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方式是什么樣的呢
為了促進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需要加強環(huán)境治理的措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重要的內容,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需要有長效的管控機制。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在不斷提升,解決污水問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改變過去污水橫流、臭味熏天的現象,恢復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tài),保持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當家門口都干凈了,空氣中聞不到絲毫的異味,心情也就舒暢多了。

結合農村的特點,探索符合實際情況的污水治理模式。根據不同地勢地貌、生活條件、風俗習慣、經濟水平,因地制宜,分類推進。選擇技術成熟、質量可靠、投資小、節(jié)能環(huán)保、能耗低、經久耐用、符合生活要求的模式。比如,人口密集度高、經濟發(fā)展較好、地勢平緩的農村采用集中式處理,距離較近的村莊采用統(tǒng)籌共建的方式,鋪設污水管網匯總到附近的市政管網、污水處理站、人工濕地等基礎設施,實現生活污水相對集中處理。不適合集中處理的地區(qū),比如陡峭的山區(qū)、距離較遠的住戶、人口規(guī)模較小、居住分散的地區(qū),可以采用戶用的化糞池、沼氣池、改良小型人工濕地等分散治理。

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主要是由三個方面組成:農污庭院排污管道、外部收集管網、末端污水處理設施。農村庭院的污水并不是直接進入外部管網,否則很容易就堵塞了。在進入管道之前,需要進行過濾處理,比如化糞池、隔油柵、截污井等。收集管網有兩種:重力流管網和負壓收集系統(tǒng)。其中,重力管徑粗,承載污水量大,傳輸距離遠。因此,挖槽深達1-4米,施工量大,安裝調試周期長。重力管網是靠污水的重力落差而產生流速,在管道鋪設的過程中,固定距離要設置提升泵和檢查井。對地勢的要求較高,遇到河流需要基坑降水。同時,要考慮雨污分流改造。防止雨水和污水混在一起,而增加了污水波動負荷。

單相流負壓收集系統(tǒng)主要是由負壓井、負壓管網、負壓站等組成,突破了重力的限制,可以適應多種復雜的地勢。管徑細、埋深淺,不影響房屋地基和農田工作。負壓傳輸速率高,無需檢查井和提升泵,能夠頂管過路、沿河布管、也可以繞在房前屋后。適應于地勢波動大、河網密布、地下水位高、土質疏松、管線復雜、以及不是適宜大量動工的古鎮(zhèn)景區(qū)等。

負壓井具有主動收集和緩沖水量波動大的功能,從農戶庭院排出的污水,經過化糞池或截污井的過濾?;旧霞円后w的污水進入負壓井內,負壓井并不會馬上將污水經管網傳輸到后端設備。而是進行短暫的收集,等存儲的污水量達到高液位的時候,井內的啟閉閥自動打開,在管網負壓作用下,污水被抽吸到管網并快速傳輸到后端污水處理設備。當負壓井內的污水量到低液位的時候,啟閉閥自動關閉進行收集。這種方式避免了水量波動大,而造成管網壓力大,沖擊污水處理設備的情況。負壓站具有提高負壓和在線監(jiān)測污水收集和電能消耗情況,也可以做成景觀濕地,出水水質達到一級標準。