危,完全沒有感知到一只螳螂偽裝在它身旁的枝葉中,準(zhǔn)備將其捕殺。而這只螳螂也因為專注于眼中的獵物,暴露了自己的行蹤。此時停息在樹上的鵲鳥也在等待捕捉螳螂的最佳時機(jī),即使它有著一雙大而敏銳的眼睛,卻也忽視了樹下拿著彈弓的莊周。莊周看到這一切,突然恐懼地說到:“物與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類與類之間相食相殺,一個生命在捕食獵物的同時,自身也有可能成為獵物而不自知。”于是他扔掉彈弓趕緊往回走,園圃的管理者一直在遠(yuǎn)遠(yuǎn)地留意著想要打鳥的莊周,看見莊周跑了,趕緊去追,一邊追還一邊罵(囧)。 莊周返回家中,三月不出門庭。其弟子藺且跟在莊周身后問道:“夫子您最近為何不出門庭呢?”莊周答道:“我專注于外物卻忘記自身的處境,觀察濁水而迷惑于清潭。我曾聽諸位夫子說過:‘到了一個地方,就要遵循這個地方的習(xí)俗’。而今我游于雕陵而忘記自身,那只怪鳥感到了我的目光而棲止于栗林之中,在緊盯螳螂時喪失了敏銳的感知,之后園圃的管理者要拿我試問,所以我最近才要藏起來避避風(fēng)頭?!? 老莊列選 ? 生解?八 有形的生命以外物為載體,所以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物生滅變化的制約。例如龍逢因諫言被桀所殺,比干因諫言被紂王刨心而死,箕子因紂王不聽勸諫而裝瘋賣傻,惡來因忠于商朝而被周武王殺死,桀、紂因無道而亡國。君主無不希望自己的臣下忠誠,而忠誠未必能得到信任,例如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而將伍子胥賜死,又將他的尸首放到皮筏上,流放到錢塘江中。又如萇弘因輔佐周王室制衡諸侯,被離間而遭流放后自盡,其鮮血被蜀中百姓藏起,三年后其血化為碧玉。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孝順,而孝順卻未必能得到父母的愛,例如商高宗時期的太子孝己,因被后母進(jìn)讒言而遭高宗流放,憂困至死。又如曾參差點兒被自己嚴(yán)厲的父親打死。 木與木相互摩擦可以起火,金屬在火焰的持續(xù)灼燒中會熔成滾燙的液體,陰陽之氣交錯對流,則天地驚懼,電閃雷鳴,地上的槐樹被閃電擊中燃起大火,熊熊烈火倒映在水中,紅光沖天。人們在利害矛盾的兩端中思慮善否,艱難選擇,心中像蟲子蠕動一般地不安,又好像心被懸在半空,沒有著落,痛苦沉悶。利害相磨,以至心火叢生,再加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聯(lián)系和影響,殺氣也蔓延開來。平和之氣本就難以與厲火之氣正面交鋒,于是眾多事物也隨之走向終結(jié)崩壞,在因果造化中轉(zhuǎn)幻新生。 老莊列選 ? 生解?九 莊子云游經(jīng)過山中,看見一棵參天大樹,枝葉茂盛,伐木的人站在它的旁邊卻不去砍伐它,問其原因,伐木者答道;“這棵樹的木材沒有什么用?!鼻f子說道:“這棵樹以其無用得以壽終正寢?!鼻f子從山中出來后,借宿于老朋友家中,老朋友很是高興,令家中小童殺雁烹煮以款待莊子。小童問道:“有兩只雁,其中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殺哪只好呢?”老朋友說道:“殺那只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問莊子道:“昨天山中的那棵大樹,以無用得以壽終正寢,而您朋友家中的那只大雁,卻因無用而死于刀俎之下。夫子您會如何抉擇呢?”莊子笑道:“我將處于有用與無用之間,凡是有形,皆在生滅變化之中,必有其陰陽兩面,當(dāng)其在某個處境中時,則會產(chǎn)生所謂長短、強(qiáng)弱、圓缺等有用或無用的屬性,處境不同,同樣的性質(zhì)帶來的屬性也不同,也就是說,凡是有形之物,在某種處境中時,或帶來利,或帶來害,喜樂憂懼也從中而生。而在有形與無形之所,有用與無用之間,似是而非之地,卻也無法完全不受利害牽累。如果能同于道而浮游于宇宙之間則不同,無所贊譽(yù)也無所詆毀,或化為龍,或化為蛇,隨時勢變化,而無所執(zhí)著。一上一下,以等價交換為平衡原則,浮游于萬事萬物的本源?;磺惺挛锏氖挛铮c一切事物都完全不同,沒有任何屬性上的關(guān)聯(lián),否則,它依然可以被化生,那么它便不是終極。所以作為一切事物的開端和根本,它必然與一切事物不同,沒有任何屬性上的關(guān)聯(lián)。如此,物物者便不存在任何牽累。這是黃帝和神農(nóng)氏的至理。而形物的屬性,人間的情形則并非如此,合一則分離,成形則毀敗,方正則摧折,尊崇則非議,擁有則虧損,賢明則深謀,不才則欺騙,哪有什么完滿無缺的事情呢?可嘆啊,你們可以記下來,一切的本原是怎樣的。” 老莊列選 ? 生解?十 市南宜僚拜見魯侯,魯侯面有憂色。市南子問魯侯道:“您面有憂色,是何原因呢?”魯侯道:“我修習(xí)先王之道,整治先君之業(yè),敬鬼神而親賢人,事必躬親,沒有一刻松懈,然而依然不能遠(yuǎn)離禍患,我因此憂慮。 市南子說道:“您的除患之術(shù)太膚淺了。狐貍和豹子,棲息于山林之中,潛伏于巖穴之內(nèi),是如此沉著冷靜;夜晚行動,白天休息,是如此謹(jǐn)慎戒備;雖然饑渴難耐,仍然每天去罕有足跡,遠(yuǎn)離江河水源的地方去捕食,是如此堅定克制。然而它們依然不能擺脫陷阱機(jī)關(guān)的禍患,它們何罪之有呢?是因為它們天生華麗的皮毛為它們帶來了禍患。而今的魯國就如同您的皮毛,您何不挖空形體,去除皮囊,拋灑心神,丟棄欲望,游于無人的原野。南越有一個地方,名曰建德之國,其民眾愚笨而樸實,少有私心和欲望,知道耕作而不知道隱藏,給予他人也不求回報;不知何為義,不知何為禮;隨心所欲,無所束縛,如此活得快樂,死了也都得以安葬。您何不舍棄您的國家和習(xí)俗,從于道而前往此國呢?” 魯侯說道:“此去路途遙遠(yuǎn)艱險,又有江山阻隔,沒有車船怎么辦呢?”市南子答道:“以無所憑靠為車,以無所居住為船?!濒敽钣终f道:“路途僻靜漫長,無人與我作伴,即使到了之后,我和誰做鄰居呢?一路上無糧無食,又如何能到達(dá)呢?”市南子說道:“您減一些花費,少一些欲望,即使沒有糧食也足夠了。當(dāng)您踏上這條解憂之旅,過江渡海,無邊無際,為您送行的人也都消失不見,您自此真正地遠(yuǎn)離了禍患。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牽累,而有所擁有則會帶來憂慮。所以堯無所謂人,也無所謂得到和擁有。您何不除去“人形”之牽累和“擁有”之憂慮,同道游于廣漠之國呢。 乘船過河,此時一艘空船撞了上來,即使船上有氣量狹小的人也不會憤怒。如果撞上來的船上有人,那么這邊必然會呼喊著讓其移開,如果屢次呼喊而對方置之不理,那么恐怕這邊的人就要發(fā)火了。如此,對空船不會發(fā)怒,而對有人的船則會發(fā)怒,如果一個人無人之情,無己之境,如同空船一樣,這世上誰會想去加害于他呢?!? 老莊列選 ? 生解?十一 孟孫陽問楊朱道:“有這樣的人,珍惜自己的性命,愛護(hù)自己的軀體,以求不死,如此可以嗎?”楊朱答道:“這樣哪里能得到不死呢?”孟孫陽接著問道:“以此求得長生,可以嗎?”楊朱答道:“這樣也難以長生。性命不是靠珍惜就能保存的,軀體不是靠愛護(hù)就能康健的。再說,活那么久干什么呢?喜、怒、哀、樂、怨、愛、惡,古往今來沒有區(qū)別;四肢性命的勞逸安危,古往今來有何不同;人世間的苦與樂,古往今來并無差別;政治上的變、易、治、亂,是非成敗,古往今來不斷重復(fù),都是在永恒回歸中不斷循環(huán)的經(jīng)歷和記憶。既然已經(jīng)聽過了,既然已經(jīng)看過了,既然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了,活一百年我都嫌多,更不要提長生所帶來的麻煩和痛苦。”孟孫陽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快點死去比較好了。踏上刀鋒劍刃,入于水火之中,不就如你所愿了嗎?”楊朱答道:“并非如此,既然得到此次生命,就應(yīng)充分利用它去做你想做的事,直到迎來結(jié)局。死了的話,就應(yīng)任意遨游,一探究竟,以至無窮之境。天地是萬物之一,時間只是記憶的排列,構(gòu)成物質(zhì)的基本粒子也只是瞬間的觀察和感知,而你的生死如同白天醒來,夜晚睡去,記憶消逝,循環(huán)往復(fù)。來世、往世、永世皆是此刻。在這永恒的此刻和這此刻的永恒之中,做你想要做的,一切交給因果造化。無所不為,無所不至,何必慌張匆忙,在遲速先后之間糾結(jié)呢? 老莊列選 ? 生解?十二 晏子向管仲請教養(yǎng)生之道。管仲說道:“放任而已,不必堵塞?!标套訂柕溃骸叭绾文茏龅侥??”管仲說道:“放任你的耳朵去聽想要聽的;放任你的眼睛去看想要看的;放任你的鼻子去聞想要聞的;放任你的口去說想要說的;放任你的軀體去求得安逸;放任你的心去做想要做的。耳朵想要聽到的是悅耳的音聲,如果不得去聽,便是閼聰;眼睛想要看到的是美色,如果不得去看,便是閼明;鼻子想要聞到的是芳香,如果不得去聞,便是閼顫;口中想要說的是是非,如果不得去說,便是閼智;軀體想要適從的是美厚,如果不得去適從,便是閼適;內(nèi)心想要獲得的是逍遙自在,如果不得去追尋,便是閼性。這些刻意地堵塞,是名為廢虐的枷鎖。去掉這些枷鎖,開心地等待死亡的來臨,一日也好,一月也好,一年也好,十年也好,沒什么不同?這是我所認(rèn)為的養(yǎng)生。戴著這些枷鎖,刻在心里不愿拋舍,憂愁長久地活著,就算是活上百年千年萬年又有什么意思呢?這不是我所認(rèn)為的養(yǎng)生。”管仲對晏子說道:“既然我已經(jīng)告訴了你何為養(yǎng)生,那么人又該如何死去呢?”晏子說道:“死去可太簡單了,有什么好說的呢?”管仲說道:“我就是想聽一聽?!标套哟鸬溃骸叭艘坏┧廊?,就無所謂“我”了。這副軀殼燒了也可以,沉入水里也可以,埋在土里也可以,暴露在天地間也可以,用柴草包裹扔到溝壑里面也可以,穿著錦繡禮服放入石棺中埋葬也可以,這就看每個人死時所處的境遇了。”管仲回過頭對鮑叔牙和黃子說道:“生死之道,我和晏子都告訴你們了?!? 老莊列選 ? 命解 一 鄭國有一位名叫季咸的神巫,可以推算出人的生死存亡,禍福壽夭,并給出準(zhǔn)確的年月日期,好像神一樣。鄭國百姓見到他,因為害怕被他算死,都趕緊遠(yuǎn)離他。列子看到他卻很是崇拜,于是跑回去告訴壺子說道:“我以為夫子您的道已經(jīng)是極致了,沒想到又出現(xiàn)了比您的道更極致的存在?!眽刈诱f道:“我所傳授予你的只是文字,而非實質(zhì),你就認(rèn)為自己得道了嗎?只有雌鳥而無雄鳥,又何來鳥蛋呢?以道來預(yù)測世間之事固然可信,但并非全部。既然你想讓別人給你看相,那你就把他叫來,我讓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相?!?燃起來了) 第二天,列子帶季咸拜訪壺子。拜訪完后,季咸出門對列子說道:“唉,你的老師形相怪異,如同濕灰,不出十天必死?!绷凶勇牶?,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回屋告訴了壺子。壺子說道:“剛剛我所展示的是地文之象,曲折暗涌,無聲無息,他大概只看到了死氣,卻未看到這死氣之下的生機(jī)。你再把他叫過來?!? 次日,列子又請季咸過來,看畢,季咸對列子說道:“萬幸啊,你的老師遇見了我,他的病好了,我看見他的相回復(fù)了生機(jī)?!绷凶臃祷匚葜杏指嬖V了壺子,壺子說道:“剛才我所展示的是天壤之象,名與實不入于心,而生生之氣從我的腳踵不斷涌入。他大概是看到了勃發(fā)的生機(jī)。明天繼續(xù)。” 次日,列子再請季咸前來,看畢,季咸對列子說道:“你的老師貌相恍惚不定,我無法相得。等你的老師安定下來,我再來看看?!绷凶踊匚莺蟾嬖V壺子,壺子說道:“剛剛我所展示的是太沖莫勝之象,陰陽之氣沖和,消息生滅聚散離合,他大概是看到了這沖蕩交織的亂流。大魚徘徊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淵,靜止的河水聚積的地方叫做深淵,流動的河水滯留的地方叫做深淵。深淵有九種(鯢旋之潘為淵,止水之潘為淵,流水之潘為淵,濫水之潘為淵,沃水之潘為淵,氿水之潘為淵,雍水之潘為淵,汧水之潘為淵,肥水之潘為淵,是為九淵焉。潘指水流盤旋、溢洄的地方。),這里只提到有三種。你再讓他來相一相?!? 次日,季咸又來見壺子,這次季咸剛見到壺子就像見到了鬼一樣,還沒站穩(wěn),就拔腳跑了。壺子喊道:“快追!”列子馬上去追季咸,結(jié)果沒有追上,便回來報告壺子。壺子說道:“我剛剛并沒有展示什么,只是虛張聲勢,隨意應(yīng)付,結(jié)果他不知所措,自亂陣腳,隨風(fēng)披靡,隨波逐流,也不知道誰是誰了,便就這樣跑了?!? 列子這才知道自己根本就沒學(xué)到什么,回家后三年不出門。他像變了個人一樣,幫她妻子燒火做飯,像待人一樣喂豬,對待事物不再有親疏分別,返樸歸真,塊然獨立,世上的紛擾不再能使他的內(nèi)心波蕩,同于道而歸于終。 老莊列選 ? 命解?二 宋元君半夜夢見有個披頭散發(fā)的人在旁門窺探,此人說道:“我來自名為宰路的深淵,作為清江的使者前往河伯的住所,途中被捕魚人余且捕獲?!痹褋砗竺苏迹颊哒f道:“此乃神龜?!痹龁栕笥遥骸皾O家中有叫余且的嗎?”左右答道:“有?!痹f道:“讓余且前來拜見?!钡诙?,余且入朝。元君問道:“捕魚有什么收獲嗎?”余且應(yīng)到:“我網(wǎng)到了一只白龜,圓有五尺(直徑一米六)?!痹?;“獻(xiàn)上你的這只龜?!?明搶?)龜至,元君猶豫是殺是放,于是令人卜,卜的結(jié)果顯示,殺龜用來卜,吉(套娃) 。于是元君命人將這只神龜刨空用來卜,七十二鑽(鉆刺龜甲,并以火灼,視其裂紋以斷吉兇),沒有一次預(yù)測失敗。 孔子說道:“神龜?shù)哪芰梢酝袎艚o元君卻不能避開余且的漁網(wǎng),它的所知可以七十二鑽無遺策,卻不能逃脫刳腸刨空的生死之患。如此可見,知有所困,神有所不能。即使有極至的前識,也未必能比過萬人的謀劃。魚兒不害怕漁網(wǎng)卻害怕鵜鶘。去除小知則大知明,去除善則自善。”嬰兒無所師從卻能學(xué)會說話,是因為天天和說話的人相處。 老莊列選 ? 命解?三 楊朱的朋友季梁得了大病,卻不愿意請醫(yī)生來看病,十天之后病危。楊朱前去探望,只見他的子女們圍著季梁哭泣,并央求季梁同意醫(yī)生來為他看病。季梁對楊朱說道:“我這些子女如此沒有出息,你何不為我唱首歌讓他們領(lǐng)悟呢?”楊朱唱到:“天尚且不知,人又如何察覺?并非是上蒼保佑,也不是人為造孽。你我彼此,真的不知道嗎?醫(yī)者和巫者,他們會知道嗎?”歌罷,季梁的子女們面面相覷,最終請來了三名醫(yī)生。 三名醫(yī)生,一個叫做矯氏,一個叫做俞氏,一個叫做盧氏,他們依次為季梁診斷。矯氏說道:“你寒溫沒有節(jié)制,虛實失去分寸,由饑飽色欲而起,精力勞頓,心神煩擾,不是自然原因,也不是鬼神傷人,雖然病危,依然可以治好?!奔玖赫f道:“庸醫(yī),快讓他走。”俞氏說道:“你出生時胎氣不足,乳汁有余。此病不是一朝一夕導(dǎo)致的,而是逐漸養(yǎng)成的,這種病況不是我所能醫(yī)治的?!奔玖赫f道:“良醫(yī),請他吃飯?!北R氏說道:“你的病與自然、人為、鬼神無關(guān),人一旦承受生命和形體,就帶有了形的特性和感知世界的特定角度,就必然受到命的制約和勢的推動(所謂的意識只是站在自我角度所感知到的勢)。草藥石針又有什么用呢?”季梁說道:“神醫(yī),付給他重金并送他出門!”沒過多久,季梁的病自己就好了。 老莊列選 ? 命解?四 農(nóng)業(yè)種植需順應(yīng)天時,商業(yè)買賣必尋求利益,工業(yè)生產(chǎn)不斷追求技術(shù),政治為官要審時度勢,是“勢”推動了這一切。然而農(nóng)業(yè)總會遇到風(fēng)調(diào)雨順或水旱災(zāi)害,生意買賣總有虧有賺,技術(shù)再好的能工巧匠也不能保證產(chǎn)品百分百的成功,入仕為官未必能遇到慧眼識人的伯樂,是“命”書寫了這一切。勢者,激蕩混流也;德者,擇勢也;命者,遇勢也。 老莊列選 ? 伐解?一 天之道如同張弓射箭,瞄點高了就把弓向下壓,瞄點低了就把弓往上抬;弦拉得過滿就松一些,弦拉得不夠就再用力一些。所以說,天之道是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卻與之相反,是損不足以供有余。誰能夠取有余來奉給天下的勞苦百姓,唯有道者可以做到。 老莊列選 ? 伐解?二 使我心懷真知,行于大道,唯一要警惕的是:大道最為平坦,而人們卻總喜歡走捷徑。朝堂甚為整潔,而田地荒蕪,糧倉空虛;穿著華麗精美的衣服,挎帶著鋒利的寶劍,吃厭了山珍海味,財貨多的根本就用不完,這是取不足以奉有余的天下大盜,絕非道的所在。 老莊列選 ? 伐解?三 百姓饑苦,是因為壓在他們身上的統(tǒng)治機(jī)器食取了太多的稅收;百姓不服從治理,是因為決策者逆天而行,偏執(zhí)一念,無事生事,疲民擾民;百姓不再害怕死亡,是因為百姓沒有活路,而掌握權(quán)力的人往往同樣沒有退路,他們只能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鞏固和死守權(quán)力,實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殘酷鎮(zhèn)壓。只有那些不過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主公,才能夠順應(yīng)興衰成亡之勢,掌管名為天下的神器。 老莊列選 ? 伐解?四 百姓不再害怕威權(quán),那么真正可怕的事就要到來了。不要迫使百姓無法安居,不要讓百姓對生活感到絕望。百姓對生活還有希望,那么百姓對統(tǒng)治者才不會絕望。所以圣人心中明了卻不顯露,尊重自己而不自以為貴,由此做出選擇。 老莊列選 ? 伐解?五 天下有道之時,戰(zhàn)馬被退還給農(nóng)戶以供耕作,它們的糞便則被用作肥料。 天下無道之時,連母馬都被征用為戰(zhàn)馬,小馬駒們也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兇多吉少)。所有的災(zāi)禍之中,沒有比“不知足”更可怕的;所有的過錯之中,沒有比“想要得到”更痛心的。如此,不過分追求滿足,知道適可而止地滿足的滿足,才是長久的滿足。 老莊列選 ? 伐解?六 兵者,是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迫不得已而用兵,應(yīng)最好保持平靜和克制。即使取勝,也并不值得高興。而為此得意的人,是以殺人為樂的人,以殺人為樂的人,終究不能稱王于天下。君子在日常起居中以左為貴,用兵時則以右為貴,吉事崇尚左,兇事崇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此即以喪葬之禮對待。殺的人太多了,以至哀悲而哭泣,戰(zhàn)勝之后,以喪葬之禮打掃戰(zhàn)場。 老莊列選 ? 伐解?七 以道輔佐主公,不可單純地依靠強(qiáng)大的軍隊來稱王天下。用兵這件事情本就會帶來許多嚴(yán)重的后續(xù)影響。軍隊交戰(zhàn)之地,田地會因無人打理而長滿荊棘;軍隊離開后,這個地方的百姓會因為沒有糧食產(chǎn)出而淪為饑民。善于取得既定戰(zhàn)果即可,應(yīng)盡量避免消耗過多的兵力進(jìn)行正面強(qiáng)攻。得勝后不可自大,不可炫耀,不可驕傲,不可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不可逼敵太甚。事物極度強(qiáng)盛之時也是其走向衰落的開始,是道的陰面所在,此時如果不順應(yīng)時勢調(diào)整戰(zhàn)爭策略,那么離敗北也就不遠(yuǎn)了。 老莊列選 ? 伐解?八 天下人都說我的道虛無飄渺,一點也不具體明白。正是因為道的虛無,它才不像是任何具體事物。如果它像是某種事物,那么它便不是道了。我持有三件寶物:一是慈愛,二是節(jié)儉,三是不敢為天下先。慈愛可以化為勇敢;節(jié)儉可以帶來廣厚的基礎(chǔ);不敢為人先,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矛盾,以此活得久一點。而今有的人舍棄慈愛而一味強(qiáng)調(diào)弱肉強(qiáng)食;舍棄節(jié)儉而大搞鋪張排場;舍棄謙讓而事事與人爭鋒。其離敗亡也就不遠(yuǎn)了。將軍以慈愛來激勵士氣,他的軍隊將銳不可擋;官長以慈愛來振奮人心,他所堅守的城池不會輕易失守。上天要拯救某個國家,必定會以慈愛來守護(hù)它。 老莊列選 ? 伐解?九 善于謀劃的人不輕率地做出判斷;善于行軍打仗的人不會被輕易激怒;善于戰(zhàn)勝對手的人不會輕易與敵方交手;善于用人的人一定會禮下他人。如此,即是不爭之德,即是用人之力,即是長久之法,即是古往今來克敵制勝之道。 老莊列選 ? 伐解?十 用兵者曾說過:“我不敢輕易進(jìn)攻而是伺機(jī)而動;不敢輕易前進(jìn)而是退留余地。如此,是所謂【雖然有陣勢,卻像沒有陣勢可擺;雖然要奮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雖然面臨敵人,卻像沒有敵人可赴;雖然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持?!惞膽?yīng)】,戰(zhàn)場上最大的危險莫過于輕視敵人,一旦輕視敵人,己方所持有的優(yōu)勢幾乎會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失去作用。所以當(dāng)勢均力敵的雙方正面決戰(zhàn),帶著悲憤情緒的一方更有勝算。 老莊列選 ? 伐解?十一 想要讓一個事物收斂,必然要先使其擴(kuò)張;想要弱化某個事物,必然要先將其推到極盛的拐點;想要摔毀一個東西,必然要先把它舉到高處;想要從對方那里獲得想要的東西,必然要先給予對方相應(yīng)的好處。此之謂奧妙。柔弱勝剛強(qiáng)。魚兒不可脫離其賴以生存的深淵,一個國家的底牌也不可流露給他國。 老莊列選 ? 伐解?十二 人活著的時候,軀體很柔軟。而死了之后,軀體就變得很僵硬了?;ú輼淠净钪臅r候枝葉柔脆,一旦死了就變得枯槁了。如此,堅強(qiáng)是和死亡一類的屬性,而柔弱是和生存一樣的屬性。所以,兵強(qiáng)則滅,木強(qiáng)則折,強(qiáng)大處下,柔弱處上。 老莊列選 ? 伐解?十三 文惠君的廚師在宴席上刨解全牛,手之所觸,肩之所靠,腳之所踩,膝之所頂,皮肉筋骨離合作響,刀在來回劃動中發(fā)出骨肉斷裂的聲音。沒有一處不合音律,既合于《桑林》的舞蹈,又合于《經(jīng)首》的節(jié)拍。文惠君說道:“真好啊,你的技藝是如何達(dá)到這種程度的呢?”廚師放下刀答道:“我所愛好的是道,它遠(yuǎn)超所謂的技藝。我一開始從事廚師這份工作時,眼里所看到的無非是牛。三年之后,眼中便沒有牛了。而今,我以心神去感知而不是用眼睛去看。感官雖然暫時停止感知,但心神依然在流動運行。依循自然之理,劃開筋骨的縫隙,解開骨節(jié)的空穴,順著其原本的結(jié)構(gòu)。刀刃應(yīng)盡量避開筋骨交聯(lián)的地方,更別說那些大塊的硬骨頭了。好的廚師,每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割肉;一般的廚師,每月?lián)Q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砍骨頭。而今我的這把刀用了十九年,用它刨解的牛也有數(shù)千頭了,可刀口卻像是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因為那牛的骨節(jié)之間是有空隙的,刀鋒卻薄得像沒有厚度,把沒有厚度似的刀鋒插入有空隙的骨節(jié),其操作空間寬闊,刀刃在其中運轉(zhuǎn)也有極大的余地,所以這把刀用了十九年卻依然像是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雖然如此,每次到了筋骨或骨節(jié)交錯連結(jié)的地方,我心中也有點害怕,于是不得不謹(jǐn)慎行事,集中心神,好像所看到的一切都靜止了,我的刀也隨之延遲。此時用刀需一點一點的慢慢劃動,而后隨著筋骨的迅速分裂,大塊的牛肉也像土塊一樣落到地上。解畢,我習(xí)慣拿著刀站在原地,環(huán)顧四周,志得意滿,然后將刀擦洗干凈收起來。”文惠君說道:“好啊,聽了大廚你的言論,我也知曉了什么是養(yǎng)生之道了?!? 老莊列選 ? 伐解?十四 趙襄子派新穉穆子進(jìn)攻翟國,得勝,占領(lǐng)了左人、中人這兩座城市。使者前來通報戰(zhàn)況,此時襄子正在吃飯,聽了捷報之后卻面露憂色。左右問道:“一天之內(nèi)連下兩城,這是令人欣喜的。而您卻面露憂色,是為何呢?”襄子說道:“洪水滔天,不過三日;狂風(fēng)暴雨,不過一日;如日中天,不過片刻。我們家族的德行,并沒有深厚的積累,如今一天之內(nèi)連下兩城,恐怕敗亡也會隨之而來?!笨鬃勇犅労笳f道:“趙氏將會興盛。憂慮可帶來興盛,自喜可帶來衰亡。取勝并不難,難的是如何保持勝利的優(yōu)勢。賢明的主公以此來持勝,福澤后世。齊、楚、吳、越都曾稱霸中原,但卻很快衰落,正是因持勝太難。只有有道之主才可以持勝。” 孔子的力氣可以推開城關(guān)的大門,他卻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力氣很大;墨子為說服楚王不要攻宋,在與魯班對陣的攻防演練中,戰(zhàn)勝魯班并使其心服口服,而墨子卻不愿意讓別人知道他精通軍事。如此,善持勝者,以強(qiáng)為弱。 老莊列選 ? 伐解?十五 善于駕車的人不會留下車輪的痕跡;善于言談的人不會流露出破綻和過失;善于算術(shù)的人不借助于籌策(計算用具);善于看守城門的人不用門閂也能使外來者無法進(jìn)入;善于捆綁的人不用繩索也可以使目標(biāo)無法掙脫。如此,圣人不僅善于幫助別人也常常幫助別人,而不輕易拋棄他們;善于利用外物也常常利用外物,而不輕易浪費它們。這是所謂的微明。擅長于某件事情的人,是不擅長于這件的事情的人可以效法的;不善于某件事情的人,是善于這件事情的人可以戒鑒的。不看重可以效法的,不注意可以戒鑒的,即使聰明,也是大大的糊涂。這是所謂的要妙。 老莊列選 ? 伐解?十六 白公勝問孔子道:“人可以與人密言而不被人察知嗎?”孔子閉口不答。白公又問道:“像把石頭扔到水里那樣可以嗎?”孔子說道:“吳國那些善于潛水的人可以取回來?!卑坠终f道:“像把水投到水里呢?”孔子答道:“將淄水和澠水倒在一起,易牙嘗一嘗也能分辨出來是哪里的水?!卑坠f道:“所以密言必定會因為留下痕跡而被人察知嗎?”孔子說道:“有何不可呢?只有知道何為語言的本質(zhì)的人可以做到。知道了什么是所謂的語言,就明白物物者非物,言言者不言,所以這樣的人在表達(dá)某些事物的時候是以無言無形的方式。爭搶魚兒的人們,衣襟會被弄濕。追逐野獸的人們,自然會奔跑起來,并不是他們樂于這樣,只是勢情自然而然的變化,而痕跡也由此產(chǎn)生。所以,至言去言,至為無為,無言無為,便可不留痕跡。人的所知只是道的表面浮華,以此相爭終究是膚淺的。” 白公勝并不明白孔子所說的話的意思,后來他發(fā)動宮廷政變,挾持楚惠王。楚惠王逃走后,白公自立為王,最終兵敗自殺。 老莊列選 ? 牧解?一 黃帝前往具茨山拜訪大隗。方明居中駕車,昌宇居右陪乘。張若、謵朋騎馬在前,昆閽、滑稽駕車在后跟隨。到了襄城外的原野,七位圣賢都迷失了方向,也找不到人可以問路。此時剛好遇見一個正在牧馬的童子,幾人便上前問道:“你知道具茨山在哪里嗎?”小童答道:“知道。”幾人又問道:“你知道大隗的所在嗎?”小童答道:“知道?!秉S帝說道:“奇怪,你一個小孩子不但知道具茨山在哪,更知道大隗的所在,請問如何治理天下?”小童望了望遠(yuǎn)處的馬群說道:“治理天下,也是如此,又何必多事呢?我小時候游于宇宙之內(nèi),后來得了眼病,有一位長者教授我道:‘你乘日之車,游于襄城之野。’而今我的病好了一些,我又將要游于宇宙之外。所以,治理天下,也是如此,又何必多事呢?”黃帝說道:“治理天下,確實不是小朋友你的事情,但是,我還是想問,如何治理天下?!毙⊥粦?yīng),告辭就要離開。黃帝又上前追問。小童答道:“治理天下,和牧馬有什么區(qū)別嗎?(馬是群居性動物,馬群里有頭馬,負(fù)責(zé)引領(lǐng)整個馬群的行動。無論時平時還是在戰(zhàn)場上,馬群里的馬都對頭馬有著極高的服從性,它們也會緊緊跟隨著大部隊統(tǒng)一行動。這樣的馬群才能成為優(yōu)秀的戰(zhàn)馬,而對于牧馬者而言也很好管理,只需搞定頭馬就好了。)也只是除去害馬就可以了。(害馬指服從性差,不合群,容易受驚,從而引發(fā)整個馬群狂躁的馬。馬群一旦炸群,頭馬的權(quán)威就不起作用,整個馬群也就陷入混亂,失去秩序,四散奔逃,甚至互相踐踏。)黃帝聽罷,隨即對童子連續(xù)兩下跪拜叩頭,并稱其為天師,然后面對童子后退而去。 老莊列選 ? 牧解?二 無為而治的基本法則是小牧馬人(即限制和制衡牧馬人的權(quán)力,使得牧馬人在履行去除害馬的契約的同時,不能過多的干預(yù)馬群各方面的運轉(zhuǎn)和侵蝕個體馬兒的自由。)和馬群自治(即我搞定頭馬,頭馬搞定馬群),此即所謂小國寡民。 使天下雖有軍隊卻沒有動用軍隊的機(jī)會;使民眾愛惜自己的性命而不愿意長途遷徙。雖有盔甲和武器,卻少有用武之地;雖有車船,卻少有人乘坐。使民眾重新用結(jié)繩記事(好吧,這樣至少不怕電磁脈沖)。使百姓吃得好,穿得好,有房子,過得快樂。邊界兩邊的國民即使離得很近,也很少往來。(在自家的土地上已經(jīng)過得很好了,又何必跑到遠(yuǎn)方打拼呢?) 老莊列選 ? 牧解?三 孔子喜好收藏書籍,這次他想西行去周王室的圖書館借書。子路建議道:“我聽說周王室的征藏史(典籍主管)之前是一個名叫老聃的人,現(xiàn)今免官回家居住。老師您想要藏書,不如先去他那里看一看。”孔子說道:“好?!庇谑乔叭グ菀娎像?。兩人見面后,孔子說明來意,但老聃并不愿意把書借給他,而孔子知道老聃這里一定抄錄有不少珍貴的書籍,于是孔子便自顧自地談?wù)撈鸫呵锸?jīng),大有借不到書就不走的架勢。老聃不勝其擾,對孔子說道:“你講的太過散漫,請說關(guān)鍵?!笨鬃诱f道:“關(guān)鍵在于仁義?!崩像跽f道:“請問:仁義是人的本性嗎?”孔子答道:“當(dāng)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是人真正的本性,還有什么其它可以被稱之為真正本性的東西嗎?至于那些不仁不義之人,只是被其自身蒙蔽和迷惑了。”老聃問道:“請問什么是仁義?”孔子答道:“待人接物 中正平和;為人處世 兼愛無私,這便是仁義?!? 老聃說道:“咦,差不多得了。所謂兼愛,你不覺得迂腐嗎?所謂無私,其本身也是自私之上的衍生。(人有分別,善惡生矣。道無彼此,何來仁與不仁?當(dāng)一個人懷有無私的念頭時,他依然在分別,所以自私也隨之左右。道在不斷的流動平衡,以此達(dá)到萬事萬物序列之完美和諧。而仁義之說以主觀觀念去映照現(xiàn)實,逆擾平衡,這是不明智的。)您要使天下的生靈失去 維持其秩序的頭馬和守護(hù)其生息繁衍的牧馬人嗎?天地運轉(zhuǎn)自有其規(guī)律,日月運行自有其軌跡,星辰浮流自有其序列,飛禽走獸自有其群居,花草樹木自有其散布。您也應(yīng)該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平衡流轉(zhuǎn),趨利避害,已是極致,又何必著急忙慌地宣揚所謂仁義,如同打著鼓去追趕逃亡的人,鼓聲越大跑得越遠(yuǎn)。噫,您名為踐行人的本性,事實上卻是在迷亂人的天性?!? 老莊列選 ? 牧解?四 齧缺在路上碰見許由,他問許由道:“您要去哪里?”許由說道:“離開堯所統(tǒng)治的土地?!饼m缺問:“為什么啊?”許由答道:“堯而今勤政愛民,踐行仁義,但恐怕以后會被人輕蔑,之后的時代必定會出現(xiàn)人吃人的事情。百姓并不難以聚集,愛他們,他們也會親近你;給他們生活的便利,他們便來歸附;稱贊他們,他們會更加勤勉;觸害了他們的根本利益,致使他們厭惡,那么人心也就散了。一切本如此簡單,可當(dāng)愛與利被強(qiáng)行和所謂的仁義扯上關(guān)系,仁義就成了某些人欺世盜名,害人利己的工具。真正愿意為仁義捐軀的人是少數(shù),而利用仁義來謀取私利的人是多數(shù)。仁義的行為,只要沒有誠意,就會成為貪婪的禽獸所利用的工具。堯決定踐行仁義,這是以一個人的決斷來使整個天下涉險,是只看到有限情況的一瞥之見。堯只知道賢者有利天下的一面,卻沒有看到賢者危害天下的一面,而這只有超脫賢者的人才知道?!? 老莊列選 ? 牧解?五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也自然都知道什么是惡了;都知道什么是善,也自然都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所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如此,顛撲不破。所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任事物萌芽而不去刻意開始;放事物生長而不一定要去擁有;有所作為而不自以為是;功成名就而不居功自傲。而正因為功成身退,才能得以保全自身和功名。 老莊列選 ? 牧解?六 不尊崇賢者,使人們不相互斗爭;不看重難得的寶物,使人們不去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流露出自己的欲望,使人心不去思亂。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安柔人們的內(nèi)心;填飽人們的肚子;潤和人們的志向;強(qiáng)健人們的軀體。讓人們的心從于道,無所可知也無所可欲。使那些聰明人不敢有所企圖。無為而無不為,無治而無不治。 老莊列選 ? 牧解?七 政事渾沌,則百姓敦厚;政事清明,則百姓詐偽。福澤依傍于禍患旁邊,禍患埋藏在福澤下面。誰知道二者的究竟呢?恐怕其并沒有固定的規(guī)律。正常又變成反常,平常又變成異常,人們迷惑于此卻搞不清楚,如此已經(jīng)很久了。 老莊列選 ? 牧解?八 以正常之策治理國家,以反常之策克敵制勝,以無所為而無所不為取得天下。我如何認(rèn)為是這樣的呢?語言和行為上的禁止措施越多,民眾的生活則越加貧困;朝堂中謀取利益的工具越多,國家則越來越昏暗;生產(chǎn)技術(shù)越來越發(fā)達(dá),帶來的具有反常和隱患的東西就越多;法律政令越來越明細(xì)嚴(yán)苛,以身試法的普通人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圣人說道:“我無所宣揚,而百姓自有教化;我無所指點,而百姓自會走上正軌;我無所干擾,而百姓自會富足;我無所欲求,而百姓自得淳樸。 老莊列選 ? 牧解?九 以道治理國家,依然離不開一個健全的政治體制。各個職能部門及其官吏如同道化開之后生成的器具,各有其長短和所能。要讓這個體系正常的運轉(zhuǎn)需要不斷的權(quán)衡和制約。 老莊列選 ? 牧解?十 民眾不再害怕死亡,又何必再以死亡去恐嚇?biāo)麄?。如果要讓民眾害怕死亡,只需將馬群中的害馬除去,又有誰再敢為非作歹呢?殺人的事情自有相應(yīng)的執(zhí)法單位負(fù)責(zé),如果越過這個程序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削砍,這樣很容易傷到自己的手。 老莊列選 ? 牧解?十一 晉國長期受到盜賊問題的困擾。有一個名叫郄雍的人,能夠通過注視一個人的眼睛,觀察其眉毛和睫毛之間的細(xì)微肌肉變化來獲取線索,破案抓賊。晉侯令他專門抓捕盜賊,沒有一個漏網(wǎng)之賊。晉侯非常高興,他對趙文子說道:“我得郄雍一人,便可以抓盡一國的盜賊,何必再做多余的事情?!壁w文子說道:“主公您依靠伺察來抓捕盜賊,那么盜賊永遠(yuǎn)都抓不完,而郄雍必定會死于非命。” 不久,晉國的盜賊們聚在一起商量到:“我們?nèi)缃裆礁F水盡,都是被郄雍逼的,他必須死。”于是他們一起行動將郄雍殘忍殺害。晉侯聽到郄雍的死訊,大驚,他立即找來文子與他商議說道:“果然如您所言,郄雍死了,然而我要如何解決盜賊的問題呢?”文子說道:“周國有句諺語:‘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胍ケI賊,必須找到盜賊猖狂的原因,并從此根本處解決。最好的方法是任用賢者,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使民眾吃飽穿暖,心懷榮辱,如此,他們又何必去偷盜呢?”于是晉侯啟用隨會主持政事,而盜賊們也都跑到秦國去了。 老莊列選 ? 牧解?十二 均衡,是天下的至理,在形物的層面也是如此。將重物掛在一根橫放的均勻的頭發(fā)的中間點,如果這根頭發(fā)斷了,那一定是因為這根頭發(fā)并不均勻。如果均勻,那斷裂處是不會斷裂的。雖然有人并不這么認(rèn)為,但明白的人自然明白。詹何用一根蠶絲做魚線,用麥芒做魚鉤,用荊條和嫩竹做魚竿,用剖開來的米粒做魚餌,無論是在數(shù)百米的深淵中,還是在湍急的水流中,他釣到的魚兒總能裝滿一車,而且同時他所用的魚線不斷,魚鉤不直,魚竿也不彎。楚王聞聽后非常好奇,便召詹何前來詢問。詹何說道:“我曾聽先父講過,昔日蒲且子射鳥,只用柔弱的弓和纖細(xì)的絲線,趁著風(fēng)勢射出去,能一箭射穿飛行在天空中的兩只黃鸝,原因是其用心專一,作、動均衡。我沿襲他的方法,用來學(xué)習(xí)釣魚,花了五年時間摸清了其中的道理。當(dāng)我在河邊持竿釣魚的時候,心中沒有雜念,只想著魚。拋出魚線,沉下魚鉤,手不輕不重,沒有什么能擾亂我的心境。以此我的釣餌在魚兒的眼中,就像是沉沒的塵土和集聚的泡沫,它們會毫不懷疑地吞食。這就是古往今來以弱制強(qiáng),以輕制重的道理。如果大王您能如此治國,那么整個天下便都可以握于您的掌中運轉(zhuǎn),還有什么事情會在您的掌控之外呢?”楚王說:“善!” 老莊列選 ? 牧解?十三 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根基。 大江大海之所以大,是因為其處于低處,所以能容納萬千河流。圣人想要身居民眾之上,必然要在名義上居于民眾之下;想要在前引領(lǐng)民眾,必然要以身禮讓民眾。所以圣人居于高位而民眾不感到壓迫,圣人居于領(lǐng)導(dǎo)地位而民眾不會去謀害他。所以他能受到天下的愛戴和推崇,以其不爭之德,使天下無人能與之相爭。 老莊列選 ? 牧解?十四 大國在外交關(guān)系中宜居于下游,如同天下之母——大海,成為萬千江流的共同交匯和風(fēng)水周流的原點。雌性常以安靜勝過雄性,所以,以安靜為下游。大國禮下小國,則取得小國的支持;小國禮下大國,則取得大國的尊重。如此,前者下以取,后者下而取。大國不過是想將小國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小國不過是親附大國以換得保護(hù)。二者各取所需,大國更需保持謙下。 老莊列選 ? 牧解?十五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而在攻破堅固防御的這件事情上,沒有什么比水攻更有勝算,這是因為水是接近于無形的存在,少有事物能夠改變它。柔勝剛,弱勝強(qiáng),天下人沒有人不知道,卻沒有人能夠做到。所以圣人說:“一個能夠承受國家恥辱的人,可謂社稷(土神和谷神)之主;一個能夠承受國家兇厄的人,可謂天下之王。 老莊列選 ? 牧解?十六 被寵愛讓人感到驚喜,被羞辱讓人感到驚恐。害怕大的災(zāi)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什么是寵辱若驚呢?得寵意味著相對地位的卑下,能被人寵愛,也能被人羞辱。得到寵愛的時候感到驚喜,那么在失去寵愛甚至被羞辱的時候則感到驚恐。這便是寵辱若驚;什么是害怕大的災(zāi)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呢?我之所以有大的災(zāi)禍,是因為我有這一副軀體,如果我沒有了這副軀體,我又有什么災(zāi)禍可言呢?所以,尊敬和愛護(hù)那些愿意為天下獻(xiàn)身的人,他們是真正的可以被托付天下的人。

老莊列選 ? 第二翼 (游生命伐牧)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涿鹿县| 三都| 陆丰市| 江西省| 汤阴县| 渑池县| 通城县| 沭阳县| 叶城县| 常熟市| 城口县| 环江| 巴林左旗| 泸水县| 平乐县| 驻马店市| 蛟河市| 泌阳县| 宜兴市| 泗水县| 鹤岗市| 曲阜市| 绥阳县| 虞城县| 巴楚县| 海兴县| 南汇区| 靖宇县| 洪洞县| 潼关县| 南郑县| 奉化市| 内黄县| 孝感市| 宁晋县| 称多县| 武隆县| 阿坝| 湾仔区| 桑日县|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